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技能操作規范-青霉素試敏
[ 目的 ]
• 進行青霉素過敏試驗,以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 操作步驟 ]
一、洗手,戴口罩
二、 準備用物:治療盤, 75 %酒精 , 消毒鑷子缸及鑷子 , 無菌棉簽缸及棉簽 , 啟瓶器 , 彎盤 , 青霉素( 80 萬 u ) 1 支 , 無菌生理鹽水 ,1ml 注射器 ,5ml 注射器,腎上腺素 1 支
三、配制青霉素試敏液
• 消毒啟瓶器 , 青霉素瓶鹽水瓶鋁蓋,啟開,消毒膠蓋
• 取 5ml 注射器 , 檢查有效期 , 是否漏氣,從生理鹽水瓶中抽 2ml 生理鹽水,注入青霉素藥瓶中 , 混勻, 1ml 含青霉素 40 萬 u
• 用 5ml 注射器再抽取生理鹽水 5ml, 備用
• 用 1ml 注射器抽取溶好的青霉素 0.1ml ,從 5ml 注射器中抽生理鹽水 0.9ml ,混勻, 1ml 含青霉素 4 萬 u
• 推出 0.9ml , 1ml 注射器中剩余液 0.1ml ,加生理鹽水 0.9ml ,混勻, 1ml 含青霉素 4000 u
• 推出 0.9ml ,剩余液 0.1 ml 加生理鹽水 .9 ml, 混勻, 1 ml 含青霉素 400u
配制時: 注射器拿法正確,消毒方法正確,配制劑量準確
四、攜物品至病人床頭,核對,解釋。詢問用藥史、過敏史或停用青霉素時間,如病人有過敏史,不可做皮試,與醫生聯系,更換藥物
五、選擇適當部位 : 前臂掌側下段 1/3 ,避開血管,用 75% 酒精消毒皮膚,面積大小適宜,待干
六、再次核對,排盡空氣
七、左手托病人前臂,使掌心向上,右手持針,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 5 度角,刺入皮內,不可刺入過深
八、 待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內,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針頭,右手注入藥液 0.1ml (含青霉素 40u )。
九、注射后局部形成一圓形隆起的皮丘,皮膚發白,呈現毛孔 3-4 個,直徑 1cm 以內,針眼無出血
十、 迅速拔針,切勿按壓,勿用衣袖磨擦皮丘
十一、再次核對
十二、注射后 20 分鐘觀察結果 1
十二、注射后 20 分鐘觀察結果,判定皮試結果
陰性:皮丘無改變,周圍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癥狀
陽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現紅暈硬塊,直徑大于 1cm ,或周圍出現偽足、有癢感。嚴重時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十三、整理用物 , 歸回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