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兒科病房高峰期的護理管理實踐
兒科護士工作不僅要責任心強,而且工作量大,普遍存在拖班現象;工作時間長,事務性工作太多,勞動強度大,身心疲憊。在醫院醫療事故處理中舉證責任倒置的
實施大大增加了護士的書寫工作量,另一方面,國內護士嚴重缺編,致使護士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兒科病房高峰期護理工作的困難一直困擾著我院的護理管理者和
兒科護士,如何應對呢?近5年來,我院進行了一些適合醫院實際的護理管理方法的探索,并在護理管理實踐中應用預測管理、彈性管理、細節管理和技術管理,取
得了滿意的效果。
1 兒科病房高峰期的臨床特征
1.1
床位使用率及周轉率嚴重超標:2006年第二季度我院兒科的床位使用率為239.34%,病床周轉次數45.9人次,平均日住院病人數為72人;最高峰時
日住院病人數達90余人,日出、入院病人數30人左右,月住院病人數500人次,病床周轉次數達18.8次,病床使用率達287.00%。
1.2 護理人員嚴重缺編:按衛生部床:護≥1:0.4的配備標準,第二季度我院兒科病房護士配備應增加至28.8人。實際上我院兒科床位定編30張,護士10位。
1.3 兒科高峰期明顯的季節性:初夏呼吸道疾病和秋季腹瀉是一年中的2個高峰期,以往一般持續2~3個月,最近兩年則持續了4~5個月;淡季時日住院病人數為20~30人。
2 兒科高峰期護理安全問題
2.1
護理功能發揮不全,護理質量下降,護理風險性增加:護理工作量過大,人力不足勢必造成護理工作僅能完成主要的治療護理任務如辦理出入院、處理醫囑、輸液
等,而病房巡視、病情觀察則很難到位,護理記錄易簡化,健康教育被忽略等等。護理工作服務不到位,就降低護理質量,護理風險性就會增加。如輸液患兒到院內
草坪去玩,甚至走出院外,護士不能及時發現;護理記錄不能體現及時性、動態性和連續性,糾紛差錯事故時則舉證不力。
2.2
人員負荷過大,護士身心疲憊,護理安全隱患增加:床位與護士的編配比例是反映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主要方面,也是決定護理人員工作量,影響護理質量的重
點。護理人員是體力和腦力勞動者,過分忙碌,體力消耗過大;用腦過度,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工作速度減慢,反應遲鈍或易激惹,千萬服務態度不良和增加差錯事
故機會。反過來,病人投訴、護患糾紛、護理差錯,又額外增加護理工作量(如解釋、處理),增加護士的心理負擔,導致護士上班情緒低落甚至抵觸,又會影響護
理工作質量,造成惡性循環。當護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護理工作時,護理安全隱患就會增加。如多個輸液患兒同時需要更換液體,護士一次端了5~7瓶液體去更
換,加之又著急,很容易發生查對差錯。
3 兒科高峰期護理管理對策
3.1 預測管理是保證:護理管理者從人、物、技術、時間和信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3.1.1 時間預測:預測高峰期到來和持續時間。如2005年、2006年初夏的高峰期均提早到4月份,且持續時間延長,而秋季瀉高峰期較以往推遲。在高峰期應盡力避開護士年休、培訓、外出等;高峰期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提高應急能力。
3.1.2
人力預測:預測高峰期的護理人力資源。護理人員不足是肯定的,因此平時就應培養出更多能勝任兒科護理工作的護士。兒科護理最特殊之處是頭皮靜脈穿刺技術和
對病人病情的觀察,因此護理部規定每年新護士都要到兒科輪轉3個月到1年時間,做到近年來的新護士都能掌握頭皮靜脈穿刺技術,特別是頭皮靜脈留置針的應用
技術和對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情觀察。
3.1.3 物資預測:根據近幾年高峰期的狀況,提前做好充分的物品添置工作,如最基本的床單位,病人基本生活用品、辦公用品、藥品等。防止臨時抱佛腳,引起護士的忙亂和收治病人時的時間耽擱。
3.1.4 信息預測:了解高峰期疾病的特點,觀察疾病譜的動態變化。當有季節性疾病發生的苗頭時,應加以警惕,護理管理者應考慮人、物等應急措施,做到胸有成竹,沉著應對。
3.2
彈性管理是手段: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使用是醫療保障的重要部分。護理人員欠缺仍是我國基層醫院的普遍現象,針對這一現狀結合兒科高峰期季節性的
特點,我們采用彈性管理的方法,彈性配備兒科護士即按淡季住院病人數配備固定的兒科護士,高峰期時,則根據需要增加能勝任兒科護理的護士,以緩和兒科固定
護士的工作壓力,做到高峰期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有效地解決了護士不足與浪費間的矛盾。
3.3
細節管理是關鍵:高峰期工作量大,護士容易漏掉一些細節。首先,加床一般有固定的床位號,因此加床時最關鍵的安全因素是床位號要及時貼上且要醒目,及時掛
上床頭卡,以便核對。其次,當病人周轉過快、遷床過多時常有床頭卡漏換或缺失現象,造成醫生、護士、醫技、檢驗人員查對困難,形成差錯事故的隱患。為此,
我們強調晨間交接班安排專人做好床位號、床頭卡的核對工作。第三,更換輸液時護士不能因為忙而忽略核對,特別要強調用反反問法查對病人的姓名,輸液單如果
是手寫的則不能簡化成床位號﹢藥品(漏姓名)或床位號+名字+藥品(漏姓),或只有床位號,應強調用電腦輸出輸液單(雙聯),有利于保持輸液單的完整以便
核對。同時還需要認真記錄輸液巡視卡,從便保存。第四,重視護士自身的心理護理,高峰期護理部要利用晨會及下病房的機會與護士交流,了解護士應對高峰期的
想法、措施、存在問題,以便加強支持和協調。
3.4
技術管理是基礎:護理新技術的應用如普及靜脈留置針。高峰期絕大部分的工作量是輸液,護理管理的重點便在于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我院兒科高峰期住院病
人周圍(頭皮)靜脈置管率達96%,新生兒達100%,其月靜脈置管達756人次。由于靜脈留置針可以保留3天,大大大減少了護理工作量。即減少了每日重
新穿刺的工作量;頭皮針輸液過程中因穿刺失敗而再穿刺的工作量;由于每日靜脈穿刺造成血管破壞而找血管難,穿刺成功難導致的護士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技術進
步,讓護士有能力完成大量的治療(輸液)任務,同時,可留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其他護理服務。近年來,我院在兒科高峰期來臨前均召開護士長會議進行全院性的動
員,明確護理管理的對策,使各科護士長積極主動配合護理部的工作部署和人員安排,并在高峰期過后進行工作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經過臨床實踐,總結教訓,積
累經驗,提出:預測管理是保證,彈性管理是手段,細節管理是關鍵,技術管理是基礎的護理管理方法。通過護理管理的過程控制取得了成效,使護理人員能從容地
應對高峰期兒科病房繁重的護理工作并取得的良好成績。盡管高峰期病人增加至平時的3倍,但護士卻有條不紊,認真細致地完成各項護理任務,能保證醫、護和患
三者的良好溝通,體現出和諧的病房,做到無推諉、拒絕病人,無差錯事故現象的佳績。高峰期兒科住院病人滿意率調查由2001年的88.7%逐步上升至
2006年95.1%,較好地完成了高峰期兒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