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工作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護士的工作很多時候要直接面對患者和家屬。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患者對自己就
醫權利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這就要求護士在平時護理工作中必須增強法律意識,規范護理行為,同時也要學會用法律維護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以確
保護理的安全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難免會發生由于護士工作的疏忽而造成護患糾紛,甚至導致不良后果。現將護理工作中如何加強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總結如下。
1 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1.1 患者方面的因素
1.1.1 患者個人的因素
患者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如有的患者不遵守醫院規定擅自離院,使治療護理不能正常進行[1];還有的患者擅自回家后病情發生變化而
不能及時發現和救治,引起不良后果而造成糾紛。現在很多醫院的條件有限,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求家屬陪護,而家屬不能配合,發生患者在如廁或病區活動時
不慎跌傷等。
1.1.2 來自社會的因素 當前社會對醫療服務和醫療費用存在很多意見,以及新聞媒體對衛生界不良現象的報道,使人們對醫院的不滿情緒很大,患者在就醫時對醫療護理服務稍有不滿就會引起投訴和糾紛,患者對醫護人員的理解和信任度降低。
1.2 護理人員的因素
1.2.1 護理過失
如沒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導致發錯藥、打錯針、抽錯血、手術室接錯患者等;由于責任心不強、不負責任、交接班不認真、巡視病情不及時導致昏迷患者墜
床、夜間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使患者因心臟驟停而死亡或因嘔吐造成窒息死亡等;輸血時未嚴格查對而輸錯血,引起嚴重的溶血反應,給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后
果;由于粗心大意,導致醫囑未執行,延誤治療及檢查。
1.2.2 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護理工作是需要多人協作來完成的,有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班次,我院臨床科室一般每科有10~11名護士,平時中午的連班和中夜班各排1名護士上班,節假
日、雙休日一般上班的護士只是平時人數的1/2。在護士單獨值班或上班人少的情況下,一旦患者發生病情變化,將顯得異常忙碌,使很多護理工作不到位而出現
疏漏,或者是忙于重癥患者的護理卻疏忽了對普通患者的觀察。還有個別新護士剛開始單獨值班臨床經驗和技能尚欠缺,對患者病情變化不清楚,延誤患者病情的觀
察,在發生意外時由于緊張對各種搶救技能及搶救儀器不夠熟練,引起患者及家屬不滿,產生護患矛盾,引發護理糾紛。
1.2.3
護理文件的法律作用
護理文件是病歷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體溫單的記錄,長期、臨時醫囑單的執行簽字,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各種護理監測單的填寫,各種治療單的執行簽字等。這些
護理文件在患者出院后作為原始資料隨病歷保存,一旦發生差錯事故或糾紛時,這些護理文件將作為醫方舉證的重要證據。按規定,患者有權復印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的相關護理文件,如果護理文件有涂改、編造、缺失等,將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2.4 護理記錄中存在的問題
護理記錄的書寫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加上護理人員素質和層次的不同,觀察病情和記錄水平都有很大差別。其次護理記錄很多時候不是由一個護士獨立完成,尤
其是危重及特一護的患者,要求班班記錄,由于護士是倒班制,護理記錄由多人書寫完成。因此,護理記錄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如觀察和記錄缺乏連續性,記錄的不
真實、不及時,與醫療病歷不吻合,病情描述不清楚、不完整,做的多寫的少或做的少寫的多,有隨意涂改現象或字跡不清,寫錯后重抄他人記錄、代簽字現象等。
另外護理記錄中無患者或家屬簽字,一旦出現糾紛,患方會對護理記錄的真實有效性提出質疑。如有一腹痛患者,護士只記錄了腹痛情況而未記錄生命體征,后來患
者發生腹膜炎休克,患者家屬認為護士未及時觀察生命體征而延誤診治,造成了很被動的局面。由于護理記錄中的失誤,在發生糾紛或差錯時給醫方舉證造成不利。
1.2.5 護理人員法律觀念淡薄
由于護理人員對法律知識的欠缺,現在的護理學院未系統開展有關護理與法律的課程,舉證倒置目前還在初始階段,很多護理人員對此還未形成清楚和深刻的認識。
再者現在很多醫院為了舉證的要求和防止發生糾紛時出現被動局面,要求護士在執行許多操作治療時都要護患雙方簽字,如發口服藥、各種注射、吸氧、灌腸、導
尿、霧化吸入、監護、口腔護理、宣教等均須護患雙方簽字,給患者增加了許多麻煩,也給護士加大了工作量。在患者多、護士超負荷工作時,很容易出現簽字潦草
或漏簽現象,有時造成簽字單缺失不完整,甚至有的護士對此有一定的消極抵觸情緒,有很多護士感到由于護理工作的不斷細化,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2]。
2 護士工作中如何做好自我保護
2.1 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
護理工作是一項特殊的服務工作,面對人這一特殊的服務對象,任何的疏忽和閃失都會給患者帶來無法挽回和不可彌補的損失。如有的護士上班干私事、不盡心或擅
離崗位,沒有及時觀察到病情變化使患者失去了搶救治療的機會,造成患者殘疾或死亡,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也使自己終生感到內疚和自責。因此,作
為一名護士一定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認識和責任感,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學習,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服務好每一位患者。既
要保護好自身的利益,更要保護和尊重患者的權利。
2.2 增強法律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護理人員應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特別是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舉證列舉若干問題的規定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發的法律知識要有所了解
[3]。當前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都極大地加強,醫務工作者更應該知法、懂法、守法,自覺遵守法律,避免差錯事故和糾紛的發生[4]。
2.3 加強護患間的溝通,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尊重患者的權利,加強護患間的溝通,各項檢查、處置、治療方案的施行事先應征得患者同意,這種做法應貫穿于整個醫療工作過程中,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
[5]。另外,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加強護患間溝通,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
2.4 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熟練的業務技能
充分認識護理文書的法律作用,規范護理文書,遵照科學性、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的原則認真書寫;準確無誤科學地執行各項醫囑,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
程;注重專業知識和理論的學習,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熟練掌握各種操作治療和儀器設備的使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2.5
堅持原則,實事求是
護理人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不越權和感情用事,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請教匯報,不擅自盲目處理,如夜間護士為了不影響醫生休息而自行處理,一旦發生問題要
追究護士的責任。在工作中一旦發生失誤,無論事情大小,無論護士長和其他醫護人員是否在場,都不得有任何隱瞞,一定要及時報告科室,采取及時有效的彌補措
施,把問題和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科室對出現的缺陷差錯和糾紛要做好登記和上報工作,以便不斷總結和改進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