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院護理部賴寧南
前言:即便是在醫患關系緊張如斯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大量針對 于醫生的贊美之辭,而之于護士,我所看到的只有辱罵和批評。作為一種輔助性的角色,護士的工作單調辛苦而不容易為患者所接受。其實,不管是醫還是護,都是
疾病診療的執行者,都會因患者的治愈而歡呼雀躍,因某個病例的無法挽救黯然神傷,他們同樣需要我們的肯定和贊譽。下面是南方醫院一個有著38年護齡的護士 對于自己護理生涯的點滴記憶,或許,讀完這些文字,我們會對護士多一份寬容,多一點理解。
光陰似箭。1971年入伍到現在,我已在衛生戰線為廣大病人服務了38個年頭。38年的護理生涯中,也聽到很多看不起我們護士的言論, 但我想,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只要我們熱愛,認真努力的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行行都能出狀元。再說,紅花都要綠葉配,我們白衣天使就是一片片綠葉,用我們
智慧與辛勤的勞動,給大地帶來綠洲。
入行之初,瑣碎而艱苦
那年,我還不滿15歲,經過了3個月的新兵訓練,培養了我的軍人素質,政治思想品德吃苦耐勞的精神。作為一個衛生兵,畢業后我被分配到
消化內科工作。那時醫院的條件較差,挑開水、打飯、拖地、傾倒痰盂、刷廁所、給病人擦澡、喂飯、樣樣我都積極的去做,抽空還虛心的向老護士學習打針、擺藥 等業務知識。
一天傍晚,剛端著碗準備吃飯,衛生班長跑來說科里有一名危重病人在搶救,主任讓我趕快去,我趕緊放下碗和戰友跑步到科里幫助救治病 人。最后病人還是因為患的是白血病而離開了人世,這是我是第一次看見死人,心里特別害怕。但是在衛生班長的帶領下,我們給病人做臨終護理。從搶救護理這個
病人中,我學習到了搶救配合和臨終護理知識。
第一次觸碰到拯救生命的快樂
在消化科工作了8個月后,領導送我到護訓隊學習了8個月。回來后,進入了神經、皮膚科。在這里一干就是6年。神經皮膚科的6年,給我的 鍛煉特別大,為我做一名好護士奠定了基礎.因為神經科危重病人多,病情變化快,護理任務很重,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專科醫學知識,還要有過硬的護理技 術,和敏銳觀察病情的能力,才能及時的發現病情變化,贏得搶救時間。
1974年的一天我值大夜班,只有我一個人值班。小夜班的護士交班說25床有些感冒,已經給了去痰合劑,叫我注意觀察。25床是19 歲的女孩,患的是重癥肌無力。接班后我立即去查房,查到25床時,看見病人顏面發紫,立即給病人做人工呼吸,將口中的痰扣出,并且叫其母親趕緊去叫醫生。 通過積極地搶救,她的生命得以挽救,后來轉到胸外科做了胸腺切除手術,就完全治愈了。出院時她來感謝我,當時我心里非常的欣慰與快樂,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
自己能夠拯救人的生命。
我的小家,我的愛情,我的感動
30多年的歲月里,這樣的經歷太多了。1977年,我被調到呼吸科和中醫科工作2年。在2年里我學會了呼吸機的使用,學會瓶裝氧氣閥門 漏氣的修理,掌握呼吸科專科知識與護理。79年醫院成立了“惠僑樓”,我被調到這里,為港澳華僑病人服務。在“惠僑樓”的日子里,我建立了自己的小家。記 得在懷孕7個月時,我上小夜班,為一名患骨腫瘤的病人夜間進行皮膚護理時。該病人的腹水很多肚子也很大,我的肚子也很大。在交班前,正當我很吃力的為他翻
身時,一雙有力的手來幫助我完成翻身了。抬頭一看,是我的先生來接我下班了,當時我很感動,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出現了。
1985年,領導送我去護校復訓2年,2年后畢業被分配到血液內分泌科,我在這里工作了15年,調入該科不久,我當了該科的護士長,
走上了護理管理的崗位。當時血液科的護士加我只有8名。在孩子小、愛人工作也很忙的情況下,我經常替班在一線工作。小孩只得交給小姑姑帶,以便自己一心撲
在工作上。血液科病人的特點是危重的多,用藥特殊。根據病人的特點,我抓了消毒隔離工作,率先使用了靜脈留置針。嚴格了“三查七對”制度,加強心理護理的 力度,在保證環境的潔凈與用藥的安全以及防治并發癥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從死神手里搶奪生命
記得在1996年,從深圳轉來一名病人,當時是用擔架抬入科的,診斷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并發全身感染。入科后檢查她全身皮膚有紅腫的
硬結,觸之很痛,部分有潰瘍,血管也很難注射。當時病人的愛人說深圳醫院是叫他回家準備后事的,但聽說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好,是抱著一絲希望來的。 救治入科后,主任立即組織醫生會診,制定治療方案。方案制定后,立即給病人用藥。但病人已在別的醫院治療過,大血管基本上都有靜脈炎了,我就選擇了她的手
指靜脈,準確地將藥物用上了;皮膚的癤腫就用大黃粉加生理鹽水制成糊狀給她敷,2星期后癤腫就完全消失了,潰瘍的皮膚也治愈了,病人的病情通過化療也逐漸
好轉到痊愈。看到病人從死亡線上被搶救回來,我真的有很大的成就感。
1998年,一位做了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骨髓移植2個月后出現了嚴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全身剝脫性皮炎,口腔潰瘍,病人腹瀉,護理
難度很大。我帶領我的護理組想辦法,研究如何護理。最后我們用先鋒霉素Ⅳ加爽身粉加地塞米松磨成粉給病人噴在身上,并且認真、細致地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保
證靜脈用藥。在我們精心護理下,病人轉危為安。治愈出院,病人還給我們送了一面“醫者父母心”的錦旗以表示感謝。
抗擊非典,我在前沿
2000年,我光榮的退休了,但退休后繼續在血液科任護士長2年。2002年又被返聘在護理部任臨床督導員,在督導員的崗位上,按職責 對54個護理單元護理工作進行督導,給領導提供護理質量控質依據,保證護理工作保質保量的安全運作;在夜間督導時,幫助年輕護士解決護理疑難問題。
2003年2月24日,接到抗非典任務后,領導又派我負責成立消毒隊,對全院54個科,8座大樓的房間及走廊衛生間進行空氣噴霧消 毒,面積為19773.2m2,面積大、地域廣,每天工作時間需要花9至13小時不等。工作時間又特別,每天是早上、中午與晚上的時間進行,還要做到哪里 需要就到哪里去消毒;還負責自制消毒液。近5個月的消毒工作,有力地保證了我院工作人員與病人的安全,同時也保證消毒人員的安全。
目前,我返聘在護理部做護理文書質量檢審工作,我也將用我的知識和經驗為護理事業繼續貢獻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