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部護理規范出臺 年內十家醫院將啟動試點
大醫院取消家屬陪護后,護士該如何承擔原本由家屬或者護工做的陪護工作?昨日,經過近半年的嘗試,武漢首家試點無陪護病房的漢口醫院出臺了全市首部護理規范和流程,年內武漢將啟動十家醫院加入試點。
護士拿老公練技巧
昨日,病人家屬王先生走進病房時,發現剛做完手術不久的父親半躺在病床上,旁邊放著臉盆、熱水、毛巾、香皂,一位護士正耐心地為他刮胡子。“這種刀片剃須刀我都不敢用,沒想到一個女孩子用得這么好。”王先生直夸護士手藝好。
“我以前也沒用過,醫院開展無陪護試點前一個月,在家拿老公練手練出來的。”該院首批參與患者陪護的護士湯文嬌介紹,因為沒有相應的規范和流程,剛開始都要靠自己摸索,在給病人刮胡子之前,是先在家里拿老公做試驗的,“第一次的時候,沒有打肥皂,他說刮得很疼,而第二次他說把敷的水再熱點,刮得就會很舒服了”。
經過半年摸索和總結,該院出臺了全市首部患者陪護規范和流程,并將在全院各個病區逐步推廣無陪護。“每個環節都有規定的流程。”湯文嬌介紹,給病人刮胡子時,先要打盆熱水,拿毛巾熱敷3次,然后再用紗布蘸上肥皂在胡子上抹勻,最后從左往右,從上往下順時針刮。
十家醫院將啟動試點
“和護工相比,護士的專業素質相對要高,護理專業知識懂得更多的同時,護士通過日常護理與病人接觸,也有利于觀察病人病情發展。”該院主任醫師孫永昌認為,除了對病人的醫療護理外,這種由護士承擔的日常護理工作,其實對病人治療也有幫助。
“像護士在幫病人洗腳的時候,通過觀察病人的腳,可以比醫生還提前發現一些病變特征,就能夠及時反饋病情。”孫永昌介紹,除此之外,因為照顧得好,患者滿意度大增,醫患糾紛也會大幅度減少。
武漢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目前現有注冊護士2.4萬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9.81%。臨床護士護理以醫療救治為主,這種傳統模式將向生活關照、心理咨詢等方面轉型。今年內,該市將選擇10家醫院推行住院“無陪護病區”。
收費標準尚需制定
據了解,因為增加了陪護內容,該科室每天六點半左右晨間護理開始,晚間護理9點左右結束。護士的上班時間由原來的八點提前到六點半,下班時間由五點半推遲到晚上九點。
“一周還是四十個小時工作時間,可是早班上班早了,晚班下班晚了,工作強度也增加不少。”護理部主任劉瓊芳介紹,因為物價局尚未出臺相關的收費標準,該院作為二級醫院,依舊按照一級護理7元一天、二級護理3元一天、三級護理2元一天的標準收費。
據了解,具體收費標準物價局尚在制定中。標準出臺前,試點醫院推出的該項服務都是免費的,只收取原有的基本護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