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自職業的壓力。各種新的檢查和搶救治療手段層出不窮,新技術項目的廣泛開展,對護士提出了新的挑戰,高標準的工作要求加重了護士的心理壓力;護理工作的平凡、瑣碎、繁重給護士造成體力上的壓力;另外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護理人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源。
給護士造成腦力上的壓力:“三班制”擾亂了護士身體生物鐘節律,長期超負荷工作造成護士心體力的透支。此外,護士還要應付生離死別的場面,極易導致心理負荷加重和身體疲勞,以致于身體抵抗力降低。
2.來自家庭的壓力。護理人員在工作及家庭中扮演著多種角色,在工作中要當一名稱職的護士,在家中還要當好家庭角色,加之無規律的三班制,使她們很難扮演好全部的角色,當多重角色發生沖突并出現矛盾時,便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3.來自自身的壓力。護士自身心理調節能力差,不善于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理障礙,不能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片面放大自己的缺點,常因遇到不順心的事而想不通,常和同事橫向比較,從而產生自卑感。
4.來自知識更新的壓力。由于社會的進步競爭帶來的緊迫感以及人們對護理工作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的要求,護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這給護士在智能上造成一定的壓力。多年來新護士接替緩慢,
1.幫助護士減輕和消除壓力。學者們一致認為,要增加護士編制,改變當前超負荷工作狀態。合理調配人員,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和睡眠,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護士在工作中要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有計劃工作,巧妙交替腦力和體力勞動。記住以往的教訓,盡量不犯同樣錯誤。盡可能減少壓力因素的侵襲。當護士有負面情緒,又無法解除時,要幫助她們尋找正確的渲泄方式和尋求外在支持。如向家人、親朋好友傾訴,參加社交娛樂活動,以釋放和調節情緒。
2.工作中學會適應。護士是特殊職業,工作中必然有較大的壓力,只有提高護士的適應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針對護士的壓力因素,學者們提出要加強護士業務能力的培訓,以減少無效反復行為,改變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緊張狀態,提高應付壓力的能力,同時要培養護士的積極情感,加強意志鍛煉,堅定必勝信心,以提高心理耐受力,從容面對壓力。有這樣一句話:“既然你改變不了現狀,那你就去學會適應現狀”。我很認可這句話。在當今這個發展迅速的時期,人人都應該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面對現實,這樣你才不會覺得太累。
3.護理人員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許多護士在出現心理緊張疲勞時,認為堅持一下就沒事了,不注意調整,殊不知這是一種危險隱患。當再次遇到挫折時一定要理智地對待,尋找正確的壓力釋放,避免這些煩惱壓抑在心中。要記住以往的教訓,盡量不犯同樣的錯誤,盡可能減少壓力因素的侵襲。另外,護士要實事求是的評價自己,客觀的了解自己的心態。
4.護理人員應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能豐富業余生活,提高自身修養,改善心理狀態,增強自信心,經常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使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5.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學會休閑。經常改變休閑方式,如玩牌、跳舞、聚會、體育鍛煉、聽輕松愉快的音樂等,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外出旅游,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以此陶冶性情,使心胸開闊輕松,這樣才有利于更好的工作。
6.其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醫意識的改變,人們看病住院不僅選擇醫生,而且還要選擇護士,這對護士的服務態度、護理水平和各種保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現在護士的嚴重缺編年齡偏大,從而造成許多護士心理負擔日益加重。為此,護士在做好護理患者工作的同時,一定要適當調節好自己的心態,記住只有好的心情才利于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