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技巧之生活篇
生 活 篇
一、如何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
告別了父母,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技工學校,有時真的不知所措。只有盡快適應新的環境才能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首先,應熟悉生活環境,如學校校園所處的地理
位置、通信地址、作息時間安排、到市區的交通狀況,學校的飯堂、小賣部、電話在什么地方等。還有應對自己班的課室、班主任、自己宿舍的同學,作初步的了
解。同學之間相互介紹、相互祝愿、相互幫助,在宿舍內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氣氛。其次,對自己三年所學的專業開始作一些認識,了解自己在校需學習哪些課程,有
什么要求等。此外,更需清楚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
在對自己新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作了初步的接觸與認識后,應將自己對學校的認識、感受和自己的學習決心,以書信的形式寄給自己的至愛親朋、最親密的老師與同
學。然后開始將精力集中于學習上,并告誡自己:要以一個勤奮學習、自覺守紀、有優良的學習成績的好形象,展現在新同學與老師面前。
二、 想家時怎么辦?
是流著淚寫家書?是手拿電話與父母哭訴學習生活的艱辛?還是買張車票踏上回家的歸途?當然都不是。想家時,靜靜想想父母的寄望,想一下自己有無可以令他們
高興的事情,若有則應在日記本上記下來,作為每月定期寫給父母信中的素材。一個已懂事的中技生,應懂得如何使父母高興,信中多報喜,少報憂,別忘了對父母
的問候。生活不習慣、學習遇困難、個人的思想苦惱等,應主動找老師、找班主任,讓老師為你指點迷津,排憂解難。
三、 父母給的生活費應怎樣用?
首先應在思想上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懂得父母的錢來之不易,作為消費者的中技生,沒有權利大手大腳地揮霍、擺闊氣,也不要與人攀比。
其次要計劃開支,將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不要花,不要一拿到錢就立即花掉,等到有更重要的需求時又沒錢了。
父母給的錢主要是供你購買學習用品和吃飯所用的。余下部分買些生活用品,如洗衣粉、洗頭水或香皂等;買些學習用品;也可以在外出集體活動時購買食品和照相等;也可以偶爾買點零食吃(但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當然,作為學生,不應老是將錢花在自己的吃、喝、玩、樂上。可否將節省下來的錢做些公益,援助一下經濟困難的同學?或到放假回家前買一兩件禮品送給家人?
(另外,為安全起見,在校期間,大數額的錢應交給班主任代管)
四、 家里經濟緊張,自己手中的錢不夠開支時怎么辦?
記住:沒到不得已時,不要借錢,因為借了人家的錢,最終還是要歸還的。能否考慮一下,再節約一點呢?勤儉、樸素是美德,貧窮本身不是罪過。貧困而又不勤
奮,才會被人看不起。作為學生,通過勤奮學習,因優異的學習成績而獲獎學金,無疑是值得人們稱贊的舉措;向學校提出勤工助學,利用課余、節假日為學校做點
工作,通過自己的勞動收入去幫補一下開支,也是正當合理的方式。當然,家中的確有特殊困難,可向學校提出申請特殊困難補助,經學校調查核實后,是可以發給
適量困難補助金的。
五、 面對家庭不幸而影響到學習時怎么辦?
家庭不幸往往是家庭經濟困難、家庭關系緊張、親人生病或者去世等等。同學們都很年輕,過早地面對不幸和困難,自然會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成天想著這些不幸而又無力去解決,學習肯定會受影響。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愉快的生活。人生在世,要經歷許多的不幸,不幸往往可煉就出一個人堅強的品格,戰勝不幸往往會換來更大的快樂,有些不幸我們一時無法面對,就把它交給時間老人,他會醫治我們的任何心靈傷痛。
作為家長,當然不希望因家庭的不幸而影響了子弟的學業;作為學生的你,你的任務是學習,你無能力去解決家庭的不幸。你只有拿出良好的學習成績和過硬的操作技能方可對得起自己與家人。你,能否從家庭不幸的事件中振奮自己的學習干勁,化悲痛為力量呢?
六、 怎樣才能做到"三思而行"?
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為往往是思想的結果,未經大腦思維的行為自然是盲目的,無益于任何人。
要做到"三思而行",首先應該想好"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去做"等問題。其次應該集思廣益,多征求別人的意見,認真考慮別人的建議。善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及時修正。
凡事三思,選取正確的判斷去指引自己的行為,是智者。
七、 在校讀書,得了病怎么辦?
得了病,當然應盡快治療。學校有醫務室,有醫生、護士,一般的疾病他們完全可以對付。一般的疾病,只要聽醫生的話,按時定量吃藥,治好病是不需很長時間
的。你也無需因一般的感冒、咳嗽、頭痛、肚痛、腸胃不適而通知家長。若得病多日治療無效,甚至日漸加重,學校會將你轉送其它醫院治療,并通知你家長前往照
顧的。若不能短時間治療康復,學校會建議你辦理停學(休學)手續,回家治療(有傳染性疾病,學校則會按有關規定要求辦理退學手續)。記住,得了病,趕快找
醫生,千萬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不要硬挺而耽誤了治療時間。
八、 自己或同學突發急病怎么辦?
突發急病一般表現為患者突然面色蒼白、口吐白沫、頭暈目眩、不省人事等。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不要搬動病人(可用大小適中的硬物給他(她)咬住,防止咬傷
舌頭)。平臥后,可用手指甲按壓刺激病人的人中穴、合谷穴、十宣穴、內關穴等穴位。若未見好轉,應盡快請校醫或送至附近醫療單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