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護理模式讓醫患關系更和諧
4月26日,正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外科病房住院的王咸惠老人叮囑女兒一定要給該科室送面錦旗,他說:“這里不僅醫術精湛,護理服務更是一流,護士隨叫隨到,把病人照顧得細致入微。”
讓王咸惠老人感嘆的護理服務,就是該院目前正在試點推行的整體護理模式。作為我區今年醫療機構十項便民舉措之一,該模式究竟為患者帶來多大的便利,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采訪。
一種新的護理模式
在今年的新疆醫政暨醫療服務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進一步提升我區醫療機構服務質量的十項便民舉措,實施整體護理就是其中之一。會議要求,
要注重人文關懷,實施整體護理模式,努力提高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專業護理服務,減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屬陪護,改善患者
看病就醫體驗,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
據自治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李萍介紹,所謂整體護理,就是護士包病人,一個護士分管一個或幾個病人的全部護理內容,除了對病人的治療、用藥
等進行護理外,護士更多地要關心病人的飲食起居、營養搭配、精神狀況等。也就是說,以前是一個護士為全部病人做一份工,如打針等,現在是一個護士為一定數
量的病人做全部護理。
李萍說,從今年年初開始,該院在全院選擇10個科室進行整體護理試點,取得很好的效果。不僅病人滿意了,護士也更有信心了,醫患關系也更和諧了。
患者家屬:護士比我們照顧得好
4月26日上午,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外科的一間病房里,剛做完心臟手術的兩位病人斯地克·艾比布拉和努爾艾力·艾尼瓦爾在休息。一旁,護士王丹妮卻一刻也沒有閑著,給病人打點滴、換藥、接小便、蓋被子,安靜的病房里,只有她忙碌的身影在來回穿梭。
王丹妮告訴記者,她主要負責斯地克·艾比布拉和努爾艾力·艾尼瓦爾這兩位病人的一切護理活動,除了治療護理外,她還要關注他們的飲食營養搭配,協助他們進行個人衛生,跟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等。
由于全天候照顧一個病人,護士們對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和需求也就更加了解,服務也就更加貼心。在患者病床上,記者看到一個20公分見方的抱
枕,該科副護士長王璐說,考慮到心臟病人做的都是開胸手術,她們專門去買了這種軟軟的抱枕,放在患者胸口,減輕他們咳嗽時傷口的疼痛感。
在病房外,努爾艾力·艾尼瓦爾的父親在一張座椅上休息。提起該科室的護理服務,他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夸獎說:“她們不光管著我兒子的打針、吃藥,還給他刷牙、洗臉、喂飯、洗頭,從頭到腳,吃喝拉撒全管了,照顧得非常好,我們病人家屬很放心。”
不僅如此,每個病人出院時,該科室都要給病人送一些“冠心病患者治療指南”、“心臟換瓣手術康復手冊”等小冊子,告訴病人一些回家后的注意事項。記者看到,在每本小冊子的封皮上,都貼著該科室的聯系電話,方便患者咨詢。
護士:更有信心和成就感
“實行臨床護理以來,護士們的工作量增加了許多,對我們來講,加班是正常的,按時下班是很幸福的事情。”該科護士長陶建雙告訴記者。
陶建雙說,由于實施整體護理,原來許多由護工或家屬承擔的工作,比如照顧病人吃飯、為病人擦洗等都納入護士的護理范圍,在護士人數不增加的前提下,每個護士人均工作量都增加了。
雖然工作更辛苦了,但護士們的付出逐漸得到病人及家屬的認同,體會到原來沒有的快樂和成就感。王璐告訴記者,剛推行整體護理時,病人家屬不太理解,總是不斷地跑到病房看看患者情況。后來看到在護士的照顧下,患者不僅吃得好,而且更干凈、衛生了,家屬們就都放心了。
“原來的護理是以疾病為中心,只見病,不看人;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關注患者從身體到心理的全方面,對患者關注多了,溝通也就增加了,醫患關系也就更和諧了。”王璐說。
和王咸惠老人一樣,不少得益于整體護理這種新模式的患者紛紛用送錦旗、寫感謝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謝意。“以前病人送錦旗都是送給醫生,現在有些病人專門給護士送錦旗,寫感謝信。”4月26日,該院護理部主任李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