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護士長朱蕓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人物名片】朱蕓,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護士長。曾榮獲“河南省優秀護士”、“青年崗位能手”,“市優秀護理管理者”、“市優秀護理服務標兵”等稱號;帶領的團隊被授予市“青年文明號”。在醫院率先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創建工程,優質護理服務經驗和工作方法在我市多家醫院推廣應用。
關愛患者如親人
700,提前半小時到崗晨間查房;1000,繁忙時段查房;1130,下班前查房,查漏補缺;1400,提前半小時上班;1600,下班前重點查房;晚半小時下班,最后一次巡視……
這是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護士長朱蕓的日程安排。每天,她都最早到達病區,也是最晚離開病區的人。
是她,率先在全院申請創建示范病區。簡化護理文件書寫,改善病區工作環境,制訂合適的績效考核方案,實施彈性排班,保證無縫隙護理,改變病區開放床位與護士比……一個個創新之舉,“真正把護士還給了病人”。
是她,總結了一套化解心血管病患和家屬不良情緒的“秘訣”,即用“五心”(愛心、關心、細心、精心、耐心),“五勤”(腿勤、眼勤、嘴勤、腦勤、手勤)爭取他們的配合,贏得他們的尊重。
去年5月,病區收治了一位胃癌晚期老年男性患者,病人大量痰液無法咳出卻拒絕使用吸痰器。呼嚕嚕的痰鳴讓朱蕓坐立不安。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反復摸索吸痰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老人態度很快逆轉,主動要求吸痰。
嫻熟的專業知識、高水平的溝通能力、豐富的內心、優雅的外表,讓朱蕓工作起來游刃有余,很少有困難能難倒她。大家處理不了的事情、應對不了的患者、家屬,“往往向她那里推”,每次的結果都是皆大歡喜。
“護士長永遠精力充沛,笑對病人。只要她在,我們總是安全的、幸福的、自豪的。”朱蕓的同事說。
護理服務零投訴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是危急病癥,心內科的護士常常站在死亡線上與死神爭奪生命。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病區收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情況危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朱蕓毫不猶豫地放棄與家人的團聚,迅速組織醫護人員投入戰斗,為病人植入急診支架,安裝了起搏器,手術非常成功,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病區醫護人員常說:“護士長時刻都向著病人,讓著病人,護著病人,誰同病人過不去,她就跟誰過不去。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男女老幼,她都一視同仁。”
一位罹患擴張型心肌病多次住院的農村男性中年病人,因家庭經濟狀況差、家人鬧矛盾無人陪護,每次他住院出院,朱蕓都全程陪著辦理手續。住院期間,朱蕓對他噓寒問暖,買飯、洗碗、洗衣、洗腳,無微不至地照料。一些患者,還以為朱蕓是該名患者的親戚。
一流的職業道德、精湛的職業技能和優異的工作業績,為朱蕓贏得了贊譽。她所在的病區護理組,3個主任合作滿意度100%,兩組醫生合作滿意度100%;幾年來,該病區護士離職率為零,護理服務零投訴。
侍奉3位癱瘓老人
這是一個奇跡,是朱蕓用孝心書寫的至誠至善的感人奇跡。
這是20年7000多個日子,她像鐘表一樣,準確地按分按秒忙著每一天的事情:盡力侍親,專心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朱蕓當年出生后被送給當時已經50多歲的伯父、伯母養育。1990年,76歲高齡的養父突然中風偏癱。剛上班一年的她把老人從方城接到自己當時工作的河南油田職工總醫院。白天,為患者服務;晚上,加班伺候養父。做飯洗衣,端屎倒尿,無微不至。在她的細心照料下,老人病情很快好轉。
兩年后,養父病情反復,罹患腦梗塞,1992年10月開始臥床不起,處于癡呆狀態。1993年,朱蕓調入南陽醫專一附院工作。每周她都要坐客車回去照顧養父,再看著手表計算上班的時間。兩頭跑的日子,她堅守了3年。3年中,導尿、灌腸、摳大便,倒尿盆,臟累從不言說;洗頭、洗腳、洗衣、洗被,寒冬一如既往。
1996年9月,養父安靜離世,享年82歲。
養父癱瘓在床期間和離世后兩年,養母因心臟病先后3次住院,每次都被朱蕓從死亡線上救回。2004年,朱蕓把養母接到身邊,一住就是8年。8年里,老人因心臟病住院5次,突發腦梗塞兩次。后兩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侍奉養父的艱辛日子再現,朱蕓默默承擔。
2012年4月,養母辭世,享年94歲。
2005年,朱蕓的公公也因腦梗塞患上老年癡呆,股骨骨折后臥病不起。侍奉癱瘓在床的養母、公公和生病的婆婆,照料女兒和丈夫的生活起居,這些事情集中地交叉在一起。即使作為一名優秀的護士長,這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采購員、營養師、護士、保姆、家庭主婦……一天之中,她的角色因時段不同而不斷變換。
過硬的專業技能、嫻熟的護理技術與合理的時間安排幫了朱蕓的大忙:照料3個老年重病號,無一人出現護理并發癥;丈夫和女兒的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條。
2012年10月,養母離世半年后,公公平靜去世,享年83歲。婆婆如今已年屆80歲,在朱蕓的精心照料下安享晚年。離去的和健在的人,都沒有遺憾。“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的傳統孝親之道,在朱蕓的身上得以體現。
讓我們改用一位詩人的話來結束對這個美麗護士的采訪:
不將“默默奉獻”、“平凡好人”和“大美人生”這些日常生活中越來越珍貴的詞,連同我感動和敬佩的淚水,一起送給這位美麗的護士,那么,社會的評判,將宣布一個詩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