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來了,想當白衣天使的你還在等什么?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護士節與記者節、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以此向奮戰在救死扶傷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致敬。白衣天使值得尊敬,培養白衣天使的學校也一樣。近年來,重慶市兩江技工學校立足醫護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市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醫護人才,為推動我市醫護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辦學特色
醫護特色+軍事化管理,創市級重點中職學校
兩江技校地處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重慶,共享著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得天獨厚的資源,以“創建國家級重點示范學校、打造醫護技能教育航母”為辦學目標,不斷發展壯大。
為了打造特色鮮明的醫護專業,提高育人質量和專業水平,兩江技校以學歷教育為載體,堅持素質教育和技能教育并重,采用準軍事化、半封閉化的管理模式,力爭將學生培養成為國家需要、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此外,學校積極與醫科大學、醫藥高專、三峽醫專等高校合作,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創造了良好條件。
過硬的教學水平,使得兩江技校的重慶市醫護技能教育行業所占地位越來越高。這可以從以下數據中找到佐證。在2011年重慶市醫學護理高等技能教育中,兩江技校72人被重慶醫科大學錄取,占重醫該類別公布計劃80人的90%。全年級217名學生,214人上線并被錄取,一舉刷新了我市“醫護單招”多項紀錄!
師資建設
行業精英聚集,全面提升學校軟實力
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兩江技校擁有一支理念新、能力強、效率高、有特長、懂管理、講奉獻的專業教師隊伍。
目前,兩江技校成立了以原分管教育的重慶市領導竇瑞華教授和原重慶市教委領導青曉旸教授為首的專家顧問委員會,并團結了一大批專家、教授和學者,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學校重點特色專業“護理專業”學科帶頭人由原四川省護理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市護理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護理教研室主任王祖孝副教授擔任,其余醫學護理類專業教師除重醫退休的教授、副教授外,均由醫藥衛生類的碩士研究生組成,他們都是重醫以及四川、云南、貴州等相關醫藥高校畢業的優秀學子。學校還特別聘請了行業高級技師擔任客座教授和實習指導教師。
在著眼于學校重點專業與骨干專業打造的同時,學校還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完善教師教研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師能力提升機制,為學校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育人模式
“3+3、1+3”模式 助初、高中生實現大學夢
剛到兩江技校,我們受到了一名志愿者的熱情接待。志愿者叫李依倪,現在就讀于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專業二年級。她告訴我們,自己也是從這里畢業的,只要有空余時間,都會和同學們一起回到到母校做志愿者,幫助學弟學妹們快速融入學校。
我們了解到,像這樣懷著感恩的心回報母校的志愿者還有很多。而他們中大多數都是曾經成績不理想的學生。
韋學凱就是其中一位。2010年,韋學凱高考才300多分,離專科線差一大截。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了學校。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韋學凱不僅克服了以前學習上的壞毛病,成績提高了,還學到了扎實的醫護專業知識。一年后,憑借過硬的醫護專業知識,韋學凱以高分被重慶醫科大學錄取。
在兩江技校,類似的故事舉不勝舉。據統計,近2年學校通過“3+3”和“1+3”育人模式,幫助數百名中職學生考入了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醫藥高專、三峽醫藥高專等我市知名醫藥高校。
延伸閱讀>>
“3+3、1+3”模式
助你輕松上醫科大學
“3+3”和“1+3”教育模式,分別是針對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初中畢業生在兩江技校學習3年、高中畢業生在兩江技校學習1年醫藥衛生類專業知識,然后通過定向對口高職升學考試進入統招專科段學習3年,學習合格可以取得護理、臨床醫學等統招專科文憑。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3+3”和“1+3”模式,技校學習合格畢業后由學校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技校文憑,專科學習合格畢業后由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或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醫藥衛生類高校頒發統招專科文憑,國家承認學歷,教育部電子注冊,待遇與同批次同層次同專業錄取的學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