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護士榮獲南丁格爾獎(圖文)
此屆評選,中國一共有6位護士獲此殊榮,楊秋是四川惟一一位獲獎者 昨(16)日,四川省紅十字會傳來好消息,原
都江堰市向峨鄉(xiāng)衛(wèi)生院護士楊秋榮獲第42屆南丁格爾獎。此屆評選,中國一共有6位護士獲此殊榮,楊秋是四川惟一一位獲獎者。“這么久了,我都沒想這件事
了。”當記者將此好消息電話告知已經(jīng)轉到都江堰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上班的楊秋時,她不太相信。楊秋說,對于從事護士職業(yè)的人來說,南丁格爾獎就相當于天上的
星星,只可仰視它的美麗卻永遠遙不可及。雖然她被推薦參與評選,不過她并不太自信能評上,她自認為自己做的是分內事,而且微乎其微。當確定此事后,楊秋笑
了,“我太幸運了。”

據(jù)介紹,楊秋于2006年、2007年被評為向峨鄉(xiāng)衛(wèi)生院先進個人。在去年發(fā)生特大地震后,34歲的楊秋顧不得上學前班的女兒,直奔醫(yī)院搶救病人,在得
知女兒遇難的噩耗后強忍悲痛,為部隊醫(yī)療隊帶路深入到每個村進行消毒工作。因抗震救災表現(xiàn)突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被
選為奧運火炬手參加火炬?zhèn)鬟f。
四川省紅十字會組宣部副部長劉強介紹,省紅十字會是15日得到這個好消息的,四川也僅此一人獲此殊榮。截至今年,四川一共有3人獲此榮譽。之前的獲得者,為第31屆瀘州獲得者楊必純,第39屆甘孜獲得者巴桑頓珠。
昨日下午,記者在都江堰晉苑板房區(qū)見到了楊秋。楊秋一頭長發(fā)高挽在腦后,穿一件黃綠相間的橫杠T恤,牛仔短褲配涼鞋,很清爽。一見記者,她立即滿臉笑容招呼進板房,麻利地倒上兩杯熱水。
背負喪女之痛 走村串戶消毒 信心:孩子沒事先救其他人 楊秋是都江堰向峨鄉(xiāng)衛(wèi)生院的護士。去年5月12日,楊秋下鄉(xiāng)進行交叉檢查。14時28分,一行人剛剛走到蓮月村水庫旁,一陣由遠及近的巨大轟鳴聲從地底下傳出,楊秋站立不穩(wěn),摔倒在地。
楊秋一路小跑奔回醫(yī)院,馬上和同事轉移病人。剛把病人轉移出去,就聽說與衛(wèi)生院一墻之隔的向峨中學教學樓倒塌了,有大量的學生壓在下面。“救孩子要緊!”楊秋向學校跑去。“我邊刨邊哭,不是因為手受傷了,而是看見被壓在下面的孩子,那驚恐絕望的眼神。”
看到這些孩子,楊秋和同在一個醫(yī)院上班的丈夫曾寬建想到不滿6歲的女兒,她正在新建小學上學前班,她會不會有事?楊秋安慰丈夫,女兒自小愛玩溜冰,算得上一個體育健將,是絕不可能有事的。楊秋說,她當時堅信女兒不會有事,是因為她清醒地認識到身為一名醫(yī)務人員的重任。
傷痛:女兒火化日正是生日
5月13日,楊秋和丈夫終于抽出一點時間趕到新建小學,孩子的老師悲傷地告訴她,她的孩子沒找到。楊秋和丈夫直奔廢墟,用早已布滿傷痕的手撿開一塊塊
磚。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楊秋看到了一塊破布,那是女兒的裙角。楊秋拼命呼喊女兒的名字,終于從廢墟中找到女兒余溫猶存的遺體。楊秋抱著女兒的身體對天痛
哭:“孩子,媽媽沒有及時趕來救你,媽媽對不起你啊!”
看著女兒的遺體被殯葬車拉走,夫妻倆擦干眼淚又匆匆趕回醫(yī)院,女兒已經(jīng)走了,但工作還要繼續(xù),“我不知道那幾天是怎么過來的,白天工作忙起來就忘了,不過晚上到一兩點都睡不著,眼淚都哭干了,第二天強打精神繼續(xù)工作。”直到5月18日早晨,楊秋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是學校打來的,通知楊秋到殯儀館,因為孩子將在這一天被火化。更讓楊秋心痛的,18日正好是孩子6歲生日。在孩子生日這天,楊秋趕到邛崍殯儀館見了女兒最后一面……
繼續(xù):力保大災后無大疫 見了女兒最后一面后,夫妻倆匆匆回到醫(yī)院。楊秋的職責就是帶著部隊的防疫隊走村串戶進行消毒工作,而丈夫則負責分發(fā)消毒藥品,不能耽誤防止疫情。
楊秋說,那是她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候,身上背負著失去女兒的痛楚,還擔負著大災后無大疫的重任。最終,她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
早報記者 宋建琴 攝影 黃瑤
新聞資料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英國護理學先驅、婦女護士職業(yè)創(chuàng)始人和現(xiàn)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1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fā)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對各國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