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輸液安全管理
門診對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一個關鍵性環節。由于靜脈輸液治療手段直接,且見效比較快,而成為臨床應用比較多的基礎護理操作,作為一名護理管理
者,在操作流程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以免發生各種不良輸液反應,引起護患糾紛。最近,蘇州市時有報道因輸液不良反應而引起病人意外死亡的事件,為了確
保質量和安全,方便病人,提高工作效率,瑞興醫院在以于院長、惠院長的親自關心和重視下,護理部專門組織各護士長就我們醫院在門診輸液流程等環節方面進行
了認真排查,現將我們在門診輸液管理的工作介紹如下:
護理方法:
1、
制訂出靜脈輸液服務質量標準
(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嚴格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液器,用后做到嚴格處理毀形分類放置。
(2)處置前,應仔細檢查藥品的批號、外包裝、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嚴格遵循藥物配伍禁忌。注意藥物保存,如避光等。
(3)每日晚21:00時固定時間對治療室消毒。
(4)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到三查七對,避免差錯發生,保證門診輸液安全。
(5)加藥過程中,注意藥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藥物的結晶、未溶顆粒以及藥物安瓿膠塞碎屑帶入輸液瓶內,藥物主張現配現用,尤其是抗生素。
(6)嚴格執行醫囑,工作中要求護士接到靜脈輸液醫囑后,要對其正確進行判斷,對醫囑進行核對,如有疑問,及時與醫生溝通。
(7)注意輸液過程中的反應,調節輸液速度,靜脈輸液后每30
min巡視患者1次(輸液病人8人以上,排專人巡視),注意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局部反應:腫脹、疼痛;全身反應:發冷、心悸、皮疹、頭暈惡心),尤其對小兒及老人更應多加巡視和主動詢問。一旦出現輸液反應時,嚴格按照輸液反應處理流程執行。
2、患者告知制度
(1)靜脈輸液前,對需要做過敏試驗的藥物,告知患者試驗的意義,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
(2)護士必須熟悉藥品性質,清楚用藥目的,對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應事先告知患者,增加與患者溝通,避免產生護患糾紛。
(3)根據病情、年齡藥物的作用,決定輸液滴數,對于甘露醇等高滲性藥物輸液應嚴格根據醫囑要求調整滴速,告知患者與家屬不要隨意調節滴速。
(4)輸液過程中,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不要隨意調節滴速,如發現藥物不滴或局部有腫脹、疼痛及其他異常情況,應立即與護士溝通。
(5)輸液結束后,拔針后按壓2~5
min,以免發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應。
3、
加強門診輸液過程中的心理護理
(1)注意護士本身形象,要以愉快、積極的情緒感染患者,減輕其靜脈穿刺時的恐懼心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說話注意科學性和藝術性,避免不良暗示。如做青霉素過敏試驗時,可告知患者:如果感覺哪不舒服就及時說出來;而不要說:如果感覺頭暈、惡心就及時告知我們。因為這樣可引起患者的不良暗示。
(3)靜脈輸液時,增加與患者的溝通,通過多介紹、多巡視等手段,及時發現患者情緒的變化,避免各種糾紛的發生。盡量安排患者早處置,減少中間環節,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
體會
門診輸液是醫院的一個窗口,反映了醫院的工作質量和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人們多元化的醫療需求,給門診患者提供
更好的服務,應該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強與患者的心理溝通,保持以人為本的服務態度,明確操作的各個環節,主動接受患者的監督,給予門診輸液患者全面細
致的護理。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護理差錯發生,保證門診輸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復。
(作者:瑞醫 沈莉萍 審稿: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