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中心靜胲壓
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指的是右心房和胸腔內大動脈的血壓。中心靜脈壓的大小取決于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之間的相互關系。若心臟射血能力強,能將回心的
血液及時射到動脈內,中心靜脈壓則低。反之由于心力衰竭等原因造成的射血能力下降則會導致中心靜脈壓變高。英文簡寫CVP。CVP的監(jiān)測在危重病人搶救中
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評估血管容量和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標。對于CVP的正常值,各個版本的書上定的正常值不一樣,一般是5_12厘米水柱。
CVP小于5的時候,常提示血容量不足。CVP大于15_20提示右心功能不全。
二、測量CVP的方法
一種是要用換能器和壓力傳感器,然后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這種方法,在ICU里比較常用,可掛續(xù)監(jiān)測病人的CVP。具體做法為:將中心靜脈導管由頸內靜脈或
鎖骨下靜脈插入上腔靜脈,也可經股靜脈或肘靜脈插入到上腔或下腔靜脈。置管的過程,一般是由麻醉師來完成的。置管成功后,通過壓力連接管和三通,使導管尾
端與輸液器裝置、換能器、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相連。置管之后,為了防止血液凝固,要用肝素鹽水持續(xù)沖洗。一般是用500ML的生理鹽水,加1250u單位的肝素
鈉,配好之后,插上輸液器,然后用加壓袋套上,擠捏加壓袋的皮球,打氣到300mmHg,用這種加壓袋,即使你把調節(jié)器調到最大,它的速度也是每小時只進
2ML的肝素液。這個是主要的測量方法。
另外一種是手測CVP的方法:輸液器,接生理鹽水,排液后,置管處相連,然后將輸液器與生理鹽水接頭處拔出,在腋中線第四肋,固定好一點,然后讓輸液管路
里液體自行下降到不降為止,然后用尺子量一下液柱的高度。為了測量的準確性,最好將不用頭皮針部分,取下肝素帽,然后連接測量。手測CVP的方
法,PICC管可以測量。
手測量和儀器測量,他們之間的區(qū)別是儀器是可以持續(xù)監(jiān)測的,下在長囑里。手測是臨時測量,一般下在臨囑里,手測量方法簡單,并發(fā)癥少。但是,準確性低于儀器測量。
測CVP一般是護士測,同時護士也要學會分析,如果不會分析,本來是正常的,你去告訴大夫,好像不太好。
測量時注意事項:
1.如測壓過程中發(fā)現靜脈壓突然出現顯著波動性升高時,提示導管尖端進入右心室,立即退出一小段后再測,這是由于右心室收縮時壓力明顯升高所致。
2.如導管阻塞無血液流出,應用輸液瓶中液體沖洗導管或變動其位置;若仍不通暢,則用肝素或枸櫞酸鈉沖洗。
3、測壓管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5天,時間過長易發(fā)生靜脈炎或血栓性靜脈炎,故留置3天以上時,需用抗凝劑沖洗,以防血栓形成。
三、測量CVP的意義,通常把它和血壓放在一起來分析
中心靜脈壓正常值:成人為4-12厘米水柱, 小兒為3-10厘米水柱。
血壓低
CVP低
血容量低
(充分補液)
正常
血容量低或心衰——補液試驗
高
血容量高或心衰
(強心,舒張血管 。)
血壓正常
CVP低
血容量低
(適當補液)
高
血管收縮
(血管擴張劑)
總結成口訣是:常壓CVP,高就縮低就低;低壓CVP,低就低,高就高,高就衰,就衰不就高,補液來撐腰。
當血壓低,CVP正常的時候,我們不能判斷出是血容量低還是心衰,我們要做補液實驗。快速輸入250ML生理鹽水,然后再測血壓和CVP。
四、中心靜脈壓的適應癥
CVP正常值為0.49—1.18kPa(5一12mmH2O),降低與增高均有重要臨床意義。如休克病人CVP<0.49kPa表示血容量不足,應
迅速補充血容量。而CVP>0.98kPa,則表示容量血管過度收縮或有心力衰竭的可能,應控制輸液速度或采取其他相應措施。
若CVP>1.47一1.96kPa表示有明顯心力衰竭,且有發(fā)生肺水腫的危險,應暫停輸液或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并給予速效洋地黃制劑和利尿藥或血管擴張劑。
中心靜脈壓測定測定常用于:
1)急性心力衰竭;
2)大量輸液或心臟病人輸液時;
3)危重病人或體外循環(huán)手術時。
五、置管的方法、注意事項、部位
置管方法:
1.患者仰臥,選好插管部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鋪無菌洞巾。
2.局部麻醉后靜脈插管方法有:
1)經皮穿刺法,較常采用,如鎖骨下靜脈或頭靜脈插管至上腔靜脈;或經股靜脈插管至下腔靜脈;
2)靜脈剖開法,現僅用于經大隱靜脈插管至下腔靜脈。插入深度經鎖骨下靜脈者約12-15cm,其余均約35-45cm。一般認為上腔靜脈壓較下腔靜脈壓更精確,因腹內壓增高時下腔靜脈壓不夠可靠。
注意事項:
將測壓計的零點調到右心房水平,如體位有變動則隨時調整。測量的時候,0點是平腋中線第四肋,最好將病人取平臥位。如果是用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的話我們也可以半臥
位,但要定好零點。病情不允許平臥的話一般就平第四肋腋中線,有時候遇到四肢蜷縮的病人,也沒有好的方法,也是這樣做的,在身體左右兩測用枕頭固定好病
人。
置管部位: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
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是血液自身體進入右心房的兩條不同的途徑。血液經上腔靜脈流入心臟,至少要經過下一次體循環(huán)才可能流經下腔靜脈,經下腔靜脈也是如此。
下腔進右房 連體循環(huán)靜脈:肝靜脈 脾靜脈 腎靜脈等、
上腔進右房 連體循環(huán)靜脈:椎靜脈,椎基底靜脈,鎖骨下靜脈,頸靜脈,頭臂靜脈. 正常只有右側上腔靜脈
我們平時頸靜脈穿刺的地方,頸內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都屬上腔靜脈,
大隱靜脈和股靜脈是下腔靜脈。
操作的時候選擇的穿刺位置:
頸內靜脈距離腔靜脈近,穿刺的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因些是許多操作者常選的部位。
鎖骨下靜脈穿刺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與操作者的經驗有關,經驗不多者不要選此部位。可以選擇右鎖骨下、貴要 、肘正中、股靜脈。
如果病人沒有頸穿,不可以在左前臂或左手背的留置針來測量CVP。一般選肘靜脈、貴要靜脈。
六、CVP病人的護理常規(guī)
1、保持CVP管路通暢:如與橈動脈測壓管共用一個換能器時,應在CVP管管上接三通,一條通路接常規(guī)維持液,防止在不測CVP時管路堵塞而影響CVP的值。
2、每次測量CVP之前,將血液抽進管道之后在測,測壓完畢后將管道內血液沖洗干凈,謹防血塊堵塞管腔。
3、中心靜脈壓的管道不能輸升壓藥或血管擴張劑等血管活性藥物。
4、調零點:測壓管的零點應于右心房同一水平面,體位變動時要重新調零點,CVP的延續(xù)管道每日更換一次。
5、一般應在靜息時測定:如在吸痰后,朦朧狀態(tài)下,或躁動、寒戰(zhàn)、抽搐等特殊情況下測定的結果,要注解加以說明。如CVP值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差異時應及時重新核對換能器零點,檢查管路是否通暢,或者呼吸機是否用了較大的PEEP并及時報告醫(yī)生。
6、病情穩(wěn)定后按醫(yī)囑應盡早拔掉CVP測壓管。
特別注意:
CVP的管路不能輸血管活性藥物。因為血管活性藥物的輸入與CVP的測量使用同一條靜脈通路,容易在測壓的時候,使藥物進入不均,失控,患者血壓會出現急劇變化,導致患者病情不穩(wěn)。如果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時要測中心靜脈壓,應該先將有血管活性藥物的管路回抽見血之后才能測壓
如果是多頭的官腔,我們選棕色的接頭,因為這個棕色的是主管,測量比較準確。
CVP是只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的壓力
...
七、什么情況下要做中心靜脈壓力的監(jiān)測
[適應癥]
1、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環(huán)衰竭患者,測定中心靜脈壓借以鑒別是否血容量不足抑或心功能不全。
2、大手術或其他需要大量輸血、補液時,借以監(jiān)測血容量的動態(tài)變化,防止發(fā)生循環(huán)負荷過重的危險。
3、血壓正常但伴有少尿或無尿時,借以鑒別少尿原因是血容量不足還是心功能不全。
八、補充說明什么是血管活性藥物。
血管活性藥物是通過調節(jié)血管舒縮狀態(tài),改變血管功能和改善微循環(huán)血流灌注而達到抗休克目的的藥物。包括血管收縮藥和血管擴張藥
血管收縮藥:可稱升壓藥,以興奮α受體為其主要作用。包括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新福林、甲氯明、美芬丁胺。其中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
美芬丁胺還兼有輕微β受體興奮作用。目前較常用的是間羥胺、新福林和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強烈而短暫,間羥胺作用緩和而持久,此外天然的血管收
縮藥血管緊張素,直接收縮血管,目前已少用。
血管擴張藥:包括(1)多巴胺受體活性藥:主要是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多巴胺以收縮皮膚粘膜血管而選擇性擴張腦、腎、冠狀血管為其優(yōu)點,多
巴酚丁胺則以擴張外周血管,兼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對心率影響小,宜用于心源性休克。(2)β受體激動藥:主要指異丙腎上腺素,擴張血管,興奮心臟。促使心
率加快。(3)α受體阻滯藥:包括酚妥拉明,酚芐明和妥拉唑林。酚妥拉明作用較短暫,酚芐明作用持久,妥拉唑林作用較弱。除上述血管擴張藥外,阿托品及莨
菪堿類也用于治療感染性休克,主要作用為解除小血管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