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隱睪是怎么回事?
胚胎兩個月時,睪丸開始形成,到3個月時,睪丸漸下降,大約在胚胎7~9個月時,睪丸可降入陰囊中。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少數胎兒至出生時睪丸仍
未降入陰囊,而滯留于腹腔或腹股溝的某個部位,這種情況稱之為隱睪或睪丸下降不全。阻礙睪丸下降的原因有精索過短、腹膜后纖維性粘連、垂體功能不全、睪丸
引帶終止不正常或腹股溝發育異常等。少數下降不全的睪丸可在5~6歲前自行降入陰囊,而絕大多數不能自行下降。
睪丸下降不全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睪丸的生精過程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正常情況下,陰囊中的溫度低于腹腔溫度約
1.5℃~2℃,正好適合于精子的產生及雄激素的分泌,如睪丸留于腹腔中,則精子的產生及雄激素的分泌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至成人時,如一側睪丸未下降,尚
不致于形成不育癥;如雙側睪丸均未下降,而留于腹腔中,則可導致終身不育。另外,若睪丸留于腹股溝處,由于該處位置淺表,還易導致睪丸受傷。若睪丸長期滯
留于腹腔中,還可發生睪丸癌變。
男嬰隱睪如何處理?
嬰幼兒隱睪仍有下降的可能,可暫時觀察,如5~6歲前仍不能下降時,則需進行治療。單側隱睪多有局部因素,大都需手術治療。雙側隱睪時,可試用絨毛
膜促性腺激素,每次500單位,每周注射2次,一療程用量為4000~5000單位;必要時可重復1~2個療程,大多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效果不滿意,可
行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一般于6~7歲為宜。
如延至青春期手術,占于曲細精管萎縮,可致精子生成能力喪失。所以,對隱睪兒,應密切觀察動態變化,以把握治療時機。
男嬰陰囊大是怎么回事?
男孩陰囊的大小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但如過大,則可能為病態,一般與下列三種因素有關。
1. 陰囊鞘膜積液 新生兒鞘膜積液較多見,一般于1周歲以內可自行吸收,不需手術治療。如至成人期仍未吸收,但如果不影響生活、工作,亦不需手術治療。如鞘膜積液較大并引起相應的癥狀,影響生活、工作,則需作鞘膜翻轉或切除術。
2. 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在嬰兒咳嗽時有沖擊感,透光試驗陰性,無波率。如嬰兒平臥、不哭時腫物可還納入腹腔,陰囊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一般在幼年時期不需手術治療,待年
長后視病情而定、如腫物嵌頓于陰囊中而不能還納入腹腔,則需急診手術治療,以防腸管壞死等并發癥的發生。
3.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較少見,它表現為質實而硬,以手撐托之有沉重感,透光試驗陰性。如遇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男嬰***包皮炎的發生與護理
男性新生兒的包皮炎與***頭常有上皮粘連,1歲以內上皮粘連逐漸被吸收,包皮與***頭便自行分開。小兒包皮過長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在青春期前***頭應逐漸外露,否則,應視為包皮或包莖過長。
包皮或包莖過長時,皮脂腺分泌物和上皮脫屑組成的包皮垢包皮結石易在包皮下積聚而繼發細菌感染,引起包皮炎,而炎癥性粘連可影響包皮的松動,形成繼
發性包莖,甚至導致尿道外口狹窄。為減少包皮炎的發生,應經常上翻清洗***,保持局部清潔,若包皮口過小,每次清洗時應輕輕上翻包皮,以逐漸擴大包皮
口,切不可操之過急而導致包皮嵌頓的發生。包皮炎時,應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泡洗***,局部涂抹金霉素軟膏并給予適當的抗生素,以盡快控制炎癥。
年長后包皮仍過長者,可到醫院行包皮環切術。
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新生兒出生后便可洗澡,洗澡前應先將干凈的衣服與尿布準備好,室溫控制在24℃~26℃,水溫應接近新生兒的體溫或37.5℃左右。洗澡宜在吃奶前
進行,以防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生吐奶現象。一般先洗頭和臉,接著洗前身、后背、手和腳。洗頭面時,用左手掌心托頭,用拇指和中指分別將兩側耳廓折向上方堵住
外耳道口,以防洗澡水流入耳內、引起耳內感染。然后用柔軟的浴巾輕輕擦洗新生兒的面部、眼角及耳廓內。頭面洗好后,若新生兒臍帶未脫落,仍將新生兒托于手
中,用柔軟的浴巾擦洗身體,但不要讓臍帶沾水,以防感染。如臍帶已脫落,可將新生兒放在浴盆中,下面應墊一塊柔軟的浴巾或海綿,用手掌支起頸部,手指托住
頭后部,讓頭高出水面,然后再由上而下輕輕擦洗身體前面的每個部位。如皮膚皺褶處有胎脂,應細心地輕擦,若不易去除,可涂以植物油后再輕輕擦去。前面洗好
后,用手掌托住胸部,
手指分開托在雙側腋下,清洗背部及肛門周圍。最后清洗四肢,包括腹股溝及腘窩。身體所有部位都洗好后,立即將新生兒包在干凈的干浴巾中,輕輕地拍拍,把新
生兒身上的水吸干,然后再把眼角、鼻、耳廓等處擦干。適量地撲些香粉后給新生兒穿上早已準備好的衣服,墊上尿布。這樣寶寶將會睡得又香又甜。剛剛開始時,
由于不熟練,可兩個人共同完成上述的所有操作過程,其中一個人托住寶寶,另一個人給寶寶洗澡。
多長時間給新生兒洗一次澡?
從醫學角度講,應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于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可根據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
炎熱的夏天,由于環境溫度較高,可給新生兒每天洗1~2澡;洗后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擦少許香粉,但不可過多,以防出汗后結成塊而刺激
皮膚。身體的皺褶處應每天檢查,以防褶爛、破潰。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環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4℃
26℃,亦可每天洗一次澡,如不能保證室溫,則可每周洗1~2次澡或常用溫水擦洗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赭處,并在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擦洗臀部及會陰部,以保證新生兒舒適、干凈。冬天洗澡或擦洗時動作要輕快、以防新生兒受凍而生病。
什么情況下不宜給新生兒洗澡?
由于新生兒抵抗力低,當患某些疾病時,則不宜洗澡。
1.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疾病時,最好別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病情較輕、精神狀況及食欲均良好,也可適時地洗一次澡,但動作一定要輕快,以防受涼而加重病情。
2.皮膚燙傷,水泡破潰、皮膚膿皰瘡及全身濕疹等皮膚損害時,應避免洗澡。
3.肺炎、缺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時,更應避免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發生缺氧等而導致生命危險。
新生兒不宜洗澡時怎么辦?
如新生兒因病暫不宜洗澡,為了讓新生兒身體干凈舒適,可用柔軟的溫濕毛巾或海綿擦身。但由于新生兒病期需要更多的休息,所以擦浴時動作一定要輕,從
上到下,從前到后逐漸地擦干凈。如某處皮膚較臟,不易擦干凈,可蘸嬰兒專用肥皂水或嬰兒油擦凈皮膚,而后再用溫濕毛巾把肥皂水或嬰兒油擦干凈,以防皮膚受
到刺激而發紅、糜爛。
總之,擦浴時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勁搓,防止把新生兒細嫩的皮膚擦破而導致感染。
怎樣給新生兒喂藥?
由于新生兒對藥味的反應輕微,所以給新生兒喂藥較大小孩相對容易,盡管這樣,也應十分慎重對待。首先用手固定新生兒的頭和手,不讓其過度活動,然后用小勺將藥液放在舌根部,讓其自然咽下,切勿捏鼻灌藥,以防藥物吸入氣管而發生嗆咳、窒息。
喂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如藥液過濃、過苦,可在藥液中加適量白糖,以增加口感;
②不可將藥物與乳汁攪拌后同時喂服,因乳汁中的蛋白質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
③喂藥后要注意觀察小兒10分鐘左右,以防因藥物刺激胃部而發生嘔吐;
④一定要按醫矚給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和品種。
如何防止新生兒燙傷?
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對外界溫度的變化很敏感,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常常用熱水袋幫助取暖,但如果保暖方法不當或
水溫過高,則容易導致新生兒燙傷。最好的方法是將室溫提高,一般使室溫保持在24℃~26℃最好,在這種溫度下,不用保暖,新生兒亦能維持正常的體溫。如
室溫低于20℃時,可用熱水袋保暖,水溫為20℃左右(成人用手背試后不覺燙),用毛巾包好后放在兩足部的棉被外。要經常查看熱水袋是否漏水或水是否涼
了,以便及時更換。
新生兒燙傷后怎么辦?
如因不慎將新生兒燙傷,則應立即予以治療。當僅有皮膚發紅時,則可涂些花生油或凡士林后用干凈紗布包裹燙傷的局部,一般4~6天就好了;如燙傷起
泡,可在起泡處涂油后包裹,讓水泡自然吸收。當水泡破潰并繼發感染時,應立即到醫院予以定期換藥,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防敗血癥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