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細節、深入護理、優化服務
關注細節、深入護理、優化服務
——協和中心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工作體會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辦公廳關于《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和《廣東省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評價方案》的通知精
神,
為進一步加強臨床護理工作,落實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為爭創“全國百家三甲醫院”出一份綿薄之力,協和中心全體護理人員將行動體現在日常護理工作中,
以飽滿的服務熱情,投入到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下面,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淺談一下我們的工作體會:
通過將從前的功能制改進到現在的包干制,從原來協和護理模式:治療班打針、護理班抹身、導診班帶檢轉變為現在的所有治療、護理、帶檢均盡量由責任護士完
成,這一巨大的轉變是艱巨的,但也是值得的!低年資的護士感到了自己的工作價值,高年資的護士也感到了緊迫感!護士們不僅積極學習創優工作的真正內涵,從
本質上更新自己的護理觀念,更不斷摸索如何真正體現優質護理服務。包干制護理后,我們與患者溝通的時間多了,對患者的病情了解多了,各項檢查、治療和護理
集中進行了,不僅拉近了護患關系的距離,也使服務滿意度不斷提高。
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使我們更多地從患者的角度出發,使每一位患者都有所依靠,減少了患者對住院所產生的焦慮。責任護士從小事做起:從為患者更換床單
位、帶檢、輸液、發藥、巡視、指導等……,到為患者洗頭、擦浴……,責任護士對于所管患者的病情、護理操作注意事項、生活習慣等更加了解,真正體現了一個
連續、全程、人文的優質護理。
除了在服務上體現我們的優質護理,扎實的專科護理理論也是我們為患者做好疾病健康指導的前提,科內不斷邀請專科業務骨干進行授課,盡量減少因為我們操作技
術不熟練,為患者帶來的不適。同時簡化護理書寫,把護士還給患者,及時的發現影響疾病恢復的不良情緒,做出正確的指導與知識宣教,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接受
治療,使身體盡快的恢復健康的狀態。
仍記得護士長那句發人深省的話,她說:“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就住一次院,我們能夠護理他們也是我們的緣分,當那些患者想起他們住院的經歷時,希望留給他們的
是我們好的護理,好的服務”。這句話總是出現在我們的耳邊,也讓我們每天的工作都充滿動力,當看著我們所負責的患者治愈出院時,真的很為他們感到高興。如
果每位護士都能夠用心地從基礎護理做起,用心工作,患者是能夠感受到我們的真誠的。
在“創優”的過程中,我們還認識到,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護理隊伍的意義是深遠的。
首先,優質護理服務將護士分層管理:“社會回饋者,”例如護長:以利益共享的方式對社會奉獻;“卓越型”護士:追求自我價值及團隊的成長;“優秀高效型”
護士:能主動追求自我價付出勞動;機械型”護士:能為個人成長有所努力;
“低效率型”護士:為生存、責任和義務。其實每一個團體都是一條船,我們所創建的優質護理病房也是一條船,船長就像我們的護長,她起著指揮和協調的作用,
下屬都是船員,船員不僅是在船長下令時才工作,她們自己都有排除任何潛在危險的責任。
然后,我們認識到,“每人只錯一點點”的觀點很可怕。行駛在驚濤駭浪中的船顯得很弱小,一點點事故都可能會釀成災難,一旦大家賴以生存的船只發生危險,不僅船長,船及船上的每個人有都難逃其責和厄運。所以大家要同舟共濟。
第三,在創建優質護理病房這條船上,我們都是主人公。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從事轟轟烈烈的工作,但我們工作在各個平凡崗位的員工,把每一件平平凡凡的工作盡職盡責的做好、做細,我們創建優質護理病房這條船就無往
而不勝,我們的船長會將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彼岸。將工作當成人生的樂趣,即使不得不做些單調的事情,我們也要賦予它更多意義,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投
入最大的熱情去為優質護理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