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技巧之交友篇
交 友 篇
一、 認識交友的意義
所謂"交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社會是"人們交往作用的產(chǎn)物",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社會
也就不成為社會。社會存在和社會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人際交往的程度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志。交友是人的基本需要,尤其是青年,可從交
友中獲得力量,使自己更快地發(fā)展、成才,以適應和服務于社會。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時代,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日益頻繁,封閉自已顯然不合潮流,誰能廣交朋友,
誰就能建立廣泛的社會關系,掌握大量信息,在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中獲得成功。
二、 友情對于我們有什么重要性?
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著名心理學家赫洛克把友誼對青少年的作用歸納為:
(1) 帶來穩(wěn)定感。
(2) 使之渡過快樂的時光。
(3) 使之獲得與別人合理相處的經(jīng)驗。
(4) 使寬容大度和理解力得到發(fā)展。
(5) 得到掌握社交技術的機會。
(6) 得到批評他人的機會。
(7) 促進誠實方面的發(fā)展。
(8) 提供求愛行動的經(jīng)驗。
三、 怎樣與人交往?
(1) 要主動。主動能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使你獲得深入交往的主導權(quán)。
(2) 要熱情。熱情能熔化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隔膜,縮短心與心的距離。
(3) 要誠懇。以誠相見、坦露胸懷的人,必定能獲得別人的信任,自然能與人和睦相處。
(4) 要豁達寬容,豁達寬容自會促使他人也豁達寬容。
四、 怎樣獲得更多的朋友?
遵循以下五個信條,會有助你獲得更多的朋友:
(1) 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最有效地結(jié)交朋友的竅門是對別人真心誠意地感興趣,如果我們老是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只想別人對我們感興趣,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2) 努力學會為別人效力。多做那些不惜花時間、精力和誠心誠意為別人設想的事情,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朋友。
(3)給人真心的微笑。微笑所表示的是:我喜歡你,很高興見到你,使我快樂的是你。不過,這必須是一種真正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令人感到溫暖而又愉快的微笑。那種不真誠的微笑是騙不了任何人的。
(4) 記住別人的名字。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容易地叫出來,等于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稱贊。因為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的名字比對世界上所有的名字加起來還要感興趣。
(5) 做一個好的聽者。一個跟你談話的人,對他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問題,要比對你的需求和問題感興趣千百倍。專心誠意地聽別人講話,正意味著你能給予他以最大的贊美。這種贊美是暗示性的,也是那些希望向你傾吐心曲的人們所迫切需要的。
五、交友應如何把握尺度?交友如不注意把握尺度,很容易產(chǎn)生不良后果。應如何把握尺度呢?
(1) 自尊但又尊重他人。自尊是可貴的,但作為自尊者 在交友中不能只尊己而不尊人,應該把自尊和尊人統(tǒng)一起來。
(2) 信賴但不輕信。信賴對方是獲得對方信賴的前提條件,但是,信賴也有一定的限度,切忌輕信盲從,否則往往會上當受騙。
(3) 表現(xiàn)自己但又不貶低別人。交往中適當表現(xiàn)自己是可以的,但若清高自負,貶低別人,只會令別人產(chǎn)生反感。
(4) 坦誠但不粗率。與人交往需要坦白誠懇,但不等于簡單粗率,信口開河。
(5) 謙虛但不虛偽。交友必須保持謙虛的美德,不可高傲自大,當然也不可陷入虛偽的泥潭。
(6) 謹慎但不拘謹。謹慎從事是獲得交友成功的重要條件,但謹慎不等于拘謹,怯懦和忸怩都不利于交友。
(7) 活潑但不輕浮。談吐風趣 幽默,舉止愉快活潑,往往是交友的良好觸媒,也是交友深化的催化劑。但活潑不等于輕浮,任何輕浮、庸俗的行為都會令人不快。
六、交友10大忌。
(1) 忌言而無信。
(2) 忌過河拆橋。
(3) 忌親疏分極。
(4) 忌虛偽嫉妒。
(5) 忌好傳隱私。
(6) 忌忘恩負義。
(7) 忌自命不凡。
(8) 忌斤斤計較。
(9) 忌苛求于人。
(10) 忌不拘小節(jié)。
七、怎樣做到有教養(yǎng)?
一些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提出了注意教養(yǎng)的十條建議:
(1) 具有較高層次的清潔觀和打扮美學。
(2) 出入公共場所和社交場合,言行舉止要合乎文明禮貌的規(guī)范,不要不拘小節(jié)。
(3) 對別人能夠體諒,能學人之長,也能補人之短,不當眾揭人短處,或講別人忌諱的事情。
(4) 待人接物恰到好處,不卑不亢。
(5) 對自己有切實的認識,不懂不要裝懂。
(6) 信守諾言,遵守時間。
(7) 不要做"包打聽",傳播小道消息。
(8) 拜訪、打擾別人要適可而止,拜訪要講究禮儀,有準備,盡可能約定好。
(9) 不要太敏感。古人云:"君子坦蕩蕩",對有些事情,不必過于認真,樣樣都去琢磨一個究竟,會使自己無端煩惱。
(10)不做有失風度的事。
八、年青人同老年人相處"五不要"。
人進入老年,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和一些疾病的折磨,在心理上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年青人應了解老年人心理的這些變化,注意下面幾點:
(1) 不要公開頂撞老人。
(2) 不要限制老人的活動。
(3) 不要嫌老人嘮叨。
(4) 不要厭煩老人的衰退。
(5) 不要嘲笑老人的"返童現(xiàn)象"。
九、學生怎樣才能與老師融洽地相處?
(1) 虛心求教,接受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指導,不頂撞教師,不強詞奪理,要關心支持老師的工作。
(2) 對老師的缺點,應誠懇地向老師提出,而不應挑剔、取笑。
(3) 萬一老師錯怪了自己,應首先冷靜,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合適的方式向老師解釋,以消除誤解。同時積極地與老師溝通,以增加相互的了解。
(4) 與老師保持師生關系,不宜過份親密。如過份親密而造成"瓜田李下"之影響,反而不美。
十、怎樣才能與父母融洽地相處?
既然你提出這樣的問題,那么你與父母親之間多少有點矛盾,例如在行為方式上,你喜歡想干就去
干,家長們卻要求你凡事三思而后行;在生活方式上,你喜歡節(jié)奏感強的"迪士高",家長們卻喜歡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等等。這是由于你們在生長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
和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足為奇。那么怎樣才能盡量避免與父母產(chǎn)生矛盾,與父母融洽地相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