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沒人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在當前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下,只怕更不會有人這么說。只要生病,多少都要與醫院、醫務工作者打交道。
經過一番診治,醫生開出針對病情的治療方案,護士輔助方案的落實,幫助病人盡快康復,而患者為痊愈通常會忠實地執行。此三者,或者說醫者與患者間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彼此信任,鼓勵扶持,為“健康”共同努力。
在通常條件下的一般邏輯中,事情本該如此。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走到了又一個拐點,舊有的制度安排無法滿足新生的公眾訴求,資源分配不均與總量的稀缺讓矛盾開始顯現。醫者與患者,在尚不完善的醫療體制下,逐漸產生裂痕。
據寶安日報報道,今年9月11日寶安人民醫院產科一護士在巡房時,產婦家屬因不滿巡房打擾了產婦及小孩休息,便在治療室內毆打該護士,造成護士右耳鼓膜穿孔,身上多處軟組織挫傷……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今年9月23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一名患者持刀砍傷3名醫務人員。3名傷者均是年輕護士,其中2人剛畢業不久,另1人還有身孕。目前,行兇者已經被公安部門控制,相關調查已經展開……
曾幾何時,醫護人員竟成了“高危”職業。出于自保,民警開始駐扎在醫院,一線的醫護人員甚至穿上了防彈服,戴起了鋼盔……曾經備受尊崇的“白衣天使”如何成了“驚弓之鳥”?精神與工作壓力與日俱增,但薪資卻沒有想象中那樣優厚,生存環境持續惡化,許多人選擇了放棄。難怪在一次行業內部調查中顯示,絕大多數的醫務工作者不支持自己的后代繼續從事這份工作。
然而,幸好還有一些醫務人員,維系著職業的神圣與使命感,相信著未來。就像在任何時代的中國,都有如楊善洲老人這樣的道德高地未曾淪陷。
他們備藥、巡房、為病人注射……在瑣碎而又忙碌的工作中體諒著每一位病人的痛苦。攙扶著患者回病房,為入睡的病人掖被腳……看到如此一幕總能讓人感到放心:原來醫患間仍有這樣的溫暖;原來醫務工作者仍舊是病人口中的“白衣天使”。
“我的職業理想是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患者能放心就醫,人人都能看得起病,護士能讓患者信任,成為他們最親近的人,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朝陽區第二醫院外科的護士胡楊向記者訴說著自己的職業理想。
成為護士,是性格使然也是興趣所在
胡楊,朝陽區第二醫院普外科的年輕護士。從業僅三年,便已獲得醫院內部表彰,在5·12護士節上代表演講,并被評為優秀護士。“能被評為優秀護士我當然很高興,但是我更喜歡聽到病人說滿意。能看到他們笑,我就很開心,說明我的努力是值得的。”胡楊說道。
胡楊的工作信條非常簡單:“照顧病人,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幫助”。當你問她:“就這么簡單?”她會反問道:“還有別的嗎?這不就是我的工作?”
古語說:醫者父母心。意思是除行醫治病,醫務人員還肩負著安撫患者的責任。生病,在病痛之外讓人感到恐懼、焦慮、不安。而此時醫務人員的點滴關懷都可以成為患者及家屬的“定心丸”。所以有人說,沒有悲天憫人的性格和天生想幫助人的沖動,是沒法成為好醫生的。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時間較門診醫生甚至更長,也更需要這種素養。
選擇當護士,是考量過很多因素而決定的,不過胡楊自己也承認,說到底,還是因為她古道熱腸的個性。
在胡楊的老家佳木斯,一位老人暈倒在地,她剛好路過,詢問情況后,立刻撥開圍觀的人群,蹲下來查看老人暈厥的原因。在無法判定的情況下,立即給當醫生的姑父撥通電話,在姑父的指導下,做了簡單的處理,隨后又叫來了急救車,幫著趕來的醫務人員把老人抬上車,趕往醫院。而那時,她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
胡楊很難理解別人有難,路人卻冷眼旁觀的社會現象。所以平日里溫聲細語的她在得知2011年廣州佛山“小悅悅”事件后,一面流淚,一面毫不留情地指責冷血的路人。
后來,胡楊選擇了護理專業,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名護士。那件事之后,雖然老人在她的幫助下得到及時的救助轉危為安,但她深感有熱心,沒技術的無奈。“這也是我考慮選擇學護理專業的一個原因。我想學點技術,成為一名專業的醫護人員。”她說。
在她看來,醫務工作者是很高尚的職業,幫助他人,積福積德。甚至她從很早的時候就想過,國家有重大災情,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術出一份力。所以在雅安地震時,她毫不猶豫的報名到第一線去。只是領導考慮到她的經驗尚不足以應對復雜的醫治環境,沒有批準。她也沒有氣餒,畢竟還年輕。
醫院實習,任你“冷顏惡語”我自熱心如常
2009年,胡楊來到朝陽區第二醫院,她在這里實習。
實習,對所有護士來說,都是噩夢。工作瑣碎而繁雜,對于連續夜班的不適應,身心俱憊,讓很多人堅持不住,另謀出路。
雖然很累,但對胡楊來來說沒有更多的不適。她喜歡這里的環境,這里的領導。她說,領導對基層護士都很關照,而且有機會實踐學到的知識,看到病人們在她的安撫下長出一口氣的表情,她感到了病人對她的依賴,很有成就感。
在實習期間,胡楊一如既往的“熱心腸”。甚至有一次因為她的熱心遭到了患者的冷言冷語。但在患者理解了她的用意后,用極大的誠意表示感謝,還封了一個大紅包給她。但她始終沒有告訴這位患者她的姓名,而患者寄來的表揚信上,也只能寫著:“感謝朝陽區第二醫院普外科護士……”
那是2010年的事。
在一次夜班上,醫院收住了一名患者——馬女士。當時急診以“右踝關節骨折”收住院,需要進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
前來就診時,馬女士坐在輪椅上,由一名男子推著。在診治期間,盡管兩人有些交流,但舉止中有一種陌生感,胡楊感覺有些不對勁,就格外留意該男子。她考慮到,如果二人不是親屬關系,僅僅是普通朋友,或者同事,因為涉及到手術和后續費用問題,應該盡早提醒患者,避免耽誤治療。
在完成了入院常規的護理指導和操作檢查后,男子說他有急事,要回去了。馬女士也同意。在他轉身要走的時候,胡楊拉住了他,并認真的說:“先生您不能走,得等醫生看完CT結果再說。”男子見此情形便答應不走,幾分鐘后他說去接個電話,走向了樓梯口。
趁此空當,胡楊詢問馬女士:“這位先生是您的家屬嗎?”馬女士回答說不是。聽此回答,胡楊更加疑心,覺得應該提醒一下患者。 隨后胡楊詳細詢問了馬女士受傷的情形,在胡楊的一再追問下說出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該男子與馬女士并不認識。馬女士吃完飯在街上遛彎,走到星光天地商場的地庫門口,突然一輛奧迪轎車撞了過來,躲避不及,馬女士被撞骨折。說到這里,胡楊才知道原來他們不僅不是家屬,這名男子還是肇事司機。但據馬女士回憶說,該男子雖然是肇事者,但撞了她之后很誠懇地向她道歉,并送她來醫院醫治,還支付了剛才檢查所需的醫藥費,覺得他人還挺好的。
胡楊追問道:“姐姐,你報警了嗎?”馬女士很不以為然的回答說沒有。胡楊又問:“那你記下他的車牌號了嗎?”馬女士仍然回答沒有。在交談中可以感到她對肇事者非常信任,認為胡楊有些多疑。
事后馬女士也談到,她當時覺得胡楊只是一名護士,管的有點多,她認為這名男士人不錯,會負責的,不需要這么繁瑣。但事實證明馬女士的想法過于天真了。
眼見馬女士冷淡的態度,胡楊仍然堅持勸說她報警,并提醒她,如果不報警的話,很可能在后續治療中找不到該男子。此時的馬女士認定胡楊多事,不為所動。胡楊還是沒有放棄,又說到:“ 姐姐你給你家里人打個電話吧,至少得讓他們知道啊。”這次馬女士聽從了她的建議。
撥通電話后,胡楊親自囑咐患者的父親:“您務必早點到,肇事者還沒離開,正在接電話,盡快過來跟他解決一下。” 掛了電話,見那名男子還沒有回來,胡楊很是著急。她讓馬女士給他打電話。馬女士則說他肯定一會就過來了,不用催他。但胡楊感覺事情不對,又勸說了幾遍,終于馬女士按照男子所留的號碼撥過去,竟然是空號!他果然借機溜走了,而所交的費用也僅夠剛剛的檢查,后續還需要手術、住院等多項費用。
此時馬女士恍然大悟,發現自己被肇事者的表象所迷惑了,她一語不發,非常難過,對于肇事者的姓名,車牌號一概不知,她也終于明白胡楊的擔心不是多余的。氣憤歸氣憤,馬女士還是一再感謝胡楊的善意提醒,并對自己剛才的態度抱歉。
胡楊并沒有在意馬女士的態度,她說:“姐姐,如果你能多相信我們醫護人員一些,就能挽回點損失了。”馬女士的父親離醫院不遠,很快就趕了過來。得知情況后,迅速報警。但由于掌握線索過少,警方也無從查找。
事后,在醫生的精心醫治以及胡楊等醫護人員的照料下,馬女士健康出院了。臨出院時,她給了胡楊一個紅包。
在胡楊看來,關照病人是她分內之事,這紅包于情于理都不能收,況且也不符合醫院的規定。但她實在推脫不過,將紅包交給了護士長劉小霞,并交還給了馬女士。
紅包堅決不能收,但表揚信胡楊卻樂得收下。
馬女士康復后,寫了一封表揚信給護理部,盛贊朝陽區第二醫院的護士關心病人,非常敬業。但胡楊并沒有告訴她自己的姓名,信中自然無法提及。在夸獎時,也只能描述著寫到,“那個看起來有些瘦弱的,說話很溫柔的,一笑很甜還有兩顆虎牙的小姑娘……”
那一年,胡楊成為醫院內受患者表揚最多的護士。后來,有同事問胡楊,在患者不理解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堅持讓她報警?她回答說,“我當時就是著急,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我就是這樣的人吧。”
心中了不起的蓋茨·比:院長李瑞杰、護士長劉小霞
在朝陽區第二醫院工作胡楊心中充滿感激。一方面她實踐了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她喜歡這里的人,尤其佩服的是院長李瑞杰和護士長劉小霞。
在李院長接手醫院后,他著手創建重點科室重點發展。如今,醫院建設快速發展,硬件條件日益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診療水平持續提高。已經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和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公立醫院。每天前來就醫的患者都需要排起長隊,醫務人員加班加點但仍覺得忙不過來,患者對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也是贊不絕口。
護士長劉小霞對胡楊和她的同事們都非常照顧。“就像親人一樣,只要有困難,一定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如果個人遇上點兒事,她會主動問護士用不用替班;過年過節時,盡量照顧家不在北京的同事來排班。 “有這樣的護士長,讓我們很踏實。是我們的幸運。”胡楊說。
據她介紹,劉護士長不僅是生活上的親人,更是業務上的榜樣。她在患者中聲望很高,大家都在朝著她的方向努力。
堅持理想的人永遠最美麗
干過這行的人都知道,護士這條路并不好走,付出甚多,收入卻很微薄。但對于這個觀點,胡楊有著不同的看法。她說,這個工作的確很累,有時一天忙下來感覺快要散架了。但收入不一定是“微薄”的,這要看怎樣來定義“收入”了。工資當然是收入,跟很多行業相比,護士的工資不高。但是會有很多額外的“收入”,比如病人的感激之情,比如看到他們康復后那種難以言說的喜悅。
在她看來,人生不是只有賺錢才是實現自我,不是做大官就能很幸福,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做著喜歡的事,而這份工作恰巧對他人有所幫助,這就是她要走的路,她會堅持地走下去。
她常說的一句話:堅持理想的人永遠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