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上班踩風火輪 工作12小時算正常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曾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護士“打針發藥”,講話柔聲細語,天使般的笑容,是不少男士擇偶的優選之一。可現在呢?借用省護理學會理事長胡斌春的話說,天使的“翅膀”,越來越沉重。
上周,記者在浙大一院,體驗了護士的一天。
清早,大部分上班族還在趕早高峰時,浙大一院已經忙碌起來。
7:30交接班,7點整,護士都到崗了。
6號樓4樓的外科監護室,一只掛鐘醒目地掛在病房走廊的墻壁上。對于護士而言,這個時鐘顯示的永遠是病人的時間,不是自己的。
換好護士服,鄭黎直奔病房,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各種儀器,為病人翻身,更換床單。
“今天有沒有好一點啊?我接下來要幫你翻個身哦。”
盡管患者還處于昏迷之中,這樣的對話常常只是自言自語,得不到回應,但是小鄭還是堅持每天的早安問候。
小鄭每天的工作,重復而繁忙。就為病人翻身的這一個動作,至少每兩個小時一次,每天要重復數遍。有時遇到“超重”的病人,需要三四個護士合力才能完成一次翻身。
病床邊是嘀嘀作響的監護儀,一張黑色圓椅是護士專座,可是小鄭一天坐在這張椅子上的時間卻沒有幾分鐘。
“有時候忙起來,覺得坐下站起都是浪費時間,還是站著方便。”
說話間,小鄭又忙開了,她熟練地操控著病床邊各類復雜的監護設備,關乎病情的任何數字的變化都逃不過小鄭的眼睛,及時記錄調整,隨時聯系醫生匯報病況。
下午5點,下班時間到了,小鄭因為臨時轉來的術后危重病人又加了班。拿著長長的危重記錄單,小鄭向夜班護士交代著自己負責護理的病人的情況,一一囑咐。
就這樣,兩班護士足足用了半個小時才完成所負責病人的交接工作。
甩了甩酸痛的手臂,小鄭走出病房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距離早上上班時間已經過去了12個小時。對她來說,這種加班是司空見慣的。
“冬天的打底褲和鞋子,早上能穿,晚上就塞不進去了。”
回到休息室,揉著站了一天浮腫的小腿,小鄭松了松口罩,露出笑容,終于是屬于自己的時間了。
卸下了護士的身份,小鄭跟記者聊起了家庭。
結婚兩年,夫妻倆在去年有了愛情結晶。今年,小鄭“狠心”地將出生15個月的寶寶送回了老家,每個月“擠出”兩天時間才看上一次孩子。“沒辦法,工作太忙任務重,實在顧不到孩子。”
像小鄭這樣的護士在重癥加護病房有20位左右,在她們眼中,小鄭其實擁有著最“幸福的煩惱”,因為她們中很多人都沒能像小鄭一樣“幸運”地遇到了理解支持護士工作的Mr.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