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醫院護士將成為“全能手”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在醫院,護士與患者是零距離接觸的群體,她們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疾病和身心的康復,是醫患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自今年5月省衛生廳發布《海南省醫院護士崗位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來,省人民醫院探索建立護士崗位管理制度,改革護士管理模式,逐步實現護士從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
分層進行培訓管理
12月1日上午9時,當記者來到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時,N2級護士吳少敏正細心地幫患者陳某準備胸腔式引流瓶。
談到吳少敏的護理,戴著口罩不善表達的陳某豎起大拇指,使勁點頭,連聲說“好”!
呼吸內科是省人民醫院推行護士分級管理的試點,從今年6月正式實行。護士分級管理是以護士的業務能力為主要評價指標,根據畢業參加工作時間、學歷、資質、實際工作能力結合傳統護士職稱,分為N1、N2、N3、N4四個層次進行培訓和管理。
不同層級的護士逐級向下培訓,也就是說N4帶N3、N3帶N2,以此類推。“對醫院來說,分層管理是一種管理制度的改革,但對我們年輕護士來說,卻是一種難得的快速成長的通道。”3年前,吳少敏畢業進入省人民醫院工作,當時的她護理經驗不足,護理起患者來手忙腳亂,經過幾年工作實踐,她已經成長為一名能夠獨擋一面的優秀護士。
呼吸內科護士長羅瑋燕說,護士的分層管理,使年輕的護士不用論資排輩,可以按能取酬,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護士們積極性高,業務能力強,管理起來輕松多了。
身份管理轉向崗位管理
28歲的楊宇婷護士長是省人民醫院編制外的一名護士,去年競崗當上了護士長。
“改革護士管理制度,對編外護士是一種福音。同工同酬,沒有身份上的歧視和差別待遇,積極性提高了,業務技能也提升了。”楊宇婷說,她2005年從四川瀘州醫學院畢業,是專科生,按照有關人事規定,專科文憑只能是醫院在編制外聘請。
羅瑋燕說,實行崗位管理不僅是身份管理的根本性改變,還有利于科學設崗和職責明確到人。
據了解,過去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護士打針的是打針的,發藥的是發藥的。現在,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責任護士,護士除了日常的護理之外,還要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及時向醫生反映,有針對性地開展下一步治療。
大力培養專科護士
“我想給胃腸外二科的護士送一面錦旗,感謝護士的精心護理。”12月1日上午,王祚芳陪著丈夫張偉山到省人民醫院換藥,丈夫術后恢復,全虧胃腸外二科護士王清華精湛的傷口造口護理技術。
在護士管理制度改革中,王清華經過多輪專科化的培訓,選擇了傷口造口護理。2008年,在中山醫科大學造口治療師培訓學校接受培訓3個月,獲得了國際通行的造口師資格證書。別看這小小的一紙證書,迄今為止,全省只有6名護士獲得。
“對護士實行專業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護士的護理技能和知識,也有助于提高護士的成就感,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復。”王清華說,造口師能解決許多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張偉山摔跤時一根鋼管插穿了肚子,術后傷口不能很好地愈合,導致腸內糞便溢出體外,惡臭無比,醫生也束手無策。后來,王清華接手管理張偉山傷口愈合,在她悉心精湛的造口技術護理下,張偉山的傷口很快愈合并出院。
據了解,通過深入推進優質護理及護理管理改革,省人民醫院護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護理質量也持續改進。近3年來,該院“三好一滿意”和“優質護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率先在全省實現優質護理服務100%病房覆蓋率的目標,患者整體滿意均值也從去年底的91.7%提升到今年9月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