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護士長日記”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11時30分,我正在購物,手機響了……”這是《護士長日記》2月15日第一篇的開頭第一句話。2003年,時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SARS臨時病區護士長的張積慧,用自己的日記記錄了奮戰在抗非一線的46個日日夜夜。
“我們這里發生的事情太感人了,我想每天都把這些記下來,你看怎么樣?”進入隔離病區的第3天晚上,張積慧在電話里對丈夫說自己已經寫了兩篇日記,以后想繼續以日記的方式記錄這場戰役。
張積慧的丈夫粟寬源,時任空軍廣州醫院全軍傳染病中心藥物學科代理主任,也正在積極研發抗非藥物。他對妻子的想法非常支持:“非常好啊!這些事情不是誰都能碰上的,記下來我想會很有意義的。不過,除了寫日記,你看能不能把病人的治療過程也記一記,以后搞研究可能會有價值。”
每天繁忙的工作結束后,留給她的時間并不多。每篇日記都很短,語言很直白,張積慧簡單記錄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但就是這些簡單的文字,為我們還原了抗擊SARS一線的真實生活。
緊急組建的隔離病房不到一個星期就住滿了患者,40多個病人的治療護理工作讓張積慧和她的同事們異常忙碌。身為護士長的她要照顧到患者和同事的方方面面,走廊里、電話里處處充斥著“護士長,護士長!”的呼喊聲。下班之后,張積慧的雙腳腫得已經穿不進鞋子,站了一天的膝蓋都打不了彎。
“忙倒沒什么,而是在隔離病區令大家產生恐懼的傳染病毒。”有剛調來增援的護士,傳言使她非常恐慌,連講話都打顫。張積慧鼓勵她說:“別怕,你看我們干了這么多天都沒事,勇敢點。”
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嚴格的消毒措施和良好的心情,除了按照嚴格的操作規范進行消毒,一線的醫生護士們也會給彼此制造一些驚喜。三八節那天,張積慧記下了這樣一件事:院領導本來只給女患者送了康乃馨,發到一半才想起來給護士們補送了一籃玫瑰。
她寫道:“整個病區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今天過得真開心,要是天天這樣多好。”
SARS之后,張積慧先后調到醫院宣傳科和黨委辦公室負責行政工作。但到了2007年,張積慧申請回到護理部,繼續從事護理工作。她說:“我喜歡這個行業,護理事業我想做一輩子,因為覺得踏實,總有干不完的活。”
2009年《護士長日記》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張積慧本人2005年被推舉參評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2011年獲得廣州市紅十字會授予的“南丁格爾式優秀護士”。
面對諸多榮譽,張積慧說:“榮譽是集體的,成績已經過去,只有不斷進取才是自己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