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紫外線照射引起的電光性眼炎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告訴病人消毒時不要看紫外線燈。
⑵為重癥病人做好皮膚和眼睛的遮擋。
⑶發現電光性眼炎病人,囑其不要驚慌并及時處理。
57、自殺
防范措施:
⑴護理人員勤巡視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動態。
⑵對有情緒異常的病人隨時與家屬溝通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⑶對于每晚吃鎮靜藥的病人,必須看著病人服藥,以免蓄積后一次大量服用。
58、壓瘡(褥瘡)
防范措施:
⑴為病人解除或減輕局部受壓,定時更換體位,并按摩受壓部位。
⑵減少剪切力的損害,剪切力可使病人的局部組織受損淤血、水腫,對取半臥位、坐位、抬高床頭的病人腿下應墊海綿墊,防止下滑。
⑶協助病人翻身時,應將身體抬起,再移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以防擦傷皮膚。
⑷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無碎屑、雜物。
⑸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
⑹慢性消耗性病人臥床時予以海綿墊緩沖重力壓迫。
⑺增加患者營養。
59、摔傷
防范措施:
⑴病房地面無積水,無雜物,注意防滑。
⑵病號服應大小適宜,避免因褲子過長過肥絆倒病人。
⑶幼兒、老年及偏癱患者行走時,應有家屬或護士陪伴,以防摔倒。
⑷囑患者穿防滑軟底鞋,系好鞋帶。
60、物品丟失
防范措施:
⑴護理人員要有管理意識,發現可疑人員及時通知保衛科。
⑵告知病人病房內不要放置貴重物品。
⑶病室無人時(如外出做檢查)應及時鎖門。
61、火災
防范措施:
⑴定期檢查滅火設施是否處于完好備用狀態并要求護理人員熟練掌握使用方法。
⑵病房不能私人用電,注意防火。
⑶電源插座等如有損壞應及時修理,以防意外。
⑷病房內禁止吸煙,尤其是病房中有吸氧的病人時,以防引發火災。
62、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⑴定時開窗通風及空氣消毒。
⑵堅持操作前后洗手的原則。
⑶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中堅持一人一管一巾一帶。
⑷限制探視,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
⑸監護病房家屬探視時穿隔離衣。
⑹定期做空氣細菌監測,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63、病人做檢查發生意外或病情惡化
防范措施:
⑴病人做檢查時應由護士全程陪護直至安返病房。
⑵檢查前向病人做好宣教,告之相關檢查注意事項。
⑶煩躁病人應加床檔,防止檢查途中墜床。
⑷危重病人應聯系好電梯及檢查科室,盡量縮短時間,安全返回。
⑸危重病人應由醫生陪同,并備好氧氣袋、心電監護、人工氣囊等急救物品和搶救藥品。
執行醫囑中易出現的問題
64、轉抄治療卡片錯誤
防范措施:
⑴轉抄人員應認真仔細,字跡清楚工整。
⑵轉抄時如有疑問,應及時詢問。
⑶轉抄后及時雙人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
65、執行口頭醫囑
防范措施:
⑴護理人員應明確常規下不能執行口頭醫囑。
⑵督促醫生及時下達書面醫囑。
⑶搶救病人執行口頭醫囑時應復述一遍,待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搶救結束后應及時查對并由醫生補寫醫囑。
66、重復執行醫囑
防范措施:
⑴病房應建立醫囑執行本。
⑵執行醫囑后執行者應及時簽字。
⑶執行醫囑后應做好交班工作。
67、未及時執行醫囑
防范措施:
⑴主班護士應及時通知執行者。
⑵執行者應根據醫囑要求按規定時間執行醫囑。
⑶如因患者不在或其它原因未能及時執行醫囑時,應通知醫生并與下一班交班。
氣管插管患者易出現的問題
68、分泌物堵塞
防范措施:
⑴每2小時翻身拍背一次,促進痰液引流。
⑵保持呼吸道濕化,痰液粘稠者應加強氣道沖洗。
⑶及時吸痰,以防止痰液阻塞氣管插管。
69、導管脫出
防范措施:
⑴以“H”型膠布固定氣管插管,防止脫出。
⑵向清醒病人做好宣教,說明氣管插管的重要性,囑患者不要自行拔出管道。
⑶躁動、情緒不穩定患者用約束帶約束上肢,防止其拔管。
⑷為氣管插管患者做口腔護理時應雙人合作,一人固定氣管插管,一人實施口腔護理,以免操作時誤將氣管插管脫出。
氣管切開患者易出現的問題
70、傷口出血、滲血
防范措施:中國護士網
http://www.qhzkw.net
⑴密切觀察氣切處有無出血、滲血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措施。
⑵氣管套管應固定牢固,保持氣囊間斷充氣。
⑶更換體位時保持氣管套管位置正確,防止套管摩擦切口處引起出血。
⑷使用呼吸機者應使用管路固定架,防止套管摩擦氣管。
⑸如有出血情況可遵醫囑給予油紗條局部填塞止血。
71、傷口感染
防范措施:
⑴換藥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⑵為預防切口感染,換藥敷料可使用少量 75℅酒精。
⑶氣切部位換藥每8小時一次,以防止感染。
⑷使用金屬套管者應每8小時清洗、消毒內套管一次。
72、氣道阻塞
防范措施:
⑴每2小時翻身、拍背一次。
⑵保持呼吸道濕化,痰液粘稠者應加強氣道沖洗。
⑶及時吸痰,防止痰痂形成阻塞套管。
⑷清洗金屬內套管時,要將管內徹底清潔,防止痰液粘附管壁。
73、氣管食管瘺
防范措施:
⑴為防止氣囊對氣管壁壓迫而造成缺血壞死,應使用低壓氣囊或定期給氣囊放氣。
⑵保持氣管套管位置正確,尤其是更換體位時,避免套管刺激局部粘膜。
⑶切口換藥時,要注意調整無菌敷料的厚度,避免套管長期接觸局部粘膜,引起粘膜破損。
⑷證實有氣管食管瘺的病人,每次進食前應搖高床頭,進食量宜少,且進食后2小時內不宜吸痰,防止食物返流進入氣道。
74、氣管狹窄
防范措施:
⑴吸痰時注意正規操作,手法正確輕柔,避免上下提插,每次不超過15秒,以免刺激粘膜引起氣道痙攣。
⑵長期置管者及早更換金屬套管,減少局部刺激。
75、脫機困難
防范措施:
⑴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拍背吸痰,控制感染。
⑵鼓勵患者鍛煉肺部功能,防止肺不張。
⑶根據患者情況給予人工氣囊膨肺。
⑷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
⑸加強心理護理,避免患者產生依賴性。
76、脫管
防范措施:
⑴牢固固定氣管套管。
⑵每班檢查氣管套管系帶松緊度,以能伸進1—2指為宜。
⑶向清醒病人講解氣管套管的重要性,囑其不要自行拔管。
⑷情緒不穩定及躁動患者用約束帶約束上肢,防止患者拔除套管。
⑸使用呼吸機患者,應使用管道固定架,防止更換體位時誤將氣管套管強力拖出。
呼吸機使用中易出現的問題
77、過度通氣致呼吸性堿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據患者體重正確計算潮氣量及每分通氣量。
⑵對呼吸頻率過快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適當的鎮靜藥,抑制自主呼吸。
⑶根據呼吸改善情況,及時調整各種呼吸參數。
⑷注意血氣監測,對呼吸性堿中毒患者,可適當延長呼氣管道。
78、氣壓損傷
防范措施:
⑴使用呼吸機時應選擇等速型流量波形。
⑵根據各項生理指標,正確計算潮氣量并設定PEEP及吸氣壓力水準。
⑶應用PEEP時,宜逐漸上升或下降,尤其當濕化吸痰發生壓力驟降時。
⑷防止在吸痰、咳嗽、深吸氣功能應用時,氣道內壓突然升高。
⑸已發生氣胸的患者應及時行胸腔閉式引流。
⑹發生人機對抗應及時查找原因,調整參數。
79、通氣不足
防范措施:
⑴使用前應檢查呼吸機管道連接及工作壓穩定情況。
⑵通氣不足時適當增加潮氣量和通氣頻率。
⑶防止氣囊破裂導致吸入氣體不足。
⑷使用呼吸機仍有嚴重缺氧者,應仔細查找原因,如痰栓阻塞、套管口緊貼氣管壁、人機對抗等,并及時解決。
80、低血壓或休克
防范措施:
⑴注意監測血壓、心率、心電變化和四肢色澤溫度等。
⑵根據患者呼吸及生命體征情況調節呼吸機參數,尤其是PEEP數值,不能過高,以免影響回心血量導致心血管意外。
⑶對剛使用呼吸機的病人,可遵醫囑擴充血容量,必要時應用多巴胺等升壓藥物。
81、呼吸道感染
防范措施:
⑴吸痰時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⑵定期更換并消毒呼吸機管道。
⑶氣管切開處每班消毒并更換敷料。
⑷加強濕化氣道,及時徹底清除分泌物。
⑸氣囊放氣前需徹底吸除其上方滯留的分泌物,以防氣囊放氣后流入氣道內誤吸而導致感染。
⑹保持室內空氣清潔,適當限制探視,防止交叉感染。
⑺必要時遵醫囑應用抗生素。
⑻保證水分及營養素的供應,提高機體免疫力。
呼吸機報警
82、壓力上限報警
防范措施:
⑴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拍背吸痰,防止分泌物阻塞氣道。
⑵定期檢查呼吸機管道有無折疊、扭曲、受壓等現象,及時調整管道位置。
⑶出現人機對抗、咳嗽時應及時對癥處理。
83、壓力下限報警
防范措施:
⑴牢固連接呼氣回路及溫度探頭,以防脫落。
⑵檢查氣管導管氣囊有無破裂并及時更換。
⑶檢查呼吸機管路有無漏氣,隨時更換。
84、MV上限報警
防范措施:
⑴呼氣監測傳感器保持干燥,如有進水潮濕,及時擦凈、烘干。操作中且勿損及傳感器敏感部位。
⑵根據患者呼吸情況調整潮氣量及觸發靈敏度,防止通氣過度。
85、MV下限報警
防范措施:
⑴逐段檢查氣囊、管道、濕化器等有無漏氣,及時排除原因或換管。
⑵如患者自主呼吸減弱,適當增加通氣量或應用呼吸興奮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