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http://www.bjmu.edu.cn/huli/index.htm
建于1984年,是中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中國第一個護理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7月在原北京醫科大學護理系的基礎上,與原北京醫科大學衛生學校重新組建成立了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0年4月北京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學后更名為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學院下設3個辦公室,4個教研室,現有教職員工45人,其中教師32人,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9人,聘請4位美藉護理專家擔任客座教
授,還有數十位臨床兼職教師共同承擔護理教學任務。形成了多層次、多軌道的教學體系,各類型的在校學生近千人。護理學院每年還承擔護理臨床人員和護理師資
近千人次的在職教育。學院十分注重護理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方向有護理教育、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及醫院感染控制等。
學院擁有約6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內設有教學區、臨床綜合及模擬病房區、護理學研究區、辦公區等,有多媒體教室7個,計算機室2個,基礎護理、臨床綜合、康復、身體評估及營養等練習室15個,形體練習房2個;學院設護理專業圖書資料室,藏有中文專業書籍1300余冊,外文書刊及雜志1900余冊及20余種護理雜志。
2.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 http://nursing.fudan.edu.cn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成立于1997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護理學院之一。它是由原上海醫科大學護理學部與上海醫科大學附設護士學校合并而成。
護理學部成立于1989年。由原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護理教研室與上海醫科大學成人護理教育培訓中心合并而成。繼1980年開辦護理專業大專教育以后,1985年開設護理本科教育,1995年又開設護理碩士研究教育。十多年來輸送高級護理人才近900名,在國內護理界有著良好的聲譽。
護理學院成立以來,學院堅持以"面向21世紀發展中國特色的護理教育事業,培養多層次,滿足社會需求的一流護理人才"為目標。當時保留了原護士學校法人機構,采用了"一院兩制"過渡辦法,逐步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發展我校高等護理教育,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整體辦學效益作出了努力。2003年學院結束了中專護理教育,依托復旦大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綜合優勢,大學各附屬醫院提供的良好教學實習基地,形成了一個注重自然科學與醫學基礎、關注人文精神、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高等護理教育體系。
護理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0名其中教師50余人,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17名占教師人數35%。碩士以上教師10人占34%。現任院長戴寶珍,院黨總支書記賈宏麗,副院長胡雁、楊潤峰,副書記丁言雯。學院現有學生950人
護理學院有一個相對獨立的院區,占地26畝。有國內一流的"護理實踐教學中心",設有3個模擬病房、1個模擬手術室、1個模擬重癥監護室、3個梯形護理實踐課程示教室,整個護理實踐教學中心配備電視電化教學設施。學院除了校內教研室外,還擁有相當規模的臨床實踐教學基地: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科醫院、五官科醫院、腫瘤醫院、第一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等三級甲等醫院,其中設有5個臨床護理教研室。臨床教學基地不僅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供條件,也為學院師資培養創造了良好的臨床實踐和深化專業知識的環境。
3.山東大學護理學院http://www.nursing.sdu.edu.cn/nursing/index.php
山東大學護理學院成立于2000年6月。本科護理教育始于1985年,是國家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迄今已向社會輸送十二屆畢業生,共390人。歷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百分之百。畢業生中有43位考取碩士研究生,8人考取博士研究生,3位擔任省級醫院護理部主任,30多位擔任地市級以上醫院的護士長。我院畢業生在全國享有良好的聲譽而供不應求,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陜西、廣東、江西、江蘇、蘇州、深圳及山東八所醫學院的護理系等多家教學單位和醫院爭相接受我院畢業生。
學院現有護理學基礎、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心理學和臨床護理學五個研究室,一個護理學中心實驗室。擁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護理示教室。具有價值300萬元的醫療護理教學設施和華夏基金資助的國際先進護理教學模型和儀器。實習基地是齊魯醫院、省立醫院、山大第二附屬醫院等。學院資料室有中外藏書4000余冊,中外文期刊20余種。
護理學院現有教職工46人,碩士導師3人,副高以上教師14人。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袁劍云博士為我院客座教授。近年來承擔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國內外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8部,主編教材8部,視聽教材5部,其中獲全國視聽教材二等獎1部。目前承擔著在研科研課題5項,科研經費40余萬元。
4.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 http://nursing.gzsums.edu.cn/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于1998年5月8日成立,是在原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和原中山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的基礎上組建成立,首任院長是副校長汪建平教授。
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始建于1985年,是我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學院于2000年被批準為專業設置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并于同年正式招收專業設置碩士研究生。自開設高等護理教育以來,全日制教育和繼續教育共培養本專科生1036名,現有在校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21名,其中全日制學生411名(其中研究生23名),夜大學生633名。
5.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
http://www.csu.edu.cn/chinese/outline/academy/hlxy/index.htm
由原湖南醫科大學護理系及湖南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組建而成。湖南醫科大學護理系建于1995年,是中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經歷5年的學士學位教育,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中國第一個護理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同年正式招收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湖南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創辦于1911年,1979年成為衛生部直屬的中等衛生學校,教學管理嚴謹,教學質量高。新組建的護理學院,進一步優化了人員結構,擴大了辦學規模,優勢更加突出。現任院長,何國平教授。
護理學院現有教職工45人,具有高級職稱者12名,中級職稱者30名,初級職稱者3名。其中14人具備碩士學位。臨床實習課由臨床教師兼任。
護理學院具有3個層次、6個軌道的護理專業教學。培養護理教育、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臨床管理和臨床護理方面的高級人才。目前在校生共1200人,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專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今后每年將面向全國各省市招收各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及接受繼續教育的護理人員。
6.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學院http://www.cams.ac.cn/pumc/huli_x/huli_x.htm
經國家衛生部和教育部批準,在國外基金的資助下,學校按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目標,對護理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改革,實行新的教學模式,實現與世界護理教育接軌。自1996年始,護理學本科教育修業年限由原來的五年改為四年,擴大了規模,并增設了三年制專科教育,旨在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層次、高質量、適宜醫學科學發展的新型護理專業人才。
7.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http://www.tijmu.edu.cn/cn/hlx/index.htm
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于1983年在全國率先恢復五年制本科高等護理教育專業,199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1996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中國高等護理教育學會,常設機構設在我學院,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學院共培養本科畢業生近500人,考取各學科研究生40多人;培養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12人,現在校生14人;青年教師考取國內外博士研究生9人(耶魯大學2人、賓西法尼亞大學1人、千葉大學2人、香港1人、北京大學1人、本校2人)。全學院教師在兩期十年加拿大CIDA項目支持下80%以上(34人次)赴加進修學習與學位學習,接受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留學生18人。成功舉辦國際、國內高等護理教育學術交流會(92、2001年國際學術會議、96、99、2001年全國學術會議),完成中加遠程網絡的開通與使用,獲中華護理學會三等獎,完成2000平方米的教學樓改造。從師資力量、辦學規模(教學設備)、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反饋等方面,我學院在全國高等護理教育院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社會對護理專業本科生需求量不斷增加,我學院在原150人左右在校生規模基礎上,擴大到現在400余人的規模。
8.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http://www.njmu.edu.cn/hlxy/index.htm
全國恢復高等護理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1980年受國家衛生部的委托,在全國第一家率先辦起護理專修科,1985年建立護理學系,在全國也是建系最早的院校。同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在全國首批創辦護理本科教育,2002年創立護理學院。迄今為止,已畢業護理專業本科生436名,現有在校生600余名,我校畢業的護理本科生絕大多數已成為國內護理界的骨干力量,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走上護理教育、管理及科研崗位并作出不斐成績,還有一些通過英語培訓,到國外服務和深造。
護理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生氣勃勃的師資隊伍,專兼職教師近4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名,現已獲得碩士學位的教師8名,在讀碩士7名,師資力量雄厚。護理學院下設三個辦公室、5個
教研室,承擔護理學院、康達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同時,護理學院還是全省護理專業自學考試的實踐考核基地。學院十分重視護理科研,主
要的研究方向有護理教育和臨床護理,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與美國、英國、香港、澳門等地的護理院校有著較為密切的學術交流。
9.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www.cmu.edu.cn/departments/huli/index.htm
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原中國醫科大學護理系),建于1984年3月,是中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于1985年8月正式招收首屆護理專業本科學生。2000年3月15日,成立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2年6月4日,又成立了中國醫科大學國際護理學院。200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護理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自2002年起,學院與英國奧斯特大學生命健康學院護理系聯合舉辦高等護理本科教育。
護理學院下設一個辦公室(教務科);五個教研室:護理學基礎教研室、護理管理學教研室、護理心理學教研室、第一臨床護理教研室(設立在第一臨床學院)及第二臨床護理教研室(設立在第二臨床學院)。
學院現有護理教師254人,其中專職護理教師14人,兼職授課教師(臨床)62人,兼職臨床指導教師178人。學院承擔學校多層次、多軌道的護理專業教學任務。主要科研方向包括: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臨床護理、護理心理。
學院現有護理學基礎實驗室1個、危重癥監護室1個、實驗準備室1個、圖書資料室1個。圖書資料室內藏書中英文共600余冊,中文期刊9種,英文期刊7種,以及多種聲像資料。
10.福建醫科大學護理學系www.fjmu.edu.cn/chinese/general/setdept/gaohu
福建醫科大學護理學系位于福州市交通路88號,是福建省培養護理學專業學士學位以及護理專業高級人才的重要辦學機構之一。現任系主任姜小鷹教授,兼任中華護理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護理教育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地區高等護理教育學會理事長、福建省護理學會理事長等職。
本專業開設于1985年9月,1985年至1992年以培養在職全脫產學習三年制專科學歷護師為主。1994年開始培養全日制五年制學士學位本科學歷護師(2000年起改為四年制),同年開設護理函授(專科)專業和護理專業證書班。1999年與《老年醫學》碩士點合作培養護理研究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2003年,經國家學位委員會批準增列為護理學碩士點,填補了福建省護理專業碩士點的空白,表明我省護理教育邁向更高層次。1999年,招收全日制護理專業高職班(專科)學生。學制分別為四年或五年制本科學歷,畢業后授予學士學位、三年制專科,畢業后獲大專學歷、研究生學制為三年,畢業后獲碩士學位。2001年護理學專業批準為福建省高職高專示范專業,同年6月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高職高專示范專業試點單位。2002年開始招收高職專科升本科學生,學制兩年。設置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五個教研室。擁有福建省最完善的護理專業實驗室,并經省教育廳驗收為福建省高校合格實驗室,擁有福建省最大的6所省級綜合性醫院、5所市級醫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我系臨床護理教學基地。
11.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原第一軍醫大學護理系)
http://www.fimmu.edu.cn/hlx/index.htm
第一軍醫大學護理系具有光榮的傳統,護理系的前身成立于1951年的東北軍區軍醫學校的護訓隊。50年
的風雨歷程,隨著學校由最初的軍醫學校,普通高校,邁進重點大學行列,全系護理人員艱苦創業,團結創新,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我校護理教育質量為目
標,以培養軍地兩用護理人才隊伍為目的。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斷
提高。目前在校護理學生千余人。培養層次由單一的中專、到今天的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四位一體。1998年護理系被授予碩士點,并為華南地區首個護理碩士學位授予點。教學系列人員學歷全部在本科以上,其中50%為碩士。全系設有基礎護理學、護理管理學、社區衛生護理學三個教研室,承擔10余門護理專業課程。其中基礎護理學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護理管理學和社區衛生護理學教研室的課程設置在培養高層次軍地兩用護理人才方面各有專長。
護理系現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面積900平方米。擁有設備一流、條件完備的多媒體教學演播室1間,模擬病房4間,床位近40張。心理測試室1間,有教學、護理和科研水平相當的教學基地幾十所。
招生人數: 2006年我校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計劃暫定為700名,包括公費(非定向、定向)、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2005年公費比例為85%)
12. 第二軍醫大學護理系http://www.smmu.edu.cn/
第二軍醫大學護理系于2000年被批準為全軍護理教育中心,該系創建于1983年,
是軍隊護理專業教學、科研基地,培養高級護理人才的搖籃。設有基礎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臨床護理學、心理學四個教研室以及《解放軍護理雜志》編輯部、第二
軍醫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兩個學術服務機構。開展護理專業碩士、本科、專升本、專科、留學生等五個學歷層次教育,是軍隊開展高等護理教育最早、培養層次最全,
同時也是國內首批獲得護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的單位。
面對護理專業及全校各專業學員開設有"護理學基礎"、"急救護理學"、"醫院感染學"、"心理學"等37門課程。相繼為國防衛生戰線輸送了5000余名護理人才,形成了以碩士和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為輔,各類成人教育為補充的較完整辦學體系。
13.吉林大學護理學院
始建于1949年,最初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護訓班(地址在天津),
1949年10月招收第一批學員。1951年,由于抗美援朝的需要,又開設了“中級醫務訓練班”。1954年8月,“中級醫務訓練班”隨天津第一軍醫大學遷至長春市,“護訓班”和“中級醫務訓練班”改為護士專修科。1958年8月,護士專修科隨同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集體轉業,劃歸地方領導,改名為長春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吉林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1978年隨著吉林醫科大學恢復原校名為白求恩醫科大學,更名為白求恩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1999年7月,經白求恩醫科大學批準,更名為白求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0年6月,隨著五校合并,白求恩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改名為吉林大學護理學院。
學院座落在長春市風景優秀的南湖之濱,是東北地區第一所護理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4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3名,講師及相應職稱8名。學院重點培養高層次的護理專業人才,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各類中高級衛生人才5000余名,其中護理專業畢業生4000余名,被譽為“護士的搖籃”。學院現有在校生106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