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造口是指因治療需要,把一段腸管拉出腹腔,并將開口縫于腹壁,暫時或永久的轉流糞便,以替代肛門排泄糞便的功能。我國現有永久性腸造口患者100多萬,每年約有10萬人因大腸癌疾病或外傷而接受腸造口術,腸造口改變了原有的正常排便方式,且造口局部污染、刺激、感染等,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為了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為此,對該類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尤為重要。現將我從事造口專科護理的體會介紹如下:
1、重視心理護理,提高患者認識:首先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經常安慰患者,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態度,采取不同方式講解發病原因、手術治療的目的及必要性,同時描述人工肛門的部位、形狀、功能等,使患者在主觀上接受人工肛門的事實。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舉實例現身說法,告知人工肛門的護理不是很復雜,只要按要求做逐步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后,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2、造口及其周圍皮膚的護理指導:造口術后短期內護理的主要內容是盡快教會患者或在家屬的幫助下對新造口進行護理,主要是觀察造口及其周圍皮膚有無異常,觀察排泄物的性質、量、顏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教會患者造口袋的更換和清潔,評估患者的換袋技能,并及時給予糾正。每次換袋時,用溫水清潔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并擦干,必要時用造口護膚粉保護皮膚。
www.qhzkw.net3、訓練定時排便:逐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排便行為,從每日數次逐步固定到1~2次/d,在非排便時間如有排便先兆,可有意識地收緊腹肌控制排便。平時注意減輕腹壓,避免劇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4、飲食指導:⑴康復期飲食原則隨患者需要而進食,無忌口。但應定時定量,禁暴飲暴食,進食時細嚼慢咽,閉口咀嚼,避免過快或邊吃邊談話而吞入空氣,多飲水。⑵合理選擇食物:為減少異味 ,保持大便通暢,以低渣無刺激食物為主,如辣椒、胡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應避免食用,多食新鮮的綠葉蔬菜、水果。避免進食易產氣食物,如干豆類、巧克力等,碳酸類飲料、啤酒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也會造成排氣增多,盡少飲用。易產生異味的食物,如洋蔥、生蘿卜、生蔥、韭菜等盡量少吃。粗纖維食物可促進腸蠕動,增加排便量,對少數造口排氣困難者可多食用,能促進排便,但多數患者進食粗纖維食物,形成大量糞便,應少食。粗纖維食物如芹菜、竹筍、黃豆芽、干果、玉米、南瓜、紅薯、貝殼類海鮮等。
5、康復后的生活指導:
(1)衣著:衣服以柔軟、舒適為原則,不需做特別改變,但應避免穿緊身衣褲,以免壓迫或摩擦造口,影響血液循環。如果褲帶壓迫到造口,宜穿寬松的背帶褲。
(2)沐浴:當手術的切口已愈合,無論是粘貼著造口袋還是脫下造口袋均可選用淋浴。但最好在造口底板的邊緣(順時針方向的9~3點位置)貼上防水膠布,以免淋浴時水滲入底板,影響造口底板的穩固性。淋浴后用柔軟的抹布將造口袋外層的水珠抹干即可。
(3)運動和鍛煉:術后1~3個月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提重物,以防腹壓增加導致造口旁疝,維持適當活動,活動時可使用造口腰帶,以增加腹部支撐力。
(4)工作:手術后,一般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當身體體力完全恢復,便可以回復以前的工作,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尤其是術后一年,應避免舉重或提重物,因為這可能會因腹壓的增加引起造口疝或造口脫垂。
(5)社交活動:只要體力允許,應積極參加一般的社會活動,多與他人溝通交往,多參加造口聯誼會,與眾多的造口人士一起交流、娛樂,減輕孤獨感,激發他們重新走向新生活的勇氣,對促進其心理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
(6)性生活:造口對夫妻性生活是一大問題,有時對方怕弄傷造口或害怕性生活會影響造口而拒絕,一般術后3個月可恢復性生活。性生活不會對造口有任何影響,部分患者由于造口及手術疤痕影響性生活者可通過改變體位。陰道干燥者可使用人工潤滑劑,性交動作宜緩和,不宜過猛過急,避免撞擊和重壓患者腹部以防止引起造口不適,同房前排空造口袋內排泄物,選擇肉色或迷你型造口袋,減少對配偶的刺激。
(7)旅游:外出旅游時要帶足夠多的造口器材,途中無法清洗時可丟棄;每到一處先處理并清潔造口袋,注意飲食衛生,隨身攜帶抗生素或止瀉藥。
總之,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健康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軀體沒有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造口患者雖然經過醫院的治療,原發病得到了治療和控制,但因造口帶來的心理、生理上的變化,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幫助造口患者恢復做人的尊嚴,回歸社會是康復護理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