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官員表示:明年后年如果新農合籌資水平達到150元,就力爭能夠使農民看病,特別是住
院部分能夠報一半。農民不再為看病發愁,不僅需要提供更多的保障,蓋更好的病房,也要引入更優質的醫療資源,縮小城鄉之間的醫療差距。在加快推進新農合的
同時,我們的公共衛生體制還需要動更大的手術,才能讓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醫療保障。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上有一個新詞匯叫做“新農合”,對這個詞,農村老百姓比城里人更熟悉,因
為“新農合”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簡稱。今年兩會公布了新醫改的總體方案,4個月之后,作為新醫改重要組成部分的新農合也有了新的進展。衛生部昨天透
露,由五部委聯合簽署的《關于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已經下發各地,這是新醫改一份重要的配套文件。有評論說,這份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新
農合再次提速。首先來看記者熊曼琳在衛生部的采訪。
聶春雷:明年住院報銷比例或達50%
七月初,五部委聯合下發了文件《關于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這份意見稿最
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2009年,全國新農合籌資水平要達到沒人每年100元,從2010年開始,每人每年達到150元,從最初的30元到現在的150元,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那么這筆資金能不能到位,這筆資金究竟如何使用,我們也走訪了衛生部。
聶春雷:“籌資水平,它實際上是決定了你提高報銷水平,提高支付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聶春雷,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副司長,從2003年新農合開始建立,就在衛生部負責這項工作。他告訴我們,2009年,每人每年100元的資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中央補助40元,地方財政補助40元,農民個人繳費20元。
記者:“這筆錢能到位嗎?”
聶春雷:“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新農合制度從開展到現在以來,各級政府都是非常重視,所以資金的到位還是非常好的,因為你這項制度,如果沒有資金的到位, 農民不能及時得到報銷,你這個制度就發展不下去”。
記者:“新農合在最初設立的時候,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那么現在有了這100元錢的統籌之后這個問題能解決嗎?”
聶春雷:“從目前來看,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緩解,新農合搞了以后,現在農民的就醫需求增加得很快。而且從我們統計的住院率來看,過去剛開始搞的時候,住院率是2%點多不到3%,現在已經達到5%點多,接近6%”。
記者:“就是農民現在敢去看病了”。
聶春雷:“對,敢去看病了,所以住院率在增加”。
聶春雷告訴我們,目前住院報銷比例已經達到了40%,今后這一比例還將繼續增加。
聶春雷:“明年后年我們的籌資水平要是籌到150元的情況下,我們就力爭能夠使農民看病,特別是住院部分能夠報一半”。
自費部分大幅降低,農村患者實在受惠
新農合制度于2003年開始試點,2008年已經全面覆蓋農村地區,受到農村老百姓的廣泛歡
迎,大家把加入這項制度簡稱作“參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共有8.3億農民成功“參合”。在這一制度下,中央、地方兩級政府與農民個人共同籌資,以大
病統籌為主,互助共濟。由此可見,新農合的“新”在于政府補助、農民參保,分擔農民治大病、住院的醫療費用,避免他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那么,新農合籌
資水平現在提高到人均100元,到底意味著什么?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能因此得到多大的改善?我們的記者在河北三河進行了調查。
這里是河北省三河市高樓中心衛生院,從今年開始,三河市的新型合作醫療籌資額度已經由去年的94塊錢增加到100塊錢。那么增加到100塊錢,會對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患者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我們的調查就從這所醫院開始。
在衛生院的住院病房里,記者見到了患大動脈阻塞一年的周福良老人。他的右腳因病不得不截肢。盡管他只交了3000塊錢的押金在衛生院,但他和他的老伴在衛生院已經住院快一個月了。周福良老人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新農合的報銷比例提高了,他們自費的部分大大降低。
河北省三河市高樓鎮村民周福良:“原來自個要花5000多塊錢。(現在報的呢)花的少。(一個病下來要少花多少錢)那少花三四千塊錢甭說了”。
記者在隔壁的病房里見到了因為胃扭轉而動手術的張金國老人。他的侄子王小波一直在幫忙照料老人。他告訴記者,他們只交了5000塊錢的押金,但這次手術自己卻花不了多少錢。
記者:“像這5000塊錢里面,你們自己要花多少錢?”
河北省三河市高樓鎮村民王小波:“自己付1000多塊錢,能夠報3000多塊錢。
那么真的如這些住院病人所言,報銷比例能夠達到60%以上嗎?記者來到了藥房,從電腦里調出
了兩個人的醫藥費用單。張金國老人的住院費用總額是3266.32元,補償金額2245.89元,自費金額只有1020.43元,補償比例達到
68.7%。而周福良老人的補償額度更高,住院費用為10285.84元,補償金額達到了7340元。自費金額只有2945.15元。
記者:“自費比例占了30%?”
工作人員:“是的!
三河市高樓鎮中小衛生院院長林福安給記者拿出了一疊住院病人的結算單,上面都清楚地寫明了醫
療費用發生額,補償金額和自付金額。記者粗略算了一下,無論是外科手術,還是像高血壓這樣的內科病,每個病人的新農合報銷比例都在50%以上。林院長告訴
記者,報銷比例之所以能夠提高,是因為目錄內藥品報銷比例顯著提高,而根本原因就是新農合的籌資額度漲到了每人100塊錢。
林福安:“報銷比例高了,原來(目錄內藥品)報銷比例是55%,今年報銷比例是75%。農村的參合基金增加了,報銷比例就相應增加了”。
不僅是目錄內藥品報銷比例增加,參合農民的醫藥報銷最高金額從原先的3000元漲到了3萬
元,而一級醫院的最低起付費,也就是門檻費從原來的400元降到了150元。三河市衛生局黨組副書記王振亞告訴記者,新農合報銷比例的變化,是同這幾年新
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額的增加密切相關的。
王振亞:“07年我們籌資50塊錢的時候,平均補償比例在20%-25%左右,08年我們籌資94元,補償比例一下子提高了到40%。今年上半年我們測算比例達到了45%左右”。
王振亞記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這每人100元的籌資額里,農民每人交20元,國家財政支付
40元,省級財政支付28元,縣財政支付12元。由于三河市的財政還比較寬裕,加上由于提高了報銷比例,農民參加新農合比例高達96%,因此目前籌資并沒
有遇到困難。對于明年要把籌資額度提高到150元錢,王振亞覺得所有出資人的比例都會相應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