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討新護士長在角色轉變與激烈競爭面前,怎樣減少波折,加快成熟步伐,盡快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業務發展上來。根據自身體會并運用管理學的理論分析:﹙1﹚認識護士長的角色;﹙2﹚影響角色轉換的因素;﹙3﹚如何更快適應角色轉變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護士長;角色轉換;適應
隨
著護士長聘任制度的改革,許多年輕的護士走上了護理管理的崗位。從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變,常會面臨著不少的困惑、挫折和壓力,易產生角色認知的偏差與混
淆,使新護士長感到焦慮、彷徨,甚至影響病房管理質量。如何盡快地適應新角色及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是新護士長面臨的挑戰。筆者在縣人民醫院工作自
2002年3月競聘上崗,擔任婦產科護士長,2007年9月調至疾控中心競聘擔任了預防醫學門診護士長,感受到是壓力和責任,通過兩次在不同的單位新任護
士長,不斷摸索,逐漸適應了管理崗位,完成了角色轉換。現總結如下。
1 護士長的角色
21世紀,護理學科由技能轉變為科學的今天,以及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模式的改變,當今新世紀對護士長的角色要求更高,護士長的
角色可以歸納為十二類:護理管理者;
聯絡者;代表者;監督者;傳達和宣傳者;護、患代言人;計劃者;沖突處理者;資源調配者;協商談判者;教育者;變革者[1]。
2 影響角色轉換的因素
2.1 在單位角色的改變 護士與護士長的區別
2.1.1 工作重點 護士的工作重點是護理患者,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執行醫囑,完成對患者的全部護理工作。而護士長要全面掌握整個病房或門診的患者情況,指導重點患者的護理,作好病房的質量控制,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以病房管理為重點工作。
2.1.2 人際關系多元化
護士所面臨的人際關系是相對簡單的同事關系及護患關系,而作為一名護士長所面臨的是多方面的關系,對上級包括護理部、各個職能科室等,對科室包括科主任、
病區間護士長等,對下級包括護士、護生、護理員等各種協調合作關系。一個護士本來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但當成為護士長后,原本同級的護士成為了被管理者,
會突然覺得關系緊張起來,人們會用審慎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的一言一行。由于自己從普通護士變成護士長,位置變了,說話的方式和態度也會因此而不同,易使人變
得敏感,招致了“當官了就是不一樣”的議論。另一方面是制定和修改了一些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必然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一些阻力,這使自己感到困惑和
壓力。
2.1.3 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識
護士負責的只是責任區內的患者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而護士長除要求對病房的環境、質量等各方面實施全面管理外,特別是對人員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包括護理
人員梯隊的建設,合理排班,人員替代、繼續教育等方面的管理。盡管自己是一名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護士,但當護士長卻沒有一點經驗,顯得還很稚嫩,雖然
也在護士長的領導下,領略過護士長的管理,但畢竟是看而不是做。面對諸多的管理問題,自己不知從何處下手,有些力不從心。
2.2 在家庭角色的改變 普通護士剛擔任護士長時,由于繁忙的事務和過多的責任,常常會早走晚回,甚至休息日也要加班加點,對家庭方面的照顧會明顯減少,原來妻子、母親的角色相應要受到影響,處理不當也會影響工作情緒和工作質量。
3 如何更快適應角色轉變
3.1 注重人際關系協調
3.1.1 正確處理與上級部門的關系
要正確理解和執行醫院及護理部的管理規定和要求,適應領導的工作方式,尋求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要有大局觀念,理解醫院和護理部所做的決定,不能
本位主義,總是站在自己科室的角度考慮問題,要顧全大局,學會分擔,才能更好地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
3.1.2 處理好與科主任的關系
護士長是在護理部和科主任的雙重領導下開展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與科主任接觸密切,要尊重科主任,了解科主任的性格特點、工作方法,爭取科主任的支持與幫
助,有些護士長對科主任不夠尊重,自己一意孤行,遇事不請示匯報,不虛心求教,工作得不到科主任的支持,以至做起事來事倍功半。
3.1.3 處理好與醫生之間的關系
許多新護士長往往忽視協調與醫生之間的關系,認為只要管好護士就行了,其實,協調與醫生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護士長既然是科室的領導者,對醫生也負有行政
管理的責任,與醫生關系協調好了,醫護之間的關系就會很融洽,會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反之,醫護之間互不信任,互相挑刺,互相推諉責任,整個科室氣氛就很
緊張,醫生往往會將對護士的不滿告訴科主任,久之,會在科主任心中形成不好的印象,認為護士的問題很多,護士長管理不善,影響對護士長的評價。
3.1.4 處理好與護士之間的關系
新護士長的工作是否順利,關鍵是看下屬的護士是否認可你,新護士長要盡快了解科內每位護士,了解她們的能力和優缺點,要量才用人,適時評價。處理護士之間
的問題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對待有缺點的護士不是一味地斥責、懲罰,除工作外,平時要掌握護士的思想動態,遇到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照顧。以坦蕩的胸懷容
納同事的對與錯是護士長應具備的能力之一。
3.1.5 處理好與相關科室的關系 如后勤維修保障部門、物資供應部門以及醫技科室和其他臨床科室,要互相尊重,以誠相待,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遇到問題就會獲得真誠的幫助。
3.2 業務知識學習及自身的素質的提高
通過對護理專業知識及相關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善于整理專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同事溝通,找出問題的癥結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盲目指揮。加強相關
學科知識如社會學、管理學、行為學、計算機應用等的學習,并靈活應用于護理管理行為中,更好地發揮管理者的綜合影響力,實施有效領導。
3.3 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質
護士長在醫院處于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多類型的人際關系中,加之護理工作具有復雜性、廣泛性、社會性[2]。因此,護士長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
精力、良好的記憶力、敏捷的思維,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滿懷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困難,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帶動身邊的人,善于從繁瑣的工作中尋
找快樂和滿足[3]。
3.4 學會應用非權力性影響力
非權力性影響力由領導者自身素質和現實行為形成的自然性影響力組成。非權利性影響力制約著權利性影響力。當領導者的非權利性影響力較大,其權利性影響力也
會隨之增強[4]。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修養,在護士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下屬從心理上信服、尊
敬、順從和依賴,并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獻身事業的精神,吃苦耐勞,以身作則,在護理第一線帶頭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淡泊名
利,無私奉獻;時時事事作出表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把榮譽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3.5 注重以人為本,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一名管理者,護士長應尊重、理解、關心、愛護并幫助每位護士。為她們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人際環境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圍,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個體合理的心理需求,調動每個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3.6 嚴格質量管理,增強醫療安全意識 護理管理應嚴字當頭,著眼于各要素的質量,以統籌全局。具體抓環節質量,重視終末質量,進行質量反饋、控制。對工作中突出的成績提出表揚,而對工作中的不足及缺陷及時地提出整改方案,提高護理質量。
3.7 學會運用管理藝術
護理管理是藝術,也是技巧。一位富有管理藝術的護士長,善于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護士的心理,即使批評對方也能接受,達到預
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應付
自如。從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換,是人生中的一次大的改變,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與壓力,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悲觀、抑郁,以及科室護理工作的混亂等,因
此,不斷加強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學習和提高,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對工作敢抓、會抓、敢管、會管,敢于講真話,勇于承擔責任,講究方法,注重
實效,很快適應新的角色,有利于護理隊伍的穩定和管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繼平.護理管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11.
2 朱曉紅,楊莘,李淑迦.本科學歷護士長在工作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現代護理,2005,2:137.
3 李紅雨.護士長的管理體會.現代護理,2005,4:300.
4 李繼平.護理管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