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護士臨床開藥方 推行半年無事故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公立醫院醫護人手緊張,夜更情況更嚴峻,留院病人若突然病情轉變但情況不算緊急時,召喚當值醫生到場診治往往等較長時間。聯合醫院去年試行“護聯網”護理計劃,由經過特別培訓的資深護士,代替當值醫生為病情較輕的病人作出臨床評估,有需要時處方藥物。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申訴肌肉痛,經護聯網資深護士評估風險而馬上聯絡醫生,確診為食肉菌感染,立刻施手術,得以保住性命。
聯合醫院的內科及老人科共有12間病房,夜更醫生有四位駐院醫生及兩位實習醫生,但12間病房分布于兩座大樓的不同樓層,拖慢醫生處理不同病房病人訴求的速度。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運作經理雷偉剛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去年3月為例,每晚夜更護士電召醫生達30.7次,對于咳嗽、發燒等非緊急情況,醫生到達時間平均為兩小時。
特殊情況須傳召醫生
為縮短病人等候時間,該院去年8月在內科及老人科其中四間病房推行護聯網計劃,在晚上10時15分至早上7時,由護聯網護士代替當值醫生為病情較輕的病人評估。
院方選出八名具備10年內科及老人科經驗的資深護士,接受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培訓,學習臨床斷癥評估,包括有五天跟醫生巡房,按照13種標準化臨床指引,包括血壓高、發燒、肌肉痛及咳嗽等病況為病人評估,有需要時處方藥物。若遇到13種臨床指引以外的病況,便須立即傳召醫生到場診治。
雷偉剛稱,在這計劃下,病房夜更護士若發現病人出現指引上的臨床徵狀,便傳召護聯網護士,15分鐘就能到達診治,有效預防病人病情轉差,而且減少通知醫生次數,亦使醫生可集中處理病情較重的病人。他稱曾有一名70歲老翁,因患糖尿病及高血壓需留院觀察,晚間他申訴肌肉痛,經護聯網護士評估,懷疑是肌肉受感染,即時聯絡當值醫生,后再聯絡骨科醫生,確診為食肉菌感染,當晚施行切腿手術,性命得以保存。
聯合醫院去年12月將計劃擴至九間病房推行,今年3月,每晚通知醫生次數已大幅下跌至16.7次,非緊急項目到診時間亦縮短至75分鐘。護聯網計劃推行至今,截至本月上旬,并無發生任何醫療事故。
推行半年無任何事故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連錫營表示,計劃中的13個臨床指引項目,是由30多項在病房常見的非急癥項目歸納出來,并經醫院管理層批準而訂立。護聯網護士可處方的藥物名單,已經醫院藥物及治療委員會審批及認可。護聯網護士每晚將診斷結果寫在紀錄簿上,當值醫生翌日就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