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立醫院改革近期目標是要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護理質量的提高,就是能夠迅速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的一種捷徑。
基于此,衛生部在今年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為全省唯一一家衛生部重點聯系醫院,省人民醫院、南昌大學第
二附屬醫院等26家醫院被列為省衛生廳重點聯系醫院。活動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重點通過在公立醫院開展以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的“示范工
程”活動。
8小時工作制護士7小時在病房
3月31日,全省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重點聯系醫院會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召開。作為衛生部在我省確定的唯一重點聯系醫院,一附院從3月22日起,已經在4個專業科室的6個病區進行了優質護理服務試點。
來到普外科三病區,記者感覺最大的變化是,以往熱鬧的護士站如今只剩了一名護士留守;而在走廊上,記者不時見到開門、關門進出病房的護士。記者
隨意走進一間病房,在臨時加床上休息的患者付典龍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里的服務太好了,所以我加床也要賴在這里。”26床的患者陳麗芳用“天壤之
別”表達與以往住院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做了膽囊摘除術的她告訴記者,現在的護士會在聊天時潛移默化地對患者進行心理和健康知識方面的教育,“真是感覺賓至
如歸!”
在心內科一間病癥較重患者的病房,記者見到了正在床上看報的41床患者吳玉寶。吳先生因心肌梗死入醫院搶救,做了心臟介入手術,前后住院20多
天。他說這個科實行優質護理活動試點以前,護理服務也很好。“試點以后的情況,就讓我太感動了!因為我不能下床,我的頭是護士洗的,指甲是護士剪的,胡子
都是護士剃的,端屎倒尿也是護士幫忙,太感謝了。”
普外科三病區護士長麻安秀說,以往護士8個小時上班,只在打針、送藥、換藥等時間在患者身邊服務。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后,護士有7個多小時在病房,醫患關系比原來和諧多了。
多措并舉把護士還給患者
醫院是如何把護士還給患者、護士是如何回歸到病房的呢?
心內科護士長羅萍告訴記者,按照衛生部的要求,現在護士書寫護理文書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了,同時醫院對必要的文書采取了表格化形式,把護士從護士
站里“解放”了出來;其次醫院為試點科室分別增加了5名護士,護士配備比例基本達到衛生部要求;再次醫院投入了大量資金,添置了床邊洗頭機、污穢沖洗車、
床邊餐桌等設施,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此外護理部把原來4班護士排班改為兩班,每天又能減少1小時交接班時間。
以前護士只負責打針、換藥等工作,現在還要承擔給患者洗臉、洗頭、刮胡子、剪指甲、處理大小便等基礎護理,還要觀察病情變化及心理護理、健康教
育,工作量增加了很多,護士的心態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呢?心內科護士漆紅梅的回答卻讓記者驚訝:“現在我們流動服務在患者身邊,腿腳更累了,壓力更大了,
心情卻更舒暢了。”護士們都說,優質護理把“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實實在在地體現到了行動中,贏得了患者的心,她們的專業知識也更有了用武之地,醫患關系
和諧了,心情自然好多了。
一附院護理部主任王霞認為,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不少大醫院都開始了優質護理服務,既解放了患者家屬,也減少了院內感染概率,更是未來護理工作發展的方向,非常值得推廣。
未來醫護患都需重新適應
“優質護理服務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是一場醫院管理的大變革。”一附院院長魏云峰告訴記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醫院人員的配備將發生
很大的變化,醫院管理機制、護士績效考核都要進行大調整。目前醫院已經招聘了一批護理人員,著手研究護士績效考核,努力探索一條符合本院特色的新型管理模
式。
省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毛美琪告訴記者,推行優質護理服務需要醫院大量增加護士,醫院的運行成本將大大增加;此外,護理內容多了,現有的護理收費卻非常低,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負責人表示,要讓患者家屬把患者放心地交給護理人員,也需要患者家屬的理解、配合。“給患者洗臉先從哪個部位擦起,
舒適度是不一樣的;護士接觸患者第一句話該說什么,患者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一附院副院長王共先表示,盡管醫院試點得到了患者許多褒獎,但如何做細、做
精,還需要深謀、實踐和探索。
省衛生廳副廳長劉富林告訴記者,按照衛生部要求,到8月,一附院作為衛生部重點聯系醫院,至少要有60%的病區實施“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省衛生廳重點聯系的醫院,至少要有50%的病房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