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服務 促專科護理發展
我從事骨科臨床護理15年有余,通過業余學習取得護理本科學歷,2007年赴港學習取得骨科專科護士課程培訓文憑,成為骨科專科護士。在開展優質護理過程
中,我積極參與,將專科護理知識較好地融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為病人提供優質的專科護理服務,受到病人的好評,在臨床實踐中,我不忘發展護理專科,較好地
實踐著:優質護理服務,促進專科護理發展。
2010年3月,我院成為全國72家重點聯系醫院之一,經過全院總動員后,挑選了骨科及消化內科作為第一批試點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而骨科是我院第一批
兩個試點病區之一。通過競選上崗,我被評選為高級責任護士。當我當選為高級責任護士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名骨科專科護士,在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該
如何發揮作用?如何貼近病人,將我的專科知識教會病人,如何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專科護理服務?
經過思考,我自己有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做為一名責任護士,我要努力讓我的病人“不操心”,他們從入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應該主動關心病人,為他們提供一條龍
的專業指導:如從剛住院的須知,檢查安排,到骨科護理的專業指導等,我應該多方面考慮問題,將我的專業知識融入到各項護理工作中,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專業護
理服務。
我是這么想的,也這么實踐著。還記得那位髖關節離斷術后的70多歲的老太太,住院已經兩個多月,病情穩定,醫生幾次讓她出院,但她一直不肯。通過交流,觀
察,我發現病人存在截肢術后幻覺痛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焦慮等主要問題,近兩周病人每天晚上必需使用兩種止痛針才能入睡。了解到老人家一直不肯出院的主要原
因,我馬上采取行動:首先,我耐心地傾聽阿婆的訴說,讓她將心里的擔憂盡情傾訴,我再逐一為她分析,解除每一個顧慮。3天后,病人的幻覺疼痛消退了,為了
能讓她回歸家庭,能夠自理,我再為她制定了一周的康復訓練計劃,并按計劃幫助她訓練,如訓練從床邊移到輪椅,從輪椅移到床上的體位轉換,經過我的協助及病
人自己的努力,最后,阿婆體位轉換自如,不需要別人幫助也能安全地從床邊移到輪椅,生活自理基本不成問題,幾天后,病人順利出院了。醫生非常高興,壓床的
病人終于出院了。出院時病人及女兒對我非常感謝,阿婆一直握著我的手不放,她女兒連聲說:“真是太謝謝了!我媽媽終于可以回家了,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減
輕我的負擔,讓我可以正常上班”。病人出院后,她女兒還親自回院送紅包表示感謝。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護士解決了,我感覺是多么的驕傲!
作為一名責任護士兼專科護士,我堅信重視基礎護理和發展專科護理是不矛盾的,我在為病人擦身、洗頭、洗腳、口腔護理、會陰抹洗等基礎護理的過程中,將我的
專科知識融入到其中,大受病人歡迎。有許多骨惡性腫瘤的病人,看到我上班時會臉露笑容,他們對我說:“見著你上班就好!”如果那天我沒上班,他們手術回到
病房時會給我發短信報平安,如幾天沒上班,病人總會問他們的家人:怎么幾天沒見張姑娘?記得有一位病人彌留之際吃力地對我說:“在我人生的最后階段,感謝
你陪伴我、關心我,清潔我的身體,讓我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日子,真的謝謝你!”做為一名護士,能得到這樣的感激,我還苛求什么呢?我只能用心,盡我最大的努
力幫助他們,讓他們少些痛苦,多些快樂。
人在困難及彷徨的時候,最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心理支持,有時,良好的溝通和理解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還記得那位要截肢的小伙子,在我準備給他做術前準備
時,通過細心敏銳的觀察發現他不停的抬頭,我根據他的病情及對他家庭背景的了解,知道他擔心家里的經濟支付不起,想放棄治療。他抬頭是在強忍眼淚,不讓眼
淚掉下來,趁下午查房的時間我到他病房,將病房的其他陪人請到外面后,我把床簾拉上,輕輕對他說:“展鵬,明天你要手術了。我想你現在一定有很多心里話,
不用忍了,覺得難過就哭吧!”聽了我的話,他終于忍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等他釋放后,我說:“你不想治療,不想浪費錢,把錢留下來給你媽媽,我很理
解你的想法,你是一位很孝順的孩子,這很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媽媽的感受?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你媽媽在走廊外擦淚,我也是一位媽媽,如果可以選擇我想你
媽媽會愿意替你生病,但很多時候是沒有選擇的。現在,你能夠做的是和你媽媽一樣要樹立信心,不要放棄,不要傷害媽媽,也不要傷害自己。好嗎?”他收住了眼
淚,看著我,我接著說:“告訴你一些醫療的動態吧,骨肉瘤過去治療5年內生存率20-30%,但現在60%以上了,過去肺結核治不好,但現在已是輕而易舉
的事”。經過我的勸解,展鵬想通了,他不再擔心治療費用的問題,轉而積極配合我們的治療。
作為一名專科護士,提高護理質量,發展專科護理義不容辭,為了更好的服務病人,將最先進的技術、最新的理念應用于臨床,受香港脊髓損傷康復護理病房脊髓損
傷腸道康復技術的啟發,我通過臨床實踐,在省內首位應用指力刺激技術緩解骨科臥床腹脹、便秘、大便失禁等病人的護理,該方法改變既往大便失禁護理常規中溫
布抹、棉條堵、肛袋接的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強調最合適的方法是刺激排空。到目前為止,已為86例名人實施了該項操作,均收到很好的臨床效果。此項技術受到
病人、醫生、同行一致認可,并在全省8家醫院推廣應用,讓超過340余病人直接受益!
通過調查發現骨科下肢截肢術后病人殘端塑形未得到關注,病人殘端的塑形不佳直接導致佩戴假肢困難而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因此,開展下肢截肢術后病人專病護
理,從心理護理、幻覺疼痛護理、殘端皮膚護理、殘肢體位護理、殘端塑形、殘肢功能鍛煉等全面護理幫助病人盡快回歸社會。殘端塑形合格率由原來不到30%升
到90%以上。規范骨科骨牽引病人及外固定架針眼護理方法,增加病人舒適度,減少針眼移位,降低針眼感染發生率等等。
作為一名高級責任護士兼護理組長,我負責護理危重病人,還記得那一位股骨粗隆骨折的病人手術后電解質紊亂、昏迷、氣管切開,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病人老婆
身體不好,病人缺乏更多的家人支持。我每天給病人抹身、洗口、擺功能體位,一邊不忘跟他交流,鼓勵他要堅強,要好起來。很多人笑我傻,說:他已經昏迷了,
哪里聽得見?他哪里還有希望?這時,我總不忘香港那打素老師的教育,人的生理功能中,最后消失的是聽覺,我相信:這病人能聽見我的講話,也有感覺的。奇跡
真的出現了:在我護理這病人22天后,病人能下地走幾步了,后來轉到康復醫院。
我們用心護理是有成效的。我不但關注病人在院內的治療護理情況,還關注病人家居的康復。2008年開始,我利用業余時間開展骨科專科護理延續服務,通過電
話隨訪、家居訪視、網絡隨訪等多渠道了解病人的自理能,并為他們提供幫助。到目前為止,我回訪的病人約40人。在全方位幫助病人的同時也拓展了醫院的知名
度。
護士,平凡而神圣的職業!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將專業知識很好地融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病人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體現了一名專科護士的人生價值。我快樂地工作著,幸福地享受著病人對我工作的肯定與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