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時護士的分工與定位
前不久,我科接到一名全身多處嚴重刀砍傷的病人,送來時病人已奄奄一息,全身蒼白,血壓、脈搏均測不到,只剩下幾下微弱的呼吸,當班有二名醫生和三名護士迅速為病人實施了搶救。他們分工合作,馬上為病人建立了人工氣道進行人工呼吸、人工循環,快速建立了多條靜脈通路,包括深靜脈通路,備血、輸血,在短時間內為病人輸入了大量的液體和血液。為病人贏得了手術機會,同時也為病人的生命贏得了時間,最終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回想這過程,我們的醫護人員只用了約半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大量的搶救工作。由此可見,搶救時不僅要求醫護人員有較高的搶救理念,(也就是說在遇到急危重病人時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樣做才能更有針對性、更快速救治病人?)更重要的是醫護怎樣做才能配合的更加默契,使搶救更有序地進行?為此我科護士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和臨床實踐積累了一些搶救經驗,即搶救時根據護士的年資及工作經驗做好分工(氣道護士、治療護士、協助護士)及定位,大家既有分工又要緊密合作。現將二名及三名護士配合醫生搶救時的分工及定位介紹如下:
二名護士配合醫生搶救:
護士甲(氣道護士):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士),核心指揮人物,位于病人的頭位,負責協助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輔助呼吸,觀察病情,安慰病人。
護士乙(治療護士):位于病人的左腰位,負責循環系統:上搶救儀器,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協助醫生行深靜脈穿刺);按醫囑用藥;包扎、止血、固定等簡單的急救處理。
三名護士配合醫生搶救:
護士甲(氣道護士):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士),核心指揮人物,位于病人的頭位,負責呼吸系統:協助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輔助呼吸,觀察病情,安慰病人。
護士乙(治療護士):位于病人的左腰位,負責循環系統:上搶救儀器,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協助醫生行深靜脈穿刺);按醫囑用藥。
護士丙(協助、巡回護士):位于病人的腳位,負責簡單的急救處理:包扎、止血、固定、準備搶救藥物、用物、配合甲乙護士工作、傳遞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