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帶教指導
由于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與病房的護理工作有著明顯的區別。為提高護士在手術室實習階段帶教指導效率,應做到以下幾點。
⒈
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消除隔閡,增加信任的重要方式。讓實習生與手術室、與指導教師溝通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環。手術室的布局、工作特點與病房有著顯著差別,針對實習護士容易產生陌生和恐懼感,帶教老師應主動介紹手術室,講解手術室的進出制度、無菌要領等,讓實習生盡快熟悉環境,同時應多給予關心,多交談了解學習情況以減少實習生的恐懼、陌生感。
⒉
講解手術室的工作技術性強,需要素質好、責任性強、動作迅速、果斷、準確的優秀護士。要讓實習生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做到起點高,基礎實。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實習應做到耐心細致地講解,做到既有理論性,又具有操作性,比如無菌技術操作一項,應講清包括常用器械的使用、清點、消毒、保養;傳染病人手術的消毒隔離;手術的操作步驟,等等。
⒊
督促實習生在臨床實習中,應注重護理技術操作練習,要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中靈活地加以應用。開始,做器械護士或巡回護士的實習生的膽怯心理不能適應手術的需要,作為帶教老師應及時提醒實習生應該怎樣有條理地理論聯系實際去閱讀有關書籍,以幫助鞏固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在做手術中,時時督促及時給予指出缺點,要求實習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學習、多訓練,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實習生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得到全面發展。
⒋
配合手術室工作為群體配合工作,形成合力特別重要,尤其是急癥重危病人的搶救手術時,配合協調表現的更為突出。一臺手術的成功,需要麻醉醫師、外科或其他科醫師、巡回、器械護士的配合,相互協作,這就需要培養相互間的合作的品質,善于觀察病人情況,認真執行口頭醫囑,熟悉手術步驟,動作敏捷、迅速、準確。帶教老師應主動聽取術者意見,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多講、多做,以提高實習生的應急配合能力。
⒌
提問手術后對實習生提出一些學術性問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理論修養。由于每位實習生掌握的知識面不同,所以在做完病人的護理后,老師要提出問題,并做好解釋。實習生可以向老師請教,這樣相互間的提問,不僅可以增加醫學知識,從中也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護理工作的興趣。
⒍
規范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養成的良好的習慣,形成規范的標準操作,對今后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帶教老師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及醫療常規,培養其良好的文化修養,談吐文明、舉止大方,身傳重于言教,做好他們的榜樣,不斷完善自己規范帶教學生。
⒎
考評在手術室實習結束前對實習生進行考評,以作為實習成績的一部分,同時,實習生對帶教老師也做一次總結評價。雙項考評,不僅對實習生的實習工作有一種緊迫感,也提高了帶教老師的知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