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為了適應護理學的發展,護理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第一,護理教育應注意整體性、一致性
目前,護校教學與臨床實踐存在差異,學校教育與臨床實踐脫節,護理教育滯后。臨床護理教學應與護校教學緊密相連,針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采取多種形
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學校教育要緊跟臨床的發展,將臨床開展的新技術、新業務及時介紹給學生。例如:臨床上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已很廣泛,
但學校很少向學生介紹臨床護理使用的新產品,要不斷向學生傳授新知識,開闊學生視野o.—
第二,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學法
應轉變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中心、以臨床為中心的教學法,學校教師經常與臨床聯系,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臨床見習,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學大綱和實習大綱應根據現代護理學發展及時調整。
第三,臨床師資不足影響臨床護理教學
臨床帶教面臨的挑戰是師資力量薄弱。臨床要加緊對師資隊伍的培養,帶教老師應具備三年以上臨床實踐,有條件的,要選擇具備大專學歷、護師職稱人員作為
帶教教師。這樣有利于提高臨床帶教水平,要重視臨床帶教教師的選擇;它直接影響臨床護理質量。切不可隨意指定帶教教師,盲目帶教。學校與醫院加強聯系;定
期選派教師到醫院講課,培訓護理師資隊伍。
第四,調整護理課程體系
基礎課程與應用課程比例需要調整,護校課程設置與臨床護理發展應緊密聯系。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現代護理學的發展,要求護士能適應和勝任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另外,根據臨床需要應增設護士禮儀、語言訓練等應用課程。
第五,轉變教學觀念
以往思想教育中強調不怕臟不怕累,忽略了科學管理,現代醫學觀點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注重保護病人,保護環境和自我保護。例如:目前造成院內感染的許多疾病,是通過醫務人員的手進行傳播的。在教育中,我們要強調護理人員在操作中洗手、戴手套的必要性。
第六,繼續教育的實施和學分管理帶來的新問題
繼續教育的實施和學分管理充分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但1類和2類學分課程設置少,相關專業知識課程不足,有些課程費用過高,取得1類和2類學分難
度大。造成護理上盲目追求學分分值,影響臨床工作和造成經費的浪費。應尋求經濟、方便、快捷、實用的繼續教育方式,注重學分實效性,避免形式主義。通過電
視教有,網上教學,發放函授教材等,擴大信息量,擴大教育范圍,縮短教學周期,提高教學效率。拓寬繼續教育的途徑,降低教學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學分
的計算和統計,也有待于規范和改進。
總之,護理教育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教學方向,要面向臨床,面向未來。課堂教學和臨床教學應緊密聯系,學校教育要側重實用性。不論是在校教育,還是在職教育,都要以病人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這樣才有利于護理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