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護理安全的定義: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
2、護理缺陷的定義:
護理缺陷是指在護理活動中出現技術、服務、管理方面的失誤。護理缺陷包括護理事故及護理差錯。
⑴護理事故的定義:
護理事故是指在護理工作中,由于護理人員的過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
⑵護理差錯的定義:
護理差錯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工作粗疏、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或違反技術操作規程等原因,給病人造成了精神及肉體的痛苦,或影響了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和構成事故者。
二、護理安全隱患
1、人員素質隱患
個人素質是指護理人員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當這些素質不符或偏離了護理職業的要求,就可能造成言語、行為不當或過失,給病人身心帶來不安全的結果或不安全感。
常見的現象:
(1) 不守崗位,離崗、脫班;玩忽職守,不負責任;
(2) 對病人護理不周,服務態度差,言語沖撞;;
(3) 有章不循,違反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
(4) 缺乏同情心,不重視病人的主訴;
(5) 弄虛作假,不懂裝懂;
(6) 發生錯誤不報告,不采取或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7) 依賴陪人、護工及實習同學;
(8) 工作責任心差,觀察不細,粗疏;
(10)工作計劃性不強,工作不按時或遺漏;
(11)情感受挫,情緒波動或失控,疲勞、疾病,注意力分散,錯誤用藥或執行醫囑;
2、技術隱患
業務知識缺乏,經驗不足,技術水平低或不熟練,操作失誤或操作錯誤等均可給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常見現象:
(1) 新藥品種多,更新快,護士對藥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
(2) 對一些新的醫療產品的認識不夠,使用錯誤或考慮不周;
(3) 專業理論知識缺乏,對病情觀察不細致、不周到、不及時,記錄不詳細;
(4) 對急救設備不會使用,使搶救不得力。
3、管理隱患
管理不嚴或失控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如:
(1) 思想工作薄弱,教育不落實;
(2) 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監控不嚴;
(3) 不重視業務技術培訓、業務技術水平差;
(4) 護理管理人員對病人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及時;
(5) 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配置不合理,超負荷工作或分工協調不當。
4、物資隱患
護理物品、設備與藥品是構成護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護理技術的正常發揮,影響護理效果,形成護理不安全的因素。
(1) 藥品質量差、失效、變質;
(2) 護理藥品數量不足、質量不好;
(3) 設備性能不好、不配套。如電源失靈,微泵輸液的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5、環境隱患
環境因素是指病人住院期間的生活環境安全。包括:
(1)
醫院的基礎設施、病區物品配備和放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過滑引致跌傷、床旁無護欄造成墜床,熱水瓶放置不當致燙傷。
(2)環境污染所致的隱性不安全因素,如由于隔離消毒不嚴造成的院內感染。
(3)危險品管理及使用不當也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氧氣、靜輸氧的管理
(4)病區的治安問題:如放火、防盜、防止犯罪活動等。
(5)社會環境:患者的經濟狀況、家庭及社會對病人的關心度,對患者的情緒構成影響。
6、來自患者方面的隱患
護理是一項護患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患者的心理素質、對疾病的認識及承受能力,將影響病人的情緒,進而影響病人的行為及對醫囑的依從性,形成護理安全的隱患。
三、防范措施:
1、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護理規范、常規是防范護理缺陷的最根本保證。這些內涵豐富的規章要求,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一般性的操作規程和專科疾病護
理常規,《條例》中的規范要求是滲透到所有護理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即使是最基本的運送病人工具,若使用不當,同樣屬于違規,同樣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后果。因
此,要做到遵守常規,我們每一位護士必須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尤其是掌握護理常規,理解和吃透《條例》精神,才能在進行護理活動時將違規的行為過濾,將不
適應《條例》的行為糾正。
2、對日常護理操作和新技術應用中的安全因素多一分考慮。例如:青霉素的安全使用涵蓋了用藥的全過程,從使用前過敏史的了解,到試敏和用藥過程中及用藥后
的觀察都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值得重視的是試敏時病人體位的安全性,因為相當一部分病人試敏時往往取坐位,應注意防止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跌傷頭部。如在使
用熱水袋時保護措施的應用及向病人進行現場的安全指導。使用過程的勤巡視等,對高危病人是十分重要的。又如,在給氧操作時,我們應將它與安全用氧結合起
來,包括向病人進行防煙防火宣教,使用時注意觀察瓶內氧氣與大氣壓力的差別,使用后空瓶的處理等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評估和防范。
3、認識住院病人管理的重要性。工作責任心強的護士,她們在值班巡房時,假如發現病人不在病床上,會先到洗手間察看,到病人可能活動的地方察看,做到對所
有住院病人的動態和病情的掌握心中有數,尤其重視夜間的巡視。在日常的病房巡視中,護士應養成敏銳的安全觸覺和隨機安全宣教的能力。此外,適時對病人進行
防滑宣教和防盜宣教,也是確保住院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4、重視護理文書的準確及時和法律效力。護理文書是真實記載病人病情和護理措施的餓客觀資料,是醫療訴訟中的法律依據,護理記錄等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中明確規定是病人可復印的資料,因此書寫必須認真實、準確。要做到準確描述必須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病情觀察能力,避免對重要觀察數值進行改錯,避免出現非
專業術語及欠科學性的描述,杜絕某些部分書寫錯誤時整頁重抄的現象。記錄內容必須與醫生的記錄相符,手術回室的時間與手術護理記錄相符,保持護理文件之
間、護理與醫療文件之間的同步性是護理文書中必須重視的問題,以免造成誤解。此外,護長抓好護理文件的餓環節質控及病歷質控員的終末質控,對加強自我保
護,提高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極具意義。
5、加強帶教責任心。帶教老師對護生要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下面事例給予了我們良好的啟示:某實習護士擅自執行醫囑,錯將口服氯化鉀準備用作靜脈注射,帶
教老師發現其端著治療盤欲到病房操作,即作檢查并及時發現,杜絕了一起護理事故的發生。這說明帶教老師具備高度責任心的重要性。在帶教學生進行操作前,帶
教老師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同時也應尊重患者的意愿,這也是安全帶教的一項重要工作。
6、護理管理者的安全觀念。如護士長必須合理排班,高低年資護士合理搭配,尤其是節假日。強化查對制度執行和交接班質量的控制意識,定期跟班檢查。重視護
理安全信息的獲取和反饋,在每月的科室質控會議上讓大家自查存在和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及法律問題,發揮集體的智慧。并及時與護理部溝通,有利于護理部進行
分析反饋給全院護士,防患于未然。
總之,醫療事故重在預防,只要大家加強責任心,提高自我保護和安全護理意識,不斷充實,提高業務水平,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就能達到杜絕事故,減少差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