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靜脈穿刺插管術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1、頸內靜脈穿刺插管術
(1)穿刺徑路:
1)前路:將左手示指和中指放在胸鎖乳突肌中點、頸總動脈外側,右手持針,針尖指向同側乳頭,針軸與冠狀面呈30°~40°角,常于胸鎖乳突肌的中點前緣入頸內靜脈。
2)中路: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鎖骨頭與鎖骨上緣構成頸動脈三角,在此三角形頂點穿刺(圖6-78)。針軸與皮膚呈30°角,針尖指向同側乳頭,一般刺入2~3cm即入頸內靜脈。
3)后路:在胸鎖乳突肌外側緣的中下1/3交點,約鎖骨上5cm處進針,針軸一般保持水平位,針尖于胸鎖乳突肌鎖骨頭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跡。
(2)步驟:
①病人取仰臥、頭低位150,頭后仰并轉向對側,必要時肩部墊高;
②常規消毒皮膚、鋪巾,穿刺點用1%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③目前臨床常用的為鋼絲引導式中心靜脈導管,常取中路進針,邊進針邊回抽,并保持一定的負壓,抽到靜脈血時,即減少穿刺針與額平面的角度,血流很通暢時,固定穿刺針的位置;
④經穿刺針插入導引鋼絲,體外保留約40cm,退出穿刺針;
⑤從導引鋼絲尾插入擴張管,按一個方向旋轉,將擴張管旋入血管后,左手用無菌紗布按壓穿刺點并拔除擴張管;
⑥將導管順導引鋼絲置入血管中,同時將導管,引起嚴重不良后果,一般導管插入深度為13~15cm;
⑦將裝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分別連接每個“豬尾巴”(導管尾端),在抽吸回血后,向管內注入2~3ml生理鹽水,鎖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擰上肝素帽;
⑧將導管固定片固定在接近穿刺點處,縫針固定導管,用紗球覆蓋穿刺及縫合處,透明膠膜固定;
⑨連接輸液器。
鎖骨下靜脈穿刺插管術
(1)穿刺徑路:
1)鎖骨下:鎖骨中、內1/3交界處的鎖骨下1cm為穿刺點。刺入皮膚后,針尖方向直對胸骨切跡或甲狀軟骨下緣,緊靠鎖骨后面。穿刺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定的負壓,并盡量保持穿刺針與胸壁呈水平位,一般3~5cm即達鎖骨下靜脈。
2)鎖骨上:胸鎖乳突機鎖骨頭外側緣的鎖骨上約1cm處為穿刺點。刺入皮膚后,針尖指向胸鎖關節或對側乳頭,穿刺針與皮膚呈15°角或與冠狀面保持水平,進針約1.5~2cm即可進入靜脈(圖6-80)。
(2)步驟:
①病人肩部墊高,頭轉向對側,取頭低位15°角;
②消毒皮膚、鋪巾、穿刺點局部麻醉,穿刺工具同頸內靜脈穿刺;
③按鎖骨下或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