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的2009英雄的評選中,護士鮮繼淑上榜
爭光貢獻獎獲得者:鮮繼淑
山城的“南丁格爾”
鮮繼淑,從事護理事業20多年,鮮繼淑護理癱瘓病人3000人次、昏迷危重病人4000人次。對于自己的工作,多做少說是她最大的特點。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提燈女神”和“鮮媽媽”。
神經外科護士陳穎回憶說:一次,一位病人灌腸后仍無法排便,病人家屬找到鮮繼淑,她二話不說,戴上手套就為病人掏大便……2008年5月12
日,四川地震發生后,她第一個申請趕赴地震災區救援。鮮繼淑和其他醫護人員,成為第一支抵達震中映秀的醫療隊。2009年,鮮繼淑獲得國際紅十字會授予的
第42屆“南丁格爾獎章”。“鮮護士長獲得南丁格爾的榮譽,是偶然,更是必然!蔽髂厢t院政委韋邦福說,鮮繼淑是用點點滴滴的“平凡”,成就了她的不平
凡。
今年40歲的鮮繼淑是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去年榮獲第42屆南丁格爾獎章。得獎之后有不少人叫她“南丁格爾”,但鮮繼淑更喜歡被稱為“鮮兒”、“鮮媽”。
鮮媽媽有個干兒子
鮮繼淑是個喜歡少說多干的人,從事護理事業20多年,歷任西南醫院骨科護士、神經外科護士長。熟悉鮮繼淑的人都知道,她除了親生兒子,還有一個是目前已上大學的“干兒子”小飛。
“這事本來不該說,也不知道哪次說漏嘴,讓媒體知道了,怕給孩子造成負擔!滨r繼淑說。小飛自幼與奶奶相依為命,靠政府低保度日。9歲那年,小
飛因大腿骨折住進了西南醫院。當時任骨科護士的鮮繼淑不僅對小飛精心護理、發動全科醫護人員為他捐款,還擔當起了母親的職責。由小飛首先喊出口的“鮮媽
媽”,后來成為全科室甚至與鮮繼淑相熟的人對她的愛稱。
主動請纓去地震災區
鮮繼淑說,自己曾是骨科的一名普通護士,在2000年西南醫院進行神經外科護士長崗位競聘時,護理部主任任輝鼓勵她說:“雖然是護士,也要有遠大的理想!
鮮繼淑執著地帶領她的護理團隊,在醫院率先建立了“護理等級公示制度”,并提出了“工作不完成不下班、質量不達標不松手、病人不滿意不過關”的“三不”標準。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休假在家的鮮繼淑立刻趕回醫院協助同事安置病患,連夜主動申請前往地震災區!俺霭l前我只來得及和兒子說一句話,就和68名同事出發,奔赴震中汶川映秀鎮。鮮繼淑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出色表現,成為去年獲得南丁格爾獎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