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技能操作規范-大量不保留灌腸法
[目的]
• 解除便秘、腸脹氣
• 清潔腸道,為腸道手術、檢查或分娩做準備
• 稀釋清除腸道內有害物質,減輕中毒
• 降溫
[操作步驟]
1、 戴口罩洗手
2 、物品準備治療盤內灌腸筒,消毒肛管,灌腸液,水溫計,石蠟油,棉簽,止血鉗,彎盤,手紙;橡膠單,治療巾,輸液架,便盆,屏風
3 、準備灌腸溶液,將配制的灌腸液倒入灌腸筒內,夾止血鉗于膠管上
• 灌腸溶液: 0.1-0.2 %肥皂液,或等滲鹽水;
• 灌腸溫度: 39-41 ℃ ;降溫為 28-32 ℃;
• 灌腸量:成人為 500-1000 毫升;小兒為 200-500 毫升;
• 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旁
• 核對病人姓名、床號等,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 關閉門窗,用屏風遮擋病人
• 囑咐病人排尿
• 病人取左側位,雙膝屈曲,使臀部移至床沿
• 將橡膠單及治療巾鋪病人臀下
• 將褲子脫至膝部,置彎盤于臀邊,蓋好被子 , 只暴露臀部
• 掛灌腸筒于輸液架上,液面距肛門約 40-60 厘米
• 潤滑肛管,將肛管連接灌腸筒的膠管接頭上
• 松開止血鉗,排出肛管內氣體于彎盤內,排氣完畢,用止血鉗夾閉膠管;
• 左手持手紙分開臀部,顯露肛門,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肛門,深度 7-10 厘米,左手固定肛管,
• 右手取下灌腸筒置于治療盤 ( 治療巾 ) 上,右手打開止血鉗,逐漸舉起灌腸筒使液體緩緩流入,待病人適應后掛灌腸筒于輸液架上
• 如液面下降過慢或停止 , 肛管堵塞 , 移動或擠捏肛管;如有便意 , 囑其張口深呼吸 , 并降低高度或暫停片刻;如患者脈速 , 面色蒼白 , 冷汗 , 腹痛 , 停止灌腸 , 通知醫生
• 灌腸液將流盡用止血鉗夾住橡膠管,左手持手紙輕輕按壓肛門,右手將肛管緩緩拔出,置肛管于彎盤中
• 擦凈肛門,囑咐病人平臥或右側臥位,囑病人忍耐 5-10 分鐘后再排便(不能下床病人給予便盆)
• 取出橡膠單治療巾,幫病人穿好褲子,整理床單位
• 打開門窗,撤去屏風
• 清理用物,沖洗肛管放入消毒液消毒;
• 記錄灌腸的三種結果 0/E 、 1/E 、 11/E 。
[ 知識 ]
• 灌腸禁忌癥是什麼?
• 何種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
• 腸傷寒病人灌腸溶液量多少?壓力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