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護士多點執業
5月12日為第104個國際護士節。記者從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獲悉,2005年-2014年,廣東注冊護士總量持續增長,注冊護士從2005年的9.9萬人增長至2014年的23.4萬人;2014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護士數達2.14人,即平均1名護士需護理467個常住人口。5月11日印發的《廣東省持續改善護理服務重點工作方案》還提出持續改善護理服務的十大目標,其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護士多點執業。
男護士比例為2%
《廣東省護理工作情況報告》顯示,十年來,廣東注冊護士總量持續增長,注冊護士從2005年的9.9萬增長至2014年的23.4萬,增幅達136.4%;占衛生技術人員的比例從32.9%增長至40.0%,提高了7.1個百分點。同時,護士人均配備量穩定提高,2014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護士數達2.14人,較2005年翻了一番,但仍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20人)且與《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要求的3.14人尚有一定差距;全省醫護比例倒置的問題逐步改善,2014年全省醫療機構醫護比為1:1.07,高于2005年的1:0.82,稍高于全國的1:1.04。此外,廣東的男護士比例也在逐年增加,2014年男護士的占比為2%,大部分集中在手術室、ICU、急診室等科室。
盡管全省的護士數量有了大幅增加,但護理崗位需求仍在逐年增加,全省護士缺口大。“若根據衛生部醫護比的最低標準1∶2,廣東省護士缺口為20萬人。”廣州醫科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盧穗華日前曾表示,護士勞動強度大、薪酬待遇偏低造成護士流動性大。而隨著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上升,針對老年的醫療和護理需求也將日益增加,屆時全省護士缺口將會繼續加大。
每家衛生院僅有16名護士
“目前,廣東的護理工作存在短板,尤其是在粵東西北、基層、農村地區。”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黃飛指出,全省護士總量及人才配置方面存在地區和機構間的差異,珠三角地區每千人口護士數為2.78萬人,明顯高于粵東西北的1.58人;珠三角地區護士本科以上占比是粵東西北的4.6倍;基層醫療機構尤其是鄉鎮衛生院的護士配備不足,且學歷職稱普遍低于醫院,鄉鎮衛生院尤其明顯,平均每家衛生院注冊護士僅有16人。
黃飛透露,今年將出臺醫護人員職稱評審的改革方案,在評審的條件方面向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縣級以下的醫護人員傾斜,調整這些醫護人員的職稱評審條件,比如外語、論文、科研立項方面的要求將大大降低,甚至取消某些方面的要求,而把重點轉到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能力、服務的態度和質量等。
【焦點問答】
(焦點一)今年將推出按單病種付費
羊城晚報:如何提高、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
黃飛(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今年將大幅度推動按單病種付費的醫保支付制度的改革。通過按單病種付費,來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也通過按單病種收費,來推動醫院管理行為的改變,進一步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將有限的醫藥費用用到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今年要推出50-100種按單病種付費的病種目錄,目前正在論證,由醫保部門牽頭,測算按單病種付費的價格和標準。
(焦點二)廣東護士流失率不超8%
羊城晚報:有些醫院反映護士流失嚴重,如何留住護士?如何保證護士的安全?
彭剛藝(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副處長):廣東護士流失率平均沒有超過8%,是合理的。目前處于有序、可控的范圍,全省還沒有發生護士集體辭職的情況。一方面,我們鼓勵護士有效流動,護士多點執業也是基于這樣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醫院能為護士營造更好的、尊重的、有持續進步的工作環境,吸引、留住護士。
張偉(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處長):2013年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結果表明,護士工作負荷大且執業環境不容樂觀。僅19%的護士認為“社會尊重護士職業”,25.1%的護士在調查前半年曾受到過患者的辱罵或者肢體暴力。目前以醫院內部預防為主,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此外,與公安等部門一起構建“平安醫院”。呼吁全社會對醫護人員尊重,多些寬容和理解,讓病人有尊嚴地看病,醫護人員也有尊嚴地行醫。
廣東持續改善護理服務十大目標
1、護理工作領導有力。2016年底前30%的三級醫院、2017年底前50%的縣級醫院,選拔優秀護理管理者進入院領導崗位,100%的縣級以上醫院建立護理組長崗位等。
2、護士人力配備達標。臨床護理崗位護士占全院護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實際產護比可調整,但原則上每名護士負責的患者數不超過15名。
3、基礎護理規范落實。100%三級醫院落實晨晚間護理。
4、護理員制度建立健全。每10~12床位配備1名護理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2016年底前全省30%三級醫院、2017年底前10%的縣級醫院實現無陪護病房。
5、臨床支持中心建設提速。2016年底前,100%的縣級以上醫院建立臨床支持中心;100%的三級醫院、50%的縣醫院成立靜脈輸液配置中心。
6、一醫一護一病人溝通無障礙。基本實現高危治療、手術、檢查知情同意書由醫護共同簽署,共同管理病人,責任護士100%熟知患者病情、診療方案等。
7、護士待遇保障有力。護士滿意度不低于90%,100%縣級以上醫院實現護士同工同酬。
8、繼續探索改革護士執業注冊制度。逐步實行區域內護士執業注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護士多點執業。
9、護理崗位培訓落實到位。2005年底前,100%縣級醫院護理部主任接受省級管理干部培訓;2016年底前,100%縣(區)級以下護士長接受省級管理干部培訓。
10、崗位管理基本實現。2016年底前,縣級以上醫院完成各類專科護理崗位設置、重組,完成護理崗位分類、護士崗位分層級管理的制度設計等。
【相關新聞】
本報記者何奔《薪火相傳》獲獎
羊城晚報訊 為紀念2015年5·12國際護士節,廣東省衛生計生委與省中醫藥局開展了主題為“感動天使,講述你身邊的故事”微攝影、微電影、微視頻、微演講活動。截止活動結束,共征集到3147件微攝影作品、108件微電影作品、118件微視頻作品、184件微演講作品。
經過嚴格的初評和復評,綜合網絡投票結果,最終評選出了一批優秀作品。微攝影《薪火相傳》、微電影《女應急隊員》、微視頻《天使心語》、微演講《有個護士叫超哥》等作品獲獎。其中,由羊城晚報記者何奔拍攝的作品《薪火相傳》獲得微攝影唯一的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