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曝兩起襲醫案 峰峰護士被打傷保定男鬧醫院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繼保定易縣醫生被割喉事件后,河北又相繼曝出兩起暴力襲醫事件,白衣天使儼然成了高危職業。如何化解日益緊張的醫患矛盾,已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事件一
保定四醉男深夜大鬧醫院急診室
“繼易縣醫生被割喉事件后,保定又發生一起暴力襲醫事件,所幸沒有人員傷亡!2月19日晚11時30分許,騰訊博友@曹菁菁發布的一條微博,使醫生人身安全話題熱上加熱。與該條微博配發的一組照片,顯示了被砸碎的玻璃門、醫生被扯掉扣子的白大褂、民警進行現場調查等內容,讓人看了很是揪心。
昨日(2月21日)記者經查詢證實,微博中所說“暴力襲醫”事件,發生在保定市第三醫院急診科。據目擊了整個事件經過的該醫院一位工作人員介紹,19日晚10時30分許,四名男子駕駛一輛東風雪鐵龍轎車,來到醫院急診科。四名男子身上都有濃重的酒氣,其中一名男子頭部受傷,臉上有血,自稱與他人打架受傷。值班醫生見狀,立即安排受傷男子躺在手術床上,檢查其受傷情況。不知因何緣故,其他兩名男子突然沖上前,推搡開醫生阻止其進行治療。其間醫生的白大褂被扯壞。最終醫生被揪住脖領子,摁在墻上無法動彈。數分鐘后,經過交涉兩名男子才松開醫生,走出急診科。離開時,兩名男子還將醫院大廳的玻璃門砸碎。
昨日記者從保定市第三醫院了解到,肇事男子系該市清苑縣人,事后已向當事醫生道歉,并表示愿意賠償所造成的財物損失。對酒后大鬧醫院急診室的行為,肇事男子也表示了悔意,并取得了醫院諒解。
事件二
峰峰集團總院一護士被打致傷
幾天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總醫院骨六科一名護士被打傷”的帖子引發近千人跟帖,引發網絡熱議。昨日下午,記者從邯鄲峰峰集團總醫院獲悉,被打護士頭部受傷,仍在接受治療。
昨日下午,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總醫院對此予以證實。據有關人員介紹,被打者李杉為骨六科護士,今年20多歲。打人者系一名李姓男子,30多歲,其并非醫院患者,也不是病患家屬,而是某礦在醫院的一名陪護人員,經常在該院照顧生病或出工傷的礦工,由于這個原因,李某與骨六科醫護人員較為熟悉。
據院方介紹,此事與“醫患”并無關系。經初步調查,2月17日上午8時40分許,李某陪一礦工輸液看病,他向護士長提出了減免部分費用的要求,遭到拒絕后,李某感覺面子上過不去而惱羞成怒,遂與護士長發生沖突。當時,李杉作為值班護士,見狀上前勸說阻攔,被李某手執板凳打中頭部。李杉頭部被當場打出大約2.4公分長的傷口,鮮血將潔白的護士裝染紅,隨后被緊急處理,縫合了好幾針,至今仍在病房接受治療。
醫院保安人員聞迅趕到現場時,打人者李某已逃離現場。目前,警方已就此事予以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另外,記者從邯鄲市衛生局獲悉,他們和省衛生廳已經關注此事。
尷尬
白衣天使成高危職業
在發生醫生被割喉事件的易縣人民醫院8樓普外科的門口,罕有地貼著鎮邪去惡的門神。秦瓊手握鐵锏,尉遲恭手執鋼鞭,一對虎目圓睜的天神卻并沒有阻止這起血腥案件的發生。“杜某把菜刀藏在棉衣里,難道還能讓保安對每個來醫院的人搜身檢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安無奈地說。
在百度易縣吧上,網友“上善若水074200”在李愛新傷害事件的帖子后留言:“ 如果有下輩子,我們堅決不做醫生。我們也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干著辛苦的工作,拿著微薄的收入,還要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辱罵、投訴、毆打、砍殺,正所謂‘賺著賣白菜的錢,頂著賣白粉的罪’!
據中國醫師協會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國影響較大的傷醫暴力案件共有16起。其中溫嶺殺醫案、河北館陶女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辱罵后墜樓身亡等案件都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其中,手術科室、急診科室是醫患沖突的高發地。而大醫院由于收治危重病人較多,醫患沖突事件發生頻率也遠高于一般小醫院。一位醫院的管理者這樣描述尷尬的處境:“個別人偏執地認為,醫生看病是為賺錢吃回扣,患者是消費者,掏了錢就要看好病,病沒治好就是醫生的錯。”
思考
解決醫患矛盾需要制度保障
針對近年來層出的惡性非理智的暴力襲醫事件,有關專家指出,必須要深入分析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采取綜合性的措施,逐步化解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
有關專家認為,就醫患雙方而言,各方都要遵守衛生法規。在醫務人員自身素質提高的前提下,衛生法律法規的完善是必須的。要有統一的、有說服力的、比較公正的、有權威性的、真正能起到約束醫患雙方和解決矛盾的法規。對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應該嚴格執行,這是確保醫療服務質量的法律基礎。還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實際加強我們的管理體系。
對此,政府負有重要“中間人”的職責。盡早從制度上完善衛生法規和制度,將有利于緩解醫患關系的緊張態勢。包括深化醫藥衛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強醫療衛生知識宣傳教育等。而患者更有責任尊重醫學,尊重醫生的辛勤勞動,學會用法律維護權益,自覺維護醫療服務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