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腦室腹腔分流術是一種適應證廣、創傷小、操作簡單且安全可靠的手術,治療各種原因和各種類型的腦積水,也適合于某些不適合于作腦室-心房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減少并發癥。現將手術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術前準備
1.1 心理準備
巡回護士術前一天訪視患者,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的重要性、手術全過程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安慰患者,通過心理護理干預,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治療。
1.2 手術區皮膚準備
術前一天剃頭,手術徑路部位包括頸部及肩部均需備皮。
1.3 器械準備
除備好開顱器械包外、另準備側腦室腹腔分流術配套器械、腹腔導管及閥門等。手術間備好氣管插管全麻所需器械及藥品、單雙極電凝、吸引器、軟墊、擋板、顱骨鉆、骨蠟等。
1.4 術后感染
術前1 h使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
2 手術配合
2.1 巡回護士的配合
2.1.1 手術前
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協助麻醉醫生行氣管插管全麻,麻醉后患者置仰臥位,頭偏向左側,右肩下用軟墊墊高。
2.1.2 手術中
根據手術需要及時、準確調整燈光;顱腦手術術中有可能觸及生命中樞、牽拉腦神經,有生命體征突然發生變化的危險,術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出血情況,確保手術的安全。
2.1.3 手術后
做好物品、敷料清點工作,特別是腦棉片,防止異物存留顱內;嚴密觀察意識、瞳孔、血氧飽和度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麻醉清醒后,待患者有吞咽及咳嗽反射時,吸凈痰液、拔出氣管導管;護送回病房。
2.2 器械護士配合
(1)器械護士務必嚴格無菌操作,掌握手術步驟,熟悉手術的護理配合,并按照手術步驟依次把手術器械擺好,術前、術后與巡回護士清點器械、紗
布、縫針、頭皮夾、腦棉片等。(2)配合作耳后、頸、腹腔多個切口,以便安置閥門和將腹腔導管經皮下隧道引向腹腔;安裝腦室管和閥門,用導引器將腹腔管逐
段從頸部經胸部皮下隧道將導管引向腹部;做右上腹直肌切口,切開腹膜后進入腹腔,將腹腔導管的末端放入游離腹腔內,腹腔內導管的長度應在20~30
cm;逐個分層縫合所有切口。導管應選擇質地較好、組織反應較小的材料,即不易被大網膜包裹形成囊腫而使引流失敗,導管在腸袢間隨腸蠕動而改變位置,不易
發生黏連而堵塞,有時為了防止大網膜包裹,可將腹腔導管置于肝臟膈面,此處大網膜不能達到,將導管固定在肝圓韌帶上,或將一小段硅膠管固定于肝圓韌帶上,
再將腹腔導管末端固定在硅膠管內,硅膠管上開多個小孔,腦室液引入管內從小孔流出,在腹腔內吸收。
腹腔管也可借助特別的Veress針穿刺到腹腔內而送入腹腔;如果患者腦室液中蛋白含量過高(>5 g /L),極易在分流裝置中凝固,特別在閥門裝置部分,如必須進行分流術時,可不用閥門,而將一條內徑1.5~2 mm的直管從腦室連接到腹腔內。
3 護理體會
側腦室腹腔分流術是顱腦外科對癥治療腦積水的一種常用方法,手術方法簡單、手術時間較短、手術效果較好,但是容易發生術后感染和分流管梗阻。
3.1 針對術后感染
預防措施要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無菌操作,消毒滅菌應達到規范化、標準化;(2)術前1日剃除毛發,創造一個潔凈的術野,使皮膚消毒劑能充
分發揮作用;(3)術前1 h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可以使術中及術后4
h內抗菌藥物在血漿內達到有效濃度;(4)加強業務學習,熟悉手術步驟,盡可能縮短手術操作時間;(5)術后病房加強環境衛生學管理,主動監測感染情況,
并報告醫生及時進行處理。
3.2 針對分流管易梗阻
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1)腦脊液蛋白較高者待蛋白降低后再行手術治療;(2)術前選擇好長度、管徑合適的管道;(3)大網膜對異物有很強的包裹性,易使分流管末端堵塞,應根據患者個體差異(性別、年齡、腹腔情況等),腹腔端選擇不同的部位,以減少大網膜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