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ICU-雨諾22:32:42
健康教育挺重要的,可能我們在急診ICU,工作都忙,
遼寧-ICU-雨諾 22:33:09
沒時間和病人溝通。
遼寧-ICU-雨諾22:33:25
只是機械的在工作
雨諾的話語真實的反映出在急診ICU專科工作上的薄弱點,也是我們經常面對的盲點.
在
急癥危重患者的救護上,我們可能更多的偏向于生命救助,我們在工作中常常面臨這樣的情況:患者入院處于清醒狀態,因其正經歷著病痛折磨,此時他最關心的是
自己怎么了?什么病?,有無生命危險?這時醫務人員去做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基本聽不進.
而當患者危及生命的因素一解除,大部分又被轉到住院部繼續接受系統治療.這樣,在急診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幾乎為零.即使工作人員邊診治邊講述知識,也可能收
效甚微.
工作中,我們怎樣在救治生命的同時兼顧患者?但愿以下的心得能給大家帶來收獲.
急診/ICU患者的心理特點:
1.恐懼和焦慮:危重的或突發的疾病,生疏的環境,少見而復雜的儀器設備,都可導致清醒患者的恐懼和焦慮。
2. 行急診/ICU患者的心理特點:
a..恐懼和焦慮:危重的或突發的疾病,生疏的環境,少見而復雜的儀器設備,都可導致清醒患者的恐懼和焦慮。
b.. 行動不便,自理困難.病情監測及治療用的導管約束了患者的行動。
3.交流困難: 嚴重的病情、生疏的環境,呼吸系統的治療和監測所致。
4.睡眠紊亂:ICU病房的特點就是晝夜不分,只要患者需要即24小時同樣工作,這也打亂了患者的時間觀念,影響了睡眠。
對策:
1.
在ICU這個拘禁性很強的集中治療護理場所,患者對醫護人員依賴性很強,在可能條件下,護士應在患者的視野內活動,說話時*近病床,態度和藹,以增加他們
的安全感;應了解患者的視、聽、運動、感覺、理解與語言交流能力,切忌只注意監護儀上的信息,機械地做治療、翻身等操作而忽視患者的存在;要舍得花時間與
其交流,并隨時將對患者有積極意義的信息透露給患者,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 擇期手術患者可于術前進行教育,介紹ICU的環境,治療及護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 入室后教育
對
于來自不同科室的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并做好解釋工作。對于來自麻醉科麻醉后的患者,如全麻未清醒前的監護非常重要。來自手術室的手術后
的患者,可能有循環、呼吸、體液方面的問題,則應加強這方面的監護。并應取得患者和家屬的諒解和合作。對清醒的患者護士主動到患者床前進行交流,以解除患
者的疑慮,取得理解與配合
家屬的心理特點:
1. 家屬不同程度的存在焦慮,心理紊亂和情緒變化。在急救室的搶救治療過程中,家屬常被隔離在急診室外,家屬常表現為驚恐萬狀,不知所措,或因過分不安對患者態度也失衡,家屬的種種焦慮表現均可使患者受不良感染.
2. 急診科患者和家屬由于對疾病創傷環境突變等突如其來的事變缺乏心理準備,普遍存在精神緊張和各種情緒變化反應,由于時間緊迫,護患交流不夠,往往患者及家屬遷怒于護士.
對策: 護士一方面應迅速、熟練、有條不紊的救治患者,減輕患者肉體的痛苦,另一方面,應安慰家屬要面對現實,配合好醫護人員,正確對待患者,使其有良好的心境,積極配合救治護理工作.
教育的特點和針對性
ICU患者入院時一般屬于急性期,病情危重,所以入院須知教育應安排在初步診療后或初步搶救處理后進行。重點對家屬介紹醫院及病區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以及有關制度,力求第一課落到實處.
急診ICU的健康教育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病情告之.告之家屬患者目前的診斷/與疾病發生有關的原因/病情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費用/預后/初步的診療計劃/病人及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心理準備.
進行患者家屬的干預,在急診ICU工作中是很重要的環節,這也是區別于病房健康教育的不同之處.
ICU患者教育活動周期通常較短,靈活性較大,影響因素較多,為保證教育工作落實,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計劃,它必須具有針對性、指導性、重點突出, 確定優先解決的問題,合理安排教育內容,避免繁瑣.
健康教育應從首先是教育者自我計劃,合理計劃的前提是對患者有著準確的評估,在計劃中要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社會文化背景、以往學習經歷、學習能力及健康需求,掌握交流技巧,每次交流時間不宜過長.
教育方式
ICU患者教育有別于一般健康教育,教育對象是特殊的群體(病情重、年齡、知識層次各異等)。故教學方法應符合ICU住院病人的需要、期望,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穿插多種方式進行,以便提高效果。
1.口頭講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針對患者的病情,講解疾病過程癥狀處理、用藥、危險因素處理、使用各種監測儀器的目的、注意事項、術前術后
的指導、恢復期的鍛煉、出院后的不良行為習慣糾正。隨著病情發展程度有計劃實施,結合日常護理活動進行,如晨夜間、治療護理時、巡視病房與病人交流時,均
可針對執行。
2.提問回答:重視教育信息溝通的雙向性。一方面鼓勵病人提出問題,由護士予以解答。另一方面選擇已
講過的內容進行提問或相互進行討論,從而加深對講解內容的認識及理解,從中可評價出患者接受教育后的掌握程度、效果。對于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的患者,如氣管
插管、接受呼吸機輔助治療等病人,神志清楚,手可以活動的,通過患者的表情、手勢、體動、口型可判斷他們所要表達的意圖,在紙或手上寫簡單的文字也可以交
流。
3.示教模仿:由護士實際進行示范操作等形式進行示教,如:術后臥位、翻身、咳嗽、排痰、手語、早期床上功能訓練等。然后讓病人演示操作方法,模仿訓練。在病人訓練時加以糾正和指導,直至掌握為止。
4.文字圖冊閱讀:對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小冊子、宣傳卡片、圖文像冊等書面形式,將教育內容交給患者自己閱讀,對于需進行書面教育的患
者,護士應給予必要的解釋,使患者正確理解標準教育的內容,此方式教育內容全面,又可節省時間,是健康指導的一種好方式。
溝通/教育中的注意事項和指導方向:
1. 急診/ICU護士必須正確認識病人家庭需要,并根據病人親屬的性別、年齡、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方面進行幫助指導.以幫助病人家庭應對病人病重時的危機狀態,維持病人及親屬的身心健康.
2..
及時向家屬解釋病情,減少不必要的沖突。急診工作的突出特點是搶救生命,而所收治病人多數病情兇險,常需要就地搶救,形成了開放式醫療環境。在這種環境
下,醫護人員對病人所實施的搶救,治療護理工作,家屬均親眼目睹,特別是當危重病人搶救無效時,給同室病人和家屬加重了心理負擔。要誠墾解答病人家屬提出
的問題,以解除家屬焦慮的心情,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
3.. 耐心對待文化程度較低的家屬。由于受自身文知識的限制,對疾病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因而產生茫然和焦慮。醫護人員應將與患者病情有關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給家屬,使其早了解相關知識,消除顧慮
4.
因ICU患者病情較危重,身體狀況差,一般不宜多交談,有的甚至還處于昏迷、休克、手術麻醉后未覺醒狀態,無法按常規實施教育。此時,我們有針對性
地將急需讓患者了解的教育內容,采取特殊形式來填補這一教育“空區”。如針對某疾病,設計一套圖冊,每一頁分別將疾病各個階段應采取的臥位姿勢、活動范
圍、飲食要求等繪圖顯示,將畫冊懸掛在病床旁易視處,根據病情及時進行翻頁,囑患者模仿執行,予以配合治療,這形式也可助于其他醫護人員、家屬隨時了解有
關要求,督促指導。
5..特殊診療、手術、各種檢查前后教育指導是必不可少的。隨著醫療事業突
飛猛進發展,醫院內各種先進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各種特殊診療檢查項目的日趨繁多,做好診療、檢查、手術前后的健康教育,讓病人了解其目的、意義、方
法、注意事項,可獲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合作,幫助引導患者全身心全方位參與配合診療護理,提高治愈率
6.
患者在病情穩定后,對有關健康問題求知欲很強,所以在患者病情一旦穩定轉去相關的科室繼續治療之前,轉科前教育也很關鍵。這時我們盡力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患
者的思維方向轉移,做好解釋工作,列舉相關科室的治療長處,如:專業性強、醫護人員經驗豐富、家屬可經常探視陪伴、可以結識許多病友等,為病人排憂解難,
使患者愉快地轉出ICU,為進一步康復打下基礎
最后提醒:急診科的工作隨機性比較大、病種涉及面廣,任務重、責任大 ICU患者病情復雜、發展兇險職業風險大。診斷未明時轉入ICU的危急重癥患者,可能就有患SARS、AIDS、狂犬病的患者,這點需要我們護士引起高度注意.
醫療服務從來就不是簡單的語言表達,重復的標準操作.也不是照本宣科的說教.這需要我們的護士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在理論上,在技術上,在個人修位上,在人文科學上.去發現 去思考 去探索 去總結. 護士的工作是門藝術.
寫
下這篇文章,并沒有將所有的點滴展開論述,目的也就拋磚引玉,打開一個思維窗口,讓我們大家都來思考
如何在特色專科中更好的照顧到患者心理及家屬感受?如何在有限的條件內讓患者得到更多的健康知識?尋求出適合專科特點的健康教育/疾病指導.
歡迎大家來談自己的看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