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護士留在臨床一線,我省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每月發放津貼、滿30年退休后按原基本工資發退休費
浙江護士職業現狀調查 每年每家醫院平均8名辭職
今年65歲的謝大媽住過兩次院,一次是35年前生孩子,一次是今年做膽囊切除,她覺得雖然現在的醫學技術進步了,但是護士也忙了,和35年前相比,找醫生不容易,找護士也不容易。
“現在分去護士精力的工作很多,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得護士的隊伍也不是很穩定,所以,省政府這次出臺的這個政策讓我們感到很高興,是鼓勵也是鞭策。”原浙江省護理學會理事長陳愛初,這樣評價省政府剛剛出臺的政策。2012年5月至7月,省護理學會聯合浙江省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辦公室、省護理質控中心一起就目前我省的護理人員工作和職業現狀進行調查,陳愛初是參與者之一。
這份調研報告于今年上半年提交給省政府,最終獲得重視。11月14日,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強全省護理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改善人員編制配備、合理調整護理技術勞務價格、提高人員待遇、完善內部評價激勵等方面,明確了實質性的政策措施,希望將護士真正還給患者。
現狀
醫患之間聊家常的場面很難再見
謝大媽之所以會發出“現在護士不容易見”的感嘆,源自35年前后親身經歷的對比。
35年前,30歲的謝大媽因為生孩子住進醫院,恰逢夏天,天氣炎熱,當時又沒有空調,連電扇都是一種奢望,加上臨產的陣痛讓她痛苦不堪。
“護士很貼心,我現在還記得那個護士姓李,拿著蒲扇坐在我身邊,一邊給我扇扇子,一邊和我聊天,分散我注意力。”謝大媽說,整整一天,小李護士都陪著她,看她痛得滿頭大汗,還會用毛巾幫她擦汗,時不時還給她喂水,讓她很感動。后來孩子出生滿月后,她特意帶著紅雞蛋,去感謝小李護士。
今年,謝大媽因為膽結石要摘除膽囊,再次入院。這次的住院體驗,讓她感覺護士好忙好難見到,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親切感了。護士總是很忙碌,除了每天定時來測量體溫、發藥、掛鹽水,幾乎沒有時間和謝大媽聊天,對于謝大媽的主動攀談,也是簡單回答兩句。
“就看這些護士走路帶風,每次只能靠床頭的按鈕來叫護士,按一次,要等很久才能見到她們。”謝大媽說,這樣的情況讓她很失落,35年前美好的回憶,讓她疑惑現在的護士為什么這么忙。
“在醫院住院,如果護士能陪著說兩句話,會放心一些,當然我的這個要求可能過分了點。”謝大媽說。
調查
六成護士深感長夜班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為什么現在的護士這么忙?陳愛初參與的這個調查,對全省322家醫院的4411名護士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還對17家醫院的72名護理人員進行深入的一對一訪談。
調查發現,86.7%的人認為護理工作強度大,護士每周平均休息時間為1.69天,每月上夜班平均為50.5小時。調查中,有護士自述連續工作10天后才休息屬于正常情況。
最讓護士們感到無奈的就是長期上夜班,從晚上8點上到次日早上8點,讓許多人日夜顛倒,63.6%的護士表示長夜班嚴重影響到她們的睡眠質量,而且不少護士因為夜班的問題,在擇偶以及家庭關系處理上,碰到麻煩。
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導致不少護士出現焦慮情緒,在訪談中,讓陳愛初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護士,因為去年發錯了藥后,一直處于精神高度緊張中,發藥時總是反復核對,最終誘發強迫癥。
調查發現,2011年平均每家醫院請過病假的護士人數達到了37.6人,其中心理、精神疾病患病者人數為3.3人,請假者平均每人請52天。請假的護士使得原本就緊張的護士隊伍顯得更為人手緊缺。
一成護士經歷過肢體暴力
“護士隊伍離職的情況確實不少見,因為護士這個職業從選擇的那一刻,就決定了要不斷地奉獻。”陳愛初說。
這種奉獻除了犧牲休息時間、長年上夜班,還存在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職業風險,其中針刺傷是最常見的職業風險,曾經有某醫院檢驗室的工作人員因為針刺傷得了爆發性肝炎去世。
此外,院內感染、患者暴力沖擊以及長期站立導致的下肢靜脈曲張等職業病,都困擾著護士。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年中,有9.2%的護士受到了肢體暴力,特別是部分醫院對于這種暴力采取了漠視態度,讓她們心理上更受傷。
和巨大的勞動付出形成反差的是,護士普遍反映收入不高。根據參與調查的護理部主任統計的數據,2011年,護士的平均年收入為6.2萬元,其中編制內護士平均為7.08萬元,編制外護士平均年收入為4.73萬元。
近五年,護理人員離職總人數達到了平均每家醫院40.3人。離職的主要原因中,個人或家庭占41.3%,薪酬原因占29%,工作壓力原因占24.7%。2年內離職護理人員去向中,20.6%選擇改行,行業以行政機關和個體經營為主,16.7%的人選擇回家照顧家庭,35.7%的人選擇去下級醫院。
“培養一個護士很不容易,新來的小護士,要3年左右才能獨立工作,5年左右趨于成熟,10年成為骨干,不但可以獨立處理事情,還可以帶教新護士。”陳愛初今年剛剛退休,從事護理工作已經有40多年了,每每看到老護士們因為各種原因離開護士隊伍時,心里都很惋惜。
政策
一線工作滿30年退休金按原基本工資100%發
今年上半年,報告提交到省政府,獲得重視。
經過大半年的醞釀,日前,由省政府牽頭,省衛生廳、省編委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物價局聯合出臺《意見》,鼓勵護士長期從事一線的護理工作,將對符合一定條件、從事一線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設立臨床護理津貼,津貼標準將根據其從事一線臨床護理工作的年限,每人每月在200元至350元之間分檔設置。對從事護理工作滿30年的護士,退休后按原基本工資的100%計發退休費。
同時逐步提高編制內護理人員比例。在招聘護理人員時,適當降低開考最少人數比例要求,優先保證護理空缺崗位人員到位,并積極為編外護理人員應聘正式崗位創造條件。
“每個月多幾百元錢,雖是小事,關鍵是激勵作用。”陳愛初參加了四天前省政府召開的政策發布會,杭州各大醫院的一把手都來參加會議了,表明了省政府對于落實這個政策的決心。
陳愛初覺得,政策既是鼓勵也是鞭策,鞭策護士們更加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也希望通過改革,減輕護士身上的擔子,把更多的時間脫離出來,和患者做互動,為醫患關系的調和出一份自己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