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每天要洗上百次手 病房每天要換六百多塊尿片 寶寶入病房要先按腳印 曾有父親怕弄錯做親子鑒定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記者探訪“神秘”的新生兒病房— 瞧 “崽崽”和他們的“臨時媽媽” 護士每天要洗上百次手 病房每天要換六百多塊尿片 寶寶入病房要先按腳印 曾有父親怕弄錯做親子鑒定 省兒童醫院有一個“神秘”的新生兒病房:一般只接收未滿28天的超低齡“寶寶級”患者,為減少感染幾率,寶寶的親人均不能進病房陪伴。不過,在這個病房,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寶寶患者得到了由護士組成的“臨時媽媽”團隊的細心呵護。 是護士也是“臨時媽媽” 8月29日,記者來到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采訪。護士長辛萍介紹:“我們科的護士大多是20出頭的小姑娘,很多都還沒結婚。”別看這些護士年輕,當起“媽媽”來都很有一套。 一大早,護士們便開始忙著給寶寶洗澡。在洗澡間,她們先把臉盆般大小的“迷你”澡盆挨個放好,把寶寶抱進來,調好水溫后,左手抱著寶寶,右手給這些小家伙擦拭身體。“我們每天都要給寶寶洗澡,別看只是簡單的三兩下動作,都是經過專門培訓的,水溫多少、怎么抱、怎么洗都是有講究的。”辛萍在一旁說。洗完澡,護士們麻利地擦干、穿衣、包襁褓,將寶寶們抱回了病床。 病房里并不安靜,寶寶的哭聲此起彼伏,洗完澡后聲音尤其大。“他們餓了,想吃奶了。”辛萍告訴記者,護士每3小時會給寶寶喂一次牛奶。 9時左右,新鮮的牛奶從配奶間送到了病房,護士們便開始喂奶了。喂奶也有講究,護士張璐邊喂奶邊小幅度抖動奶瓶,她說,由于這個寶寶不太喝奶,她需要通過抖動奶瓶來刺激寶寶,讓寶寶多喝一些。“每個寶寶特點不一樣,有的很乖,有的特別喜歡把奶瓶吐出來,我們就要一直站在邊上不停地將奶瓶塞回寶寶嘴里。” 除了洗澡、喂奶,護士們還要至少每3小時給寶寶換一次尿片,整個新生兒科病房每天要換600多塊尿片。給寶寶剪指甲、剃頭等工作也都是護士們的“必修課”,還要按時給寶寶量體溫、打針、治療。在新生兒病房,她們既是護士,也是臨時“媽媽”。 工作細節上要求更高 9時30分左右,病房外聲音大了起來,門外的接待室擠滿了人。原來,由于親屬平時看不到寶寶,病房特別在每周安排5天上午的時間讓他們在病房外向醫生和護士咨詢。除了詢問病情,親屬最關心寶寶在病房里“吃得怎么樣,睡得好不好”。 辛萍說,他們特別理解寶寶的親屬。“這些新生兒都特別小,有的甚至剛出生幾個小時就被送來,住院期間除了偶爾出病房做檢查,其余時間都看不到,親屬能不擔心嗎?對新生兒的護理,我們必須細之又細,這不僅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需要,還有一份對這些小生命及他們父母的責任。” 對新生兒護理的細致無處不在。這些寶寶雖然乍一看上去長得差不多,但他們病情不同,治療藥物、治療方法、治療時間、喝奶量等都不一樣,一旦弄錯,將出現嚴重后果。因此,每喂一次奶、打一次針、洗一次澡、做一次治療,護士都會仔細核對寶寶的信息。因為寶寶十分脆弱易感染病菌,她們每接觸一次寶寶就要洗一次手,接觸完之后,還要洗一次,每天要洗上百次手。 護士江雅倩告訴記者,出于打針的需要,她們會把寶寶需要扎針處的頭發剃掉。但是,寶寶出院前,她們還會專門替寶寶剃一次頭發。“我們希望能把一個干干凈凈的寶寶交還。” 在病房,記者還聽聞了一個曾經轟動全院的親子鑒定的事。去年年底,一名入院的寶寶中途被其親屬帶出院做檢查時,寶寶的父親堅決不收,稱那不是他的孩子。“入院時,我們都當著父母的面在寶寶腳上套了兩個識別腳環,而且我們每天都要對寶寶信息核對多遍,我們不相信會弄錯。”辛萍說。 盡管如此,但那個父親依舊咬定這不是他的孩子,最后不得已去做了親子鑒定,后來鑒定結果顯示,醫護人員并沒有搞錯,是寶寶父親認錯了。 雖然這次事件護士并沒出問題,但這也再次給她們提了醒,工作必須細上加細,于是她們從今年起又加了一道入院程序:入院前,寶寶及親屬分別在一張紙上同時蓋下獨一無二的腳印和手印。 對“崽崽”有種天然的愛 在病房待了一天,記者發現,新生兒科病房的護士真可謂“偷不得半分閑”。即使到了晚上,護士們依舊不停地在各個病房穿梭,幾乎不能歇一口氣,睡覺更是奢侈。 這源于病房的特殊性:寶寶要不停喂奶,不停換尿片,其余時間還要做各種治療,一些在其他病房可以交代家屬注意的工作在這里也都需要護士全權主動去做。“寶寶的病情隨時都可能有變化,我們至少15分鐘就要去看一次,想抽空休息一會兒都幾乎不可能。”江雅倩說。 不過,這些“臨時媽媽”照料寶寶的一言一行,無不透露出對寶寶的發自內心的愛。在病房,這些年輕的護士們都親昵地稱呼寶寶為“崽崽”。喂奶時,她們會邊喂邊說:“崽崽,是不是餓了啊?”寶寶哭了,她們也會抱起來哄一哄:“崽崽,怎么又愁眉苦臉的?” 江雅倩說,雖然寶寶親屬平時看不見她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都得不到親屬的評價,但她們都是從心底愛護這些小生命,有時看見寶寶哭得厲害,她們也會跟著心疼。當天值晚班的護士肖麗娜說,有時休年假,幾天沒見到寶寶,會十分想念,回來上班后迫不及待想見他們。 “工作雖然辛苦,但每天和這些純真的寶寶在一起,也覺得很快樂,心里總是軟軟的,哪怕有時喂奶、打針時他們不太‘聽話’,我們也生不起氣來。”“臨時媽媽”們告訴記者,寶寶出院時,她們心里百感交集,臨送出病房前,她們總是會依依不舍地圍著寶寶輪流親幾口。不過,看到寶寶健健康康出院,被親人高高興興接回家,她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