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的日常維護及并發癥的護理
【關鍵詞】 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導管 并發癥 護理
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導管,因具有安全輸注刺激性藥物,保護患者血管,減輕患者痛苦,降低護理工作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腫瘤患者靜脈化療
[1]。但PICC置管后,由于留置時間長,可能會有局部感染、導管堵塞、導管漂移或脫出、導管破裂或斷裂等并發癥,筆者長期從事腫瘤患者的靜脈化療工
作,現對PICC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共進行PICC置管術6例,發生置管處過敏1例,導管斷裂1例,其他4例未出現任何并發癥。
2 日常維護
2.1 專業護士護理
2.1.1 輸液護理 用PICC管輸液前后都應以20
ml以上注射器抽取足量生理鹽水,脈沖式沖入,并做到正壓封管。使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給藥。輸入高黏滯性藥物先沖洗干凈導管后再接其他輸液,可以使
用PICC導管進行常規加壓輸液或輸液泵推。經常觀察用PICC導管輸液的速度,發現流速明顯降低時應立即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理。
2.1.2 出院后的護理 治療期間每7天對PICC導管進行沖管、換貼膜、換肝素帽等維護。
2.2 患者自身護理
保持局部清潔干燥,貼膜有卷曲、松動,貼膜下有汗液應及時請護士更換。置管一側手臂不可提過重物品。注意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發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發
現異常應及時就診。兒童患者應囑咐不要玩弄PICC導管體外部分,以免損傷導管或導管拉出體外。
3 并發癥的護理
3.1 局部過敏護理
輕度過敏的患者可保持局部的干燥,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貼膜或縮短更換貼膜的時間間隔,口服抗過敏藥物[2]。皮疹及皮膚瘙癢處予以爐甘石洗劑外涂,癥狀嚴重
者,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 ml+50%葡萄糖20 ml,穿刺處改用無菌方紗四層覆蓋,紙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觀察病情變化。
3.2 導管堵塞的護理
囑病人活動一下,檢查體位改變是否會影響到輸液。觀察導管體外部分是否有折疊、扭曲。使用尿激酶清除堵塞,操作如下:去除肝素帽,換上預沖好的三通,三通
一直臂輸溶液(5 000 u/ml),另一直臂接尿激酶,側臂接20 ml空注射器。先使導管與側臂通,回抽注射器活塞3~5
ml,然后迅速使三通兩直臂通,導管內的負壓會使尿激酶溶液進入管內約0.5 ml。15 min后回抽將導管中的藥物和溶解掉的血液回抽。用20
ml生理鹽水,以脈沖方式徹底沖洗導管。可重復幾次確保通暢。行線胸片造影檢查,確認導管的位置[3]。
3.3 導管漂移或脫出護理 用3M透明敷貼覆蓋導管體外部分并用紙膠布妥善固定,每周更換貼膜,防止卷曲、松動。更換貼膜時要自下而上去除,每次觀察導管的刻度并記錄,導管有部分脫出,可采取局部固定,不可將脫出導管再送入血管中。
3.4 導管破裂或斷裂護理 查找損壞點,確定導管種類和規格。更換連接器,修復導管。如果導管發生斷裂,應囑病人絕對臥床,重新固定導管。斷裂部分游離入體內應盡快定位并取出導管。
4 小結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腫瘤患者的生存率正逐年提高,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正成為一個新的護理目標。
【參考文獻】
1 羅飛燕,李健鴻,梁潔珍.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的護理.現代護理,2006,13.
2 李俊英,李虹.腫瘤患者PICC并發癥的護理現狀.華西醫學,2005,2.
3 朱璐,王紅,金桂榮,等.改良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實用醫學雜志,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