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打工皇帝"唐駿說:"我覺得有兩種人不要跟別人爭利益和價值回報。第一種人就是剛剛進入企業的人,頭5年千萬不要說你能不能多給我一點兒工資,最重要的是能在企業里學到什么,對發展是不是有利……"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一個人在年輕時經歷磨難,如能正確視之,沖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緊的是先練好內功,畢業后這5年就是練內功的最佳時期,練好內功,才有可能在未來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實,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系,這些都不可怕。沒有錢,可以通過辛勤勞動去賺;沒有經驗,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可以一步一步去積累;沒有社會關系,可以一點一點去編織。但是,沒有夢想、沒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讓人感到恐懼,很想逃避!
人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無論你多么意氣風發,無論你是多么足智多謀,無論你花費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會過得很茫然,漸漸就喪失了斗志,忘卻了最初的夢想,就會走上彎路甚至不歸路,枉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畢業后這5年里的迷茫,會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掙扎,甚至一輩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畢業這5年盡快沖出困惑、走出迷霧,我們實在是無顏面對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畢業這5年里,我們既有很多的不確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畢業這5年里,我們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決定。
迷茫與困惑誰都會經歷,恐懼與逃避誰都曾經有過,但不要把迷茫與困惑當作可以自我放棄、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擔,命運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畢業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創造精彩。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才會四處碰壁;一個人找不到出路,才會迷茫、恐懼。
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不要氣餒,堅持下去,要相信年輕的人生沒有絕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們有了正確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不少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總是奢望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無法等來的,你必須選擇一份工作作為歷練。職業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無疑是踏入社會這所大學的起點。也許你找了一份差強人意的工作,那么從這里出發,好好地沉淀自己,從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價值的營養,厚積薄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發,就有希望到達終點。
起點可以相同,但是選擇了不同的拐點,終點就會大大不同!
畢業這幾年,我們的生活、感情、職業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個時候,必須學會選擇,懂得放棄,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使自己穩定下來。如果你不主動定位,就會被別人和社會"定型"!
可以這么說:一個人在畢業這5年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將決定他一生的高度。我們能否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就是定位。你給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命運。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只要一雙翅膀;灰姑娘變成美公主,只要一雙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夢就"會紅",愛拼才會贏。只要不把自己束縛在心靈的牢籠里,誰也束縛不了你去展翅高飛。
現實情況遠非他們所想的那樣。于是,當優越感逐漸轉為失落感甚至挫敗感時,當由堅信自己是一塊"金子"到懷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時,憤怒、迷茫、自卑就開始與日俱增。
其實,應該仔細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絕活,才能上要有過人之處才行。一句話:真金是要靠實力來證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領修煉好了,才有資格考慮伯樂的事情
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
想要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年輕人要想讓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須把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與日出,人生高峰與低谷。
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陰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會一直處于人生的低谷期,總有一天能沖破重重云層。告訴自己:我并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只要在內心點亮一盞希望之燈,一定能驅散黑暗中的陰霾,迎來光明。
的確,論資歷,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職場菜鳥,業務涉及不深,人脈一窮二白,在工作中經常碰壁。他們的壓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鈞大石,而是像大雨來臨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間,卻被灰色填滿每個縫隙,只能等待大雨傾盆之后的晴空。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驢多,吃得比豬差。"這是很多剛剛畢業的人喜歡用來調侃自己生活狀態的話。雖然有點兒夸張,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確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籠罩--心里永遠是多云轉陰。記得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產生的。"換個角度看人生,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與寧靜,從而獲得自由自在的快樂。
在畢業這幾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著比別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就比別人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什么是職業化呢?職業化就是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等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在每個行業里,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們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比別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加職業化!這就是為什么我現在能當你老板的原因。一個人僅僅專業化是不夠的,只有職業化的人才能飛在別人前面,讓人難以超越!"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已經生存得很安穩了。對于畢業5年的人來講,一定要認清即將面臨的五大挑戰。
一、贍養父母。
二、結婚生子。
三、升職加薪。
四、工作壓力。
五、生活質量。
有的人為生存而雀躍,目光總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始無終。
有的人為發展而奮斗,目光總是盯在正前方,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不懈。
畢業這幾年,不能沒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甘于現狀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無法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一定要抓緊每一秒鐘的時間來學習,要明白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小聰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過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還要做什么?
年輕人從校園或者從一個環境進入一個新環境,就要勇于將原來環境里熟悉、習慣、喜歡的東西放下,然后從零開始。我們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首先就要培養適應力。從自然人轉化為單位人是融入職場的基本條件。一個人起點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計較自我,便越沒有發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動付出,那么他就越會快速發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都是從零開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正因為這樣,他們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飛揚。
在畢業這幾年里,我們要讓過去歸零,才不會成為職場上那只背著重殼爬行的蝸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鳥兒那樣輕盈地飛翔。請好好品味一下杰克·韋爾奇說過的一句話:"糾正自己的行為,認清自己,從零開始,你將重新走上職場坦途。" 吐故才能納新,心靜才能身涼,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
歸零思維五大表現:心中無我,眼中無錢,念中無他,朝中無人,學無止境。
年輕人難免帶著幾分傲氣,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實不然,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個"嬰兒",正處在從爬到走的成長階段。在畢業這幾年里,一定要讓自己逐步培養起學徒思維、海綿思維、空杯思維,具有這樣思維的人心靈總是敞開的,能隨時接受啟示和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東西,他們時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