護士排班也是門學問,負責排班的美小護看過來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一、周排班法
排班以周為周期的方法為周排班法。一般由病房護士長根據病房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安排。周排班的特點是對護理人員的值班安排周期短,有一定靈活性,護士長可根據具體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動態調整,做到合理使用護理人力:一些不受護士歡迎的班次,如夜班、節假日等可由護理人員輪流承擔。
二、周期性排班法
周期排班法又稱循環排班法。一般以4周為一個排班周期,一次循環。其特點是排班模式相對固定,每位護士對自己未來較長時間的班次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提前做好個人安排,為滿足護理工作的同時兼顧護士個人需要提供了方便。由于周期性排班可以為護理管理者節約大量排班時間,因此還具有排班省時省力的特點。這種排班方法適用于病房護理人員結構合理穩定,病人數量和危重程度變化不大的護理單元。國外許多醫院采用周期性排班,以滿足不同護理人員的需要。
三、自我排班法
自我排班法是一種班次固定,由護理人員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具體工作班次的方法。這種排班方法適用于護理人員整體成熟度較高的護理單元,國外一些醫院采用這種排班方法。自我排班能較好滿足護理人員的個人需求,但也給管理者帶來一些問題。
(1)每日3班制排班:
將1日的24h分為3個基本班次,按照早班、小夜班、大夜班等進行安排,每班工作8h,一般由7~8名護士進行輪班。
①單人3班制:每班只安排1個護士,早、晚配備幫班,適當排白班,責任護士與早班、小夜班及大夜班護士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于病人數量和危重程度變化不大、夜班工作量較少的病區。
②雙人3班制:每班安排2位護士,適當安排白班,責任護士與早班、夜班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于危重病人多、護理工作量大、專科性強(如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腦外科等)的病區。
(2)每日2班制排班法:
將1日的24 h分為2個基本班次,按白班、夜班排班,每班安排1個或多個護士,工作12 h,同時上下班,由6~8名護士進行輪換,必要時增加白班人數,白班與夜班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于重癥監護病房、急診室等。
上班時數的種類
醫院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單一的使用8h工作制。為了能夠在工作負荷最重的時段集中人力開展工作,并配合工作人員因家庭或其他責任而使每周工作日數少于5天者,管理者應綜合使用8h、12h、24h的班制。但平均每周工作不超過44 h的工時制度。
1、8h班制 :傳統的8h班制最為常見,但其缺點有:
(1)工作人員無法獲得連續性休假;
(2)頻繁的換班使工作人員在路途上浪費更多的時間。適用于正常作息的護士,休雙休日。
2、12 h班制:12h班制可以提供患者較大的護理時段,促進每班的溝通與交班,節省往返時間,但其缺點是工作人員在近下班時會相當疲勞。兩班倒,適用于急診、手術室。還有特殊節假日的倒班。
3、24 h班制:適合于一些需專人管理而又并不繁忙的崗位。在無工作時,可在醫院休息。這樣既能保證重要崗位的專人管理,而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又可作為支援性人力庫使用。
護士長排班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
(1)護士長要每星期五前將下周班次排定,以便護士提前知道自己的班次,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2)護士長排班時,要考慮每天在崗人員的人數、業務能力、工作責任心、身體素質等方面因素,排班時還要掌握 1周哪天最忙,1天哪段時間最忙,避免平均使用人力,忙閑不均。這樣才能使護理工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進行。雖然提前將班次排好,每天還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對班次做適當調整。對重患者的護理,對技術性強和亟須做的工作,要安排有經驗的護士做,避免發生差錯事故。
但是,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也應該給新同志鍛煉提高的機會,并注意以老帶新。另外,在排班時,還要考慮護士的要求。當護士對排班有什么要求時,提前一周寫在上面,護士長根據科室情況,盡量滿足護士的合理要求。如果某一要求不能給予滿足時,護士長應提前與護士商量,征詢護士是否能夠自己克服一下困難,如果無其他選擇余地時,護士長要想辦法與其他護士商量一定給予滿足。節假日也要照顧護士的要求,因為護士們的合理要求基本得到滿足時,也會為護士長排班著想,盡量不提出過多或不合理的要求。
(3)護士長每天利用排班簿,考察在崗人員出勤情況。每月總結一次,記錄在當月排班簿的空白處。把每個人(包括護士長本人)存工天數及日期,補休天數及日期加以記載,一目了然,增加了護士長考勤管理的透明度。布置工作護士長可將月計劃、周重點,日安排提前寫到排班簿的備注欄上,護士看班次的同時就可以掌握工作要點,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工作。護士長布置工作后,應在全面照顧的原則下,將帶普遍性的問題即改進措施寫在排班簿上,以引起大家注意,如炎熱的夏季要提醒加強無菌觀念,操作勿忘戴口罩、帽子;工作繁忙時提醒三查七對;注意服務態度,重患多時強調加強基礎護理,以防止并發癥等,警鐘長鳴,以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
排班方法改進
(1)根據病室及科室人員職稱、能力的特點:將護士分為第一責任小組、第二責任小組,兩組護士相對固定,分別由組長與責任護士3~4人組成,每組負責一區。
(2)根據患者總數和危重患者數:調控在早7:30—8:00、中午11:30—13:30和下午17:00—19:00之間上班人數。每天安排主管護士配班,早配班因時間較短暫沒有安排補休,在中午和晚上進行配班的人員,則安排下午提前2h下班和下午晚2h上班,原則是本周以加班或未全休人員優先,科室欠休者其次,既保證護理質量,又避免人力資源浪費,護士也得到充分休息,減少科室護理欠班,以滿足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主要集中在上午進行的需要。日班中午休息,同時把好護理質量和安全關。
(3)建立全科護理人員通訊錄,保證配班通知能及時準確下達到具體人員:為了糾正對護理工作預測的偏差,在落實人力資源分配時,利用交接班及班內現場監督、檢查、指導,對排班與實際工作不符造成的偏差采取糾正措施。包括兩組之間人力再分配,如突發事件人員的增加(安排機動班)、工作量不足時調休等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與協作,防止人浮于事,以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
(4)設立護士留言板:適當安排護士休息,有休假要求的護士在護士留言板上注明時間,在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礎上盡量滿足護士要求,使護士能勞逸結合,迅速恢復體力,上班后能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