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練英語
“Can I help you?”“Thank
you!”……前天一大早,記者一走進市第二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就聽到了高低不一的英語對話。全科室的醫生和護士自由分組,每組兩人進行英語對話。熟練的
抑揚頓挫,滔滔不絕;準備不充分的略顯緊張,頻頻“吃螺螄”。顧主任在一旁認真地邊聽邊記,時不時幫助糾正一下語法或發音,更多的則是鼓勵。
醫生和護士們準備的對話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醫生和病人之間的。記者聽得入神,一旁的病人也很好奇。“挺新鮮的,從來沒聽到過醫生和護士說英語。”因為頸椎受傷入住醫院的季先生告訴記者,他才來20多天,不像其他病人那樣早就習慣了每周一早上聽到英語對話,他覺得很稀奇。
既是工作需要
也能提升自己
“康復醫學中心和國際同行交流的機會比較多,每年都會有國外的醫生來講課,有時候是不帶翻譯的。而且我們科室也經常會有外國病人,醫生和護士如果不會用英語交流,肯定會影響治療。”顧主任告訴記者,當初他有這個想法,也是考慮到工作的特殊性。
每周五,顧主任都會在黑板上羅列出5個單詞、1句句子,在下周一的對話操練中,大家可以從中挑選單詞和句子放入對話中。“這些單詞和句子都和醫
學有關,而且每周都有一個主題,畢竟還是要跟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顧主任說,英語對話安排在周一上午8點到8點30分之間,不會影響工作。
“剛開始覺得很別扭,慢慢就養成習慣了。現在見到外國人也不怕了,不管說得好不好,起碼敢說了。”護士小朱覺得,每周一次的英語對話操練不僅能幫助工作,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