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100項及防范措施<二>
來源: 作者:
26、輸液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加強巡視,防止輸液管受壓打折引起液體不滴。
⑵杜絕液體輸空而不及時換液凝血塊堵塞針頭。
⑶一旦堵管應拔出針頭更換輸液部位,不得擠捏輸液管,防止凝血塊脫落引起嚴重后果。
27、靜脈選擇不當
防范措施:
⑴為長期輸液病人穿刺應注意合理選擇靜脈,遵循由遠端至近端的原則。
⑵輸入刺激性藥物時應選擇較粗靜脈。
⑶輸入靜脈高營養液時,應選擇中心靜脈。
⑷乳腺癌根治術后禁用患肢輸液,防止回流不暢引起水腫。
使用三通易出現的問題
28、三通脫落出血
防范措施:
⑴使用三通應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墊無菌紗布,然后將三通用膠布固定在頭皮針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對兒童、老年人、煩躁及情緒不穩定病人要加強巡視,必要時用約束帶固定。
29、三通開關調節錯誤
防范措施:
⑴使用時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頭,防止旋錯方向。
⑵輸/換液及靜推時關閉的三通要注意及時打開。
30、三通連接時排氣不充分
防范措施:
⑴連接三通時排放液體要充分,使液體充滿三通。
⑵有氣體時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將三通連接于輸液器上再進行穿刺。
靜推易出現的問題
31、靜推速度不準確
防范措施:
⑴嚴格按醫囑速度推注。
⑵嚴密觀察病人反應,如有變化及時停止推注藥物并通知醫生。
32、藥液外滲
防范措施:
⑴選擇粗大順直、彈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吸,確認在血管內再推注。
⑶推注過程中隨時檢查有無回血。
采血易出現的問題
33、標本不合格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抽血前核對化驗單內容,如姓名、床號、檢驗項目等。
⑶抽血量要準確,防止標本血量不夠,而貽誤病人的結果回報。
⑷特殊抽血檢查要掌握注意事項,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34、標本丟失
防范措施:
⑴抽血后,標本要及時送檢。
⑵有特殊情況須延緩送檢的,保存好標本并書面交班。
⑶標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亂放而丟失。
⑷標本不離化驗單,或標本本身要注明床號、姓名、項目等內容,防止標本不明而丟失。
⑸對于不明標本要問清楚再處理,勿隨便丟棄。
⑹及時查找化驗結果,防止化驗室丟失。
輸血易出現的問題
35、輸血反應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
⑵輸血前要檢查血液制品有無過期,有無絮狀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應先在室溫中放置一段時間再輸入,大量快速輸血需加溫時應遵照醫生指示,注意溫度不可過高。
⑷輸血時及輸血后嚴密觀察病人病情。
⑸如連續輸入兩個供血者的血液,中間要用生理鹽水隔開以防輸血反應。
⑹輸血完畢保留血袋24小時,然后送至血庫以備必要時送檢。
36、輸錯血
防范措施:
⑴化驗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時,嚴格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化驗單,杜絕差錯發生。
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輸血前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儲血號、血量及交叉配血試驗有無凝集。
⑶輸血時需雙人核對、操作并簽字。
入壺時易出現的問題
37、入壺錯誤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發生靜脈炎。
⑶注意藥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藥物入壺前應檢查皮試結果,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留置中心靜脈導管中易出現的問題
38、出血或血腫
防范措施:
⑴對于剛作完中心靜脈插管的病人應注意觀察穿刺點處有無出血、滲血、血腫等。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因病人活動后脫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換液體或封管時應先將管夾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39、脫管
防范措施:
⑴各種管路要連接牢固、妥善固定并嚴格交接班。
⑵加強巡視。
⑶輸液瓶掛置不宜過高,應當有一段液管與病人身體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時造成脫管。
40、感染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輸液管、三通每日更換。
⑵嚴格遵守導管留置時間,不可擅自延長。
⑶每班必須定時消毒穿刺處并更換無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時更換。
⑷換藥時觀察局部有無紅腫及分泌物,并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
⑸發現穿刺點紅腫應立即拔除導管。
41、栓塞
防范措施:
⑴靜脈輸液時排盡輸液管內空氣,三通與輸液器及導管之間連接要緊密,防止脫管。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形成栓塞。
⑶調節好三通開關,尤其是在測中心靜脈壓后,防止空氣進入造成空氣栓塞。
⑷如發生堵管不得擠捏輸液管或用注射器將凝血塊推進血管內,可用肝素液緩慢沖洗,如無效應停止沖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后再次輸液時,要回抽并將血棄去,以免形成血栓。
使用微量泵易發生的問題
42、首次劑量錯誤(如:0.6ml調成6ml)
防范措施:
⑴了解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如:升壓或降壓)。
⑵打開微量泵開關后先輸入劑量再打開三通。
⑶輸入劑量、滴速時要二人核對。
43、速度調整不當
防范措施: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鈉時,應單獨用一組液路,以免和別的液體同路致升壓或降壓過快。
⑵劑量調整要從小劑量逐漸上調,多巴胺調整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血壓過高、惡心嘔吐;硝普鈉調整幅度過大易導致不可逆轉的低血壓而引起嚴重后果。
留置尿管易出現的問題
44、尿道損傷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詢問患者有無尿道損傷史,有無前列腺肥大。
⑵評估病人選擇型號適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潤滑,下尿管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長度要足夠,防止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時將尿道損傷。
⑸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動等造成脫管,引起尿道損傷。
45、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⑵每日更換尿袋,并遵醫囑給予膀胱沖洗。
⑶做檢查或搬動病人時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后用膠布寫好日期貼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換尿管一次。
⑸觀察尿液有無混濁及血尿等感染傾向,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⑹保持尿管清潔,會陰沖洗2/日。
46、尿管脫出(多見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確評估患者。
⑵對尿道松弛的病人氣囊內生理鹽水注入量不可過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過度牽拉尿管及尿袋。
留置胃管易出現的問題
47、腹瀉
防范措施:中國護士網 http://www.qhzkw.net
⑴喂食前檢查食物及液體有無變味變質。
⑵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溫開水沖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溫度不可過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過快。
⑸定期更換胃管。
48、胃管脫出
防范措施: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換膠布。
⑵煩躁病人要約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對于頻繁惡心、嘔吐的病人要及時止吐并抬高床頭。
⑷定期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49、胃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置管前要充分潤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過快。
⑵懷疑胃管有折疊可向外拉出少許,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有較大塊兒的渣類物質。
⑷注入食物前、后用溫開水徹底沖洗胃管。
50、誤吸
防范措施:
⑴注入食物前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引起惡心,造成食物返流導致誤吸。
⑶拔胃管時應先將胃管末端反折,通過咽部時速度要快。
51、窒息
防范措施:
⑴置胃管時操作正規,以免誤入氣管。
⑵注入食物前要仔細檢查,保證胃管在胃內。
⑶一旦出現刺激性嗆咳及時拔出胃管,必要時進行負壓吸引。
病人住院期間易出現的問題
52、墜床
防范措施:
⑴按分級護理要求定時巡視病房,觀察病情變化,并做好生活護理,不要依賴陪護人員。
⑵加強評估,對有墜床隱患的病人要加床擋并檢查床擋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絕家屬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過于擁擠而墜床。
53、燙傷
防范措施:
⑴評估患者對熱刺激的反應。嬰幼兒皮膚柔嫩,對熱的調節能力差,老年人感覺遲鈍,這兩類病人易燙傷。
⑵熱療時準確測量水溫,一般為60-70℃,對昏迷病人、局部感覺遲鈍、麻醉未清醒、嬰幼兒、老年人的水溫為50℃。
⑶正確使用熱水袋,灌水量要求在2/3或1/2即可,使用前檢查水袋有無漏水,使用時應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并及時更換部位。
⑷在熱敷過程中定時進行觀察。
54、洗澡發病或暈厥
防范措施:
⑴請示醫生后病情允許方可讓病人洗澡,并請家屬陪伴。
⑵囑病人防止水溫過冷或過熱。
⑶病人洗澡時要囑病人打開氣窗,防止氣壓過高。
⑷叮囑病人洗澡時勿將門上鎖,以便于發生意外時及時采取措施。
55、外出發生猝死或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患者回家或外出。
⑵及時巡視病房,了解病人動態,及時勸阻準備外出的病人。
⑶勸阻無效時通知管床醫生。
⑷對不打招呼擅自離院者及時發現并通知醫生、家屬。
⑸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務,以減少病人外出。
防范措施:
⑴加強巡視,防止輸液管受壓打折引起液體不滴。
⑵杜絕液體輸空而不及時換液凝血塊堵塞針頭。
⑶一旦堵管應拔出針頭更換輸液部位,不得擠捏輸液管,防止凝血塊脫落引起嚴重后果。
27、靜脈選擇不當
防范措施:
⑴為長期輸液病人穿刺應注意合理選擇靜脈,遵循由遠端至近端的原則。
⑵輸入刺激性藥物時應選擇較粗靜脈。
⑶輸入靜脈高營養液時,應選擇中心靜脈。
⑷乳腺癌根治術后禁用患肢輸液,防止回流不暢引起水腫。
使用三通易出現的問題
28、三通脫落出血
防范措施:
⑴使用三通應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墊無菌紗布,然后將三通用膠布固定在頭皮針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對兒童、老年人、煩躁及情緒不穩定病人要加強巡視,必要時用約束帶固定。
29、三通開關調節錯誤
防范措施:
⑴使用時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頭,防止旋錯方向。
⑵輸/換液及靜推時關閉的三通要注意及時打開。
30、三通連接時排氣不充分
防范措施:
⑴連接三通時排放液體要充分,使液體充滿三通。
⑵有氣體時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將三通連接于輸液器上再進行穿刺。
靜推易出現的問題
31、靜推速度不準確
防范措施:
⑴嚴格按醫囑速度推注。
⑵嚴密觀察病人反應,如有變化及時停止推注藥物并通知醫生。
32、藥液外滲
防范措施:
⑴選擇粗大順直、彈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吸,確認在血管內再推注。
⑶推注過程中隨時檢查有無回血。
采血易出現的問題
33、標本不合格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抽血前核對化驗單內容,如姓名、床號、檢驗項目等。
⑶抽血量要準確,防止標本血量不夠,而貽誤病人的結果回報。
⑷特殊抽血檢查要掌握注意事項,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34、標本丟失
防范措施:
⑴抽血后,標本要及時送檢。
⑵有特殊情況須延緩送檢的,保存好標本并書面交班。
⑶標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亂放而丟失。
⑷標本不離化驗單,或標本本身要注明床號、姓名、項目等內容,防止標本不明而丟失。
⑸對于不明標本要問清楚再處理,勿隨便丟棄。
⑹及時查找化驗結果,防止化驗室丟失。
輸血易出現的問題
35、輸血反應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
⑵輸血前要檢查血液制品有無過期,有無絮狀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應先在室溫中放置一段時間再輸入,大量快速輸血需加溫時應遵照醫生指示,注意溫度不可過高。
⑷輸血時及輸血后嚴密觀察病人病情。
⑸如連續輸入兩個供血者的血液,中間要用生理鹽水隔開以防輸血反應。
⑹輸血完畢保留血袋24小時,然后送至血庫以備必要時送檢。
36、輸錯血
防范措施:
⑴化驗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時,嚴格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化驗單,杜絕差錯發生。
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輸血前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儲血號、血量及交叉配血試驗有無凝集。
⑶輸血時需雙人核對、操作并簽字。
入壺時易出現的問題
37、入壺錯誤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⑵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發生靜脈炎。
⑶注意藥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藥物入壺前應檢查皮試結果,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留置中心靜脈導管中易出現的問題
38、出血或血腫
防范措施:
⑴對于剛作完中心靜脈插管的病人應注意觀察穿刺點處有無出血、滲血、血腫等。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因病人活動后脫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換液體或封管時應先將管夾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39、脫管
防范措施:
⑴各種管路要連接牢固、妥善固定并嚴格交接班。
⑵加強巡視。
⑶輸液瓶掛置不宜過高,應當有一段液管與病人身體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時造成脫管。
40、感染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輸液管、三通每日更換。
⑵嚴格遵守導管留置時間,不可擅自延長。
⑶每班必須定時消毒穿刺處并更換無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時更換。
⑷換藥時觀察局部有無紅腫及分泌物,并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
⑸發現穿刺點紅腫應立即拔除導管。
41、栓塞
防范措施:
⑴靜脈輸液時排盡輸液管內空氣,三通與輸液器及導管之間連接要緊密,防止脫管。
⑵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形成栓塞。
⑶調節好三通開關,尤其是在測中心靜脈壓后,防止空氣進入造成空氣栓塞。
⑷如發生堵管不得擠捏輸液管或用注射器將凝血塊推進血管內,可用肝素液緩慢沖洗,如無效應停止沖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后再次輸液時,要回抽并將血棄去,以免形成血栓。
使用微量泵易發生的問題
42、首次劑量錯誤(如:0.6ml調成6ml)
防范措施:
⑴了解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如:升壓或降壓)。
⑵打開微量泵開關后先輸入劑量再打開三通。
⑶輸入劑量、滴速時要二人核對。
43、速度調整不當
防范措施: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鈉時,應單獨用一組液路,以免和別的液體同路致升壓或降壓過快。
⑵劑量調整要從小劑量逐漸上調,多巴胺調整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血壓過高、惡心嘔吐;硝普鈉調整幅度過大易導致不可逆轉的低血壓而引起嚴重后果。
留置尿管易出現的問題
44、尿道損傷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詢問患者有無尿道損傷史,有無前列腺肥大。
⑵評估病人選擇型號適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潤滑,下尿管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長度要足夠,防止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時將尿道損傷。
⑸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動等造成脫管,引起尿道損傷。
45、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⑵每日更換尿袋,并遵醫囑給予膀胱沖洗。
⑶做檢查或搬動病人時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后用膠布寫好日期貼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換尿管一次。
⑸觀察尿液有無混濁及血尿等感染傾向,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⑹保持尿管清潔,會陰沖洗2/日。
46、尿管脫出(多見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確評估患者。
⑵對尿道松弛的病人氣囊內生理鹽水注入量不可過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過度牽拉尿管及尿袋。
留置胃管易出現的問題
47、腹瀉
防范措施:中國護士網 http://www.qhzkw.net
⑴喂食前檢查食物及液體有無變味變質。
⑵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溫開水沖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溫度不可過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過快。
⑸定期更換胃管。
48、胃管脫出
防范措施: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換膠布。
⑵煩躁病人要約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對于頻繁惡心、嘔吐的病人要及時止吐并抬高床頭。
⑷定期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49、胃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置管前要充分潤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過快。
⑵懷疑胃管有折疊可向外拉出少許,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有較大塊兒的渣類物質。
⑷注入食物前、后用溫開水徹底沖洗胃管。
50、誤吸
防范措施:
⑴注入食物前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引起惡心,造成食物返流導致誤吸。
⑶拔胃管時應先將胃管末端反折,通過咽部時速度要快。
51、窒息
防范措施:
⑴置胃管時操作正規,以免誤入氣管。
⑵注入食物前要仔細檢查,保證胃管在胃內。
⑶一旦出現刺激性嗆咳及時拔出胃管,必要時進行負壓吸引。
病人住院期間易出現的問題
52、墜床
防范措施:
⑴按分級護理要求定時巡視病房,觀察病情變化,并做好生活護理,不要依賴陪護人員。
⑵加強評估,對有墜床隱患的病人要加床擋并檢查床擋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絕家屬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過于擁擠而墜床。
53、燙傷
防范措施:
⑴評估患者對熱刺激的反應。嬰幼兒皮膚柔嫩,對熱的調節能力差,老年人感覺遲鈍,這兩類病人易燙傷。
⑵熱療時準確測量水溫,一般為60-70℃,對昏迷病人、局部感覺遲鈍、麻醉未清醒、嬰幼兒、老年人的水溫為50℃。
⑶正確使用熱水袋,灌水量要求在2/3或1/2即可,使用前檢查水袋有無漏水,使用時應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并及時更換部位。
⑷在熱敷過程中定時進行觀察。
54、洗澡發病或暈厥
防范措施:
⑴請示醫生后病情允許方可讓病人洗澡,并請家屬陪伴。
⑵囑病人防止水溫過冷或過熱。
⑶病人洗澡時要囑病人打開氣窗,防止氣壓過高。
⑷叮囑病人洗澡時勿將門上鎖,以便于發生意外時及時采取措施。
55、外出發生猝死或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患者回家或外出。
⑵及時巡視病房,了解病人動態,及時勸阻準備外出的病人。
⑶勸阻無效時通知管床醫生。
⑷對不打招呼擅自離院者及時發現并通知醫生、家屬。
⑸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務,以減少病人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