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液外滲防范預案與處理流程 瑞金醫院護理制度實施細則 )【危險因素】
* 藥物因素
ü 化療藥物
* 發皰性化療藥物:滲漏后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的藥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紅霉素、放線菌素D、絲裂霉素、光輝霉素、氮芥、長春新堿、長春花堿、長春地辛、諾維苯、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 刺激性化療藥物:滲漏后可引起灼傷或輕度炎癥而無壞死的藥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葉乙甙、威猛、鏈脲霉素、丙脒腙等。
* 非發皰性化療藥物:無明顯發皰或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環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萊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順鉑、米托蒽醌、門冬酰胺酶等。
ü 非化療藥物:甘露醇、氯化鉀、腎上腺素等。
* 血管因素: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后、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壓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 操作因素:穿刺技術的不熟練;選擇血管不妥當;針頭固定不牢固;針頭滑脫;拔針后按壓方法不準確等。
* 病人因素:淋巴水腫、凝血機制異常、病人不合作等。
* 治療因素:輸液量過大、藥物濃度過高。
【補液外滲防范預案與處理流程】
* 防范預案
* 合理選擇血管和穿刺
* 根據藥物性質選擇血管:發皰性和刺激性強的化療藥物不宜選擇手、足背小血管。
* 長期化療病人,建立系統的靜脈使用計劃,最好通過靜脈插管化療,如使用PICC導管。
* 對化療藥物和一些可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注射時應先用生理鹽水確保在血管內后再給藥。
* 提高專業技術
* 熟練穿刺技術,力求一針見血。采用安全輸液工具,減少補液外滲的機會。
*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避免針頭滑脫和刺破血管壁。
* 按規范做好巡視工作,視察穿刺點情況。
* 拔針后按壓穿刺點2-5min(有出血傾向者增加按壓時間)。
* 合理使用藥物
* 掌握正確的給藥方法:不能用含藥液的針頭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針,用藥前后分別用0.9%氯化鈉沖管,靜脈推注刺激性強的藥液時,邊推藥邊抽回血,以確保藥物在血管內,并保持緩慢推注速度。
* 輸注藥液時,依據藥物的性能正確調節滴速。
補液外滲防范預案與處理流程
* 加強對病人的健康教育
* 對初次使用強刺激性藥物的病人應告知注意事項、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懼。
* 告知病人若注射部位有疼痛或異常感覺時,應及時告知護士,以免局部藥液外滲所致的組織壞死。
處理流程:
靜脈輸液常見并發癥:
* 穿刺失敗
* 靜脈炎
* 滲出/組織壞死
* 堵塞
靜脈輸液并發癥的相關因素
化療是化學治療的簡稱,是指用含有特殊化學成分的藥物,殺滅或抑制人體內的某些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化療是腫瘤中最常用的方法,幾乎所有的癌癥治療中都應用化療方法。因此為了讓病人很好的配合治療,順利完成化療,護士應掌握以下幾方面的知識,才能較好地做好化療的護理。
化療知識宣教
[心理指導]
化療藥物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脫發等癥狀,不要因此而恐慌,治療結束后癥狀可緩解,脫發會再生。在頭發未長出來之前,可用假發。
[飲食指導]
1、宜進食營養豐富、清淡可口、易消化、不帶骨刺的食物,禁食堅硬(如蠶豆、瓜子類)及辛辣食品。因化療期間任何堅硬或刺激性食物均易損害口腔及消化道黏膜。
2、注意調節飲食色、香、味以增進食欲。
[并發癥預防指導]
1、化療期間要大量飲水,每日飲水量3000ml以上,以稀釋尿液,必要時堿化尿液,用碳酸氫鈉,防止高濃度尿酸析出而發生腎結石。并需清潔口腔,防止口腔感染。
2、向病人解釋靜脈注射化療藥物前后要使用生理鹽水,其作用是化療前建立靜脈輸注通道,證明針頭在血管內,化療后沖洗靜脈輸注通道,防止靜脈炎的發生及化療藥物血管外滲漏。
[保護血管方法指導]
1、接受靜脈輸液肢體不宜過多活動,以免穿刺針頭異位,造成藥物外滲,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2、拔針頭后局部按壓5-7分鐘,如過早松開,會造成穿刺處皮膚青紫,影響以后的靜脈穿刺。
3、寒冷天靜脈穿刺前,將穿刺側肢體用溫水泡洗,使血管擴張,便于穿刺,減少多次穿刺對靜脈血管的損害。
[預防感染措施指導]
因化療藥物有骨髓抑制作用,并導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故應積極預防感染。
[預防感染措施指導]
1、不宜出入人群集中場所,少會客,如要外出需戴口罩。
2、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每日早晚擦身。有皮疹,紫癜等時禁止使用肥皂。
3、注意預防腔道感染,每天進食前后、晨起、睡前用鹽水、朵貝氏液等書口;不摳鼻孔,經常用滴鼻液滴碧并保持鼻腔清潔;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或用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保持外陰清潔衛生,防止泌尿系統感染。
化療護理原則
1、藥液必須新鮮配制。盡量不與其他藥物配伍。化療藥物需用等滲溶液新鮮配置,如5%葡萄糖溶液,0.9%生理鹽水。
2、定期檢驗白細胞,如果白細胞低于3000立方毫米或成倍降低時,應及時停藥或減量。一般在化療前檢驗血常規,2-3天后再檢驗白細胞的情況。
化療護理原則
3、應用化療前,護士需向病員仔細解釋應用化療藥物的目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給予安慰,取得病員的理解,消除緊張和顧慮。
4、靜脈注射時先用生理鹽水注入,確定在靜脈內后再推注藥液,完后再注入少量生理鹽水;保證藥液進入血管無外滲。
化療護理原則
5、合理安排給藥時間及補液順序,以減少胃腸道等副反應及毒性反應。
* 補液安排順序如下:
* 第一瓶 RL500ml/vgtt稀釋水化作用
* 第二瓶5%GS250ml+地塞米松5mg/vgtt 止吐作用
* 第三瓶 嘔必停 5mg/V推 增強止吐作用(進口止吐藥,化療前半小時注射)
化療藥物一旦外滲應立即處理:
* 0.25-1%普魯卡因局封
* 25%硫酸鎂局部濕敷
* 中藥金黃散局部外敷
* 喜療妥軟膏局部按摩
* 忌用熱水袋外敷,緊急時可立即用冰袋外敷(樂沙定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