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細則
1、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按規定路線進入手術室。進更衣室前先換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手術室內不應穿襪子或個人內衣,避免細菌擴散。
2、嚴格劃分三個區:非限制區(污染區)、半限制區(清潔區)、限制區(無菌區)。
3、手術間物品擺放整齊,清潔無灰塵,無血跡,私人物品及書報一律不準帶入手術間,嚴禁在手術間內做敷料打包。
4、認真執行消毒規范,按規定規格打包,下排氣壓力滅菌最大包體積不得超過30cm×30cm×25cm;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的物品包體積不得超過30cm×30cm×50cm.各種敷料包、器械包均放滅菌指示卡,包外貼3M膠帶,進行化學監測(膠帶長度按要求)。敷料包不超過5Kg;金屬包不超過7Kg。
5、滅菌包應儲存在無菌物品柜內,有效期為1周,過期應重新消毒,布類敷料包皮無殘缺破損及縫補,不潮濕。
6、醫務人員使用無菌物品和器械時,應檢查外包裝的完整性及滅菌日期。無菌包打開后雖未使用,視為污染,必須重新滅菌。
7、手術過程中,工作人員嚴格無菌操作,靜脈輸液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麻醉物品應當一用一消毒,一次性醫療器械、器具不得重復使用。
8、病人手術使用過的器械處理: 手術后立即清洗器械,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關節、縫隙、齒槽的器械,應盡量張開或拆開,進行徹底洗刷,然后用流水沖凈,擦干或晾干,器械消毒過程中可以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中添加專用水溶性器械潤滑劑。并盡快打包,以免再污染。
非傳染癥病人使用后的手術器械應用萬福金安復合酶(本品一袋可加30°—50°溫水5000mL)浸泡5分鐘(延長浸泡時間或活動浸泡效果更佳,不宜用沸水泡洗)擦洗去污。
一般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選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金屬器械須加防銹劑);經血傳播的疾病如艾滋病、各型肝炎等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氣性壞疽、破傷風感染等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進行常規清洗消毒。
9、手術間每日定時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以1、5w/m³,消毒時間為30分鐘,每日2次。每月1次空氣微生物監測。紫外線燈管用95%酒精擦拭,每周1次。
10、手術室手術間嚴格衛生、消毒制度。每日手術前和手術后進行濕式擦拭清潔消毒,墻體表面擦拭高度為2—2、5m,未經清潔消毒的手術間不得連續使用。每周1次徹底衛生清掃,使用的掃帚、拖把嚴格按區分開。
11、傳染病患者的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診斷,其手術應當在隔離手術間進行手術。術后器械、物品及環境儀器等進行終末消毒。
12、接送病人的平車每周消毒或專人專用套;室內車、室外車分別使用;隔離病人應專車專用,用后嚴格消毒。
13、術后污敷料定點放置,按規定處理。手術廢棄物置于黃色塑料袋,封閉運送指定地點。醫務人員脫下的手術衣、手套、口罩等物品應當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離開手術室。
14、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的工作人員,應當限制進入手術室工作。
15、潔凈手術間的凈化空調系統應當在手術前30分鐘開啟,手術結束后30分鐘關閉,回風口格柵應當使用豎向柵條,每天擦拭清潔一次,對新風入口過濾網,1周左右清掃一次,檢查網眼是否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