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長陳竺:新醫改后將大幅降低藥品價格
北京晨報3月6日報道
醫療改革問題已經成為本次兩會中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今后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八千五百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投入三千三百一
十八億元,以保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昨天,衛生部部長陳竺成為了記者們圍追堵截的重點對象。陳竺接受采訪時表示,新醫改后將大幅降低藥品價格,
通過財政補償使公立醫院不再以創收為目標,醫改的具體方案將在兩會后公布。
關鍵詞醫療價格
有望按病種付診療費
衛生部門正在制定一套標準化的診療方案,不僅僅是由醫療機構或者衛生部門一家來做,還有社保等其他方面專家共同參與,“將來能夠逐步地實現按照病種付費。”陳竺稱。
陳竺坦陳,現在的醫療活動,主要是診療的行為當中,還有很多的隨意性,“結合國際上的先進經驗,我們也做了探索,就是規范診療活動的臨床路徑,或者叫規范化的診療指南體系的建立。”他表示,有了這套指南,不僅能避免隨意性,提高質量,而且也能夠提高效率。
醫生出診費可能提高
他表示,目前醫療衛生服務當中,技術服務的勞動價值在價格政策上還沒有合理的體現,“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也要考慮這方面的調整。”
據介紹,作為一種勞動和技術服務,醫生處方應當收取相應的費用,“特別是技術服務費用,一些
高難度的手術等等,現在的價格肯定是不太合理的,應該適當地調整。如何調整、在什么樣的時期調整,都是需要具體研究的。”陳竺表示,將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增加費用,既要對醫院有所補償,又不要給群眾造成太大的負擔,“這里面需要一個平衡。”
陳竺表示,此次醫改關于醫院內部管理上也有明確方向,在發揮醫生積極性有關的一些措施操作上,不搞多收多得,而是根據醫生的工作績效,“優良你(就)多得,所謂‘優勞優得’”。
大病補償達居民收入6倍
據介紹,2007年全國衛生事業總支出已經超過1.1萬億元,去年超過1.2萬億元。陳竺表
示,經過過去幾年的努力,公共財政增加投入,個人支出的比例已經從最高時候的60%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幾了。所以今后三年如果每年政府再投入兩千八百
億,“相對而言個人付費的比重就會下降,這對于緩解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會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
根據工作計劃,三年內,全國基本醫療保障要覆蓋90%。據悉,患者大病補償能力將得到增加,大病補償的封頂線達到城鄉居民收入的6倍,“已基本達到收入的6倍了,城鎮居民去年的基本收入是人均一萬三千七百多元,乘六,就超過9萬元了。”
關鍵詞
看病難
困難群體看病“雙保險”
對于看病難問題,陳竺表示,以兒童白血病為例,我們就要在大病統籌范疇里面給予考慮,一方面
建立補償制度、保障制度,另外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診療,要能夠控制這個費用,使得兒童白血病能夠在我們現在基本醫保的制度框架內,能夠實現基本醫療服務。我
們現在講的基本保障制度,實際上還有一個補充的制度,就是民政方面的大病救助,它是對困難群體提供的。
居民將有個人健康檔案
從2009年開始,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在全國鋪開。陳竺表示,這項工作目前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已經在進行試點探索。
據悉,通過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為每個人建立一個健康檔案的話,就能夠實現個體化程度上的健康管理。這樣他無論是在基層就醫或者到大醫院就醫,醫生馬上就可以知道患者病史,避免很多重復的醫學檢查,既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患者支出。 晨報記者 趙陽 朱爍
關鍵詞
公立醫院改革“以藥養醫”退出舞臺
陳竺表示,公立醫院將成為此后3年改革的重點,將主要體現其公益性、解決基本醫療、緩解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問題。“所以公立醫院成了國家在衛生領域方面很多矛盾和問題比較集中的一個領域,目前公立醫院的改革路徑、方向,特別是一些具體措施有待于探索。”
據介紹,此次醫改從今年到2011年的近期工作重點中,關于公立醫院改革,將體現公益性,要
扭轉過于強調醫院創收的傾向,讓公立醫院成為能為人民群眾醫治大病、重病和難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平臺。“堅持公益性,我們的補償機制方面要做比較大的改
革,以藥補醫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帶來很多負面的機制,要及時地改。”
醫改方案什么時候公布于眾呢?陳竺表示:“兩會一結束,我想就會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