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護士資格證考試前總結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1. 治療潰瘍性腸炎,首選柳氮磺吡啶。
2. 腸套疊:果醬樣血便,(阿米巴痢疾)
3.上消化首出血:柏油樣便。
4. 下消化道出血:暗紅色便。
5. 膽道完全阻塞:陶土色便。
6.肛裂或痔瘡:類便表面有鮮血或排便后有鮮血滴出。
7. 顆粒管型:急性腎衰。
8.蠟樣管型:慢性腎衰。 急性腎水球腎炎:紅細胞管型。
9. 白細胞管型:腎盂腎炎。
10. 沙門感染:可用喹諾酮類或氯霉素。(副溶血性弧菌也可用)
11. 大腸桿菌:可用阿米卡星。
12. 腎病綜合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首選糖皮質激素。(胎膜早破也可用,主要促胎兒肺成熟)
13. 鏈霉素過敏:葡萄糖酸鈣。
14.心室顫動:非同步直流電復律。
15. 心房顫動:同步電復律。
16.心包積液可 靠的診斷方法:超聲心動圖。
17. 腸套疊首選檢查:空氣灌腸。
18. 輪狀病毒:黃色蛋花湯樣。
19.出現蜘蛛痣原因:雌激素增多。(內分泌紊亂)
20. 確定有無呼吸衰竭最有意義的檢查:動脈血氣分析。
21. 顱內腫瘤最好發的部位:大腦半球。
22.葡萄胎術后避孕2年。
23.乳腺癌術后應避孕5年
24. 預防局麻 藥中毒的術前用藥:苯巴比妥鈉。
25. 新生兒敗血癥:葡萄球菌。
26. 正常嬰兒每晝夜排尿量為400-500ml。
27. 正常人每日形失水量為850ml。
28. 舟狀腹常見于惡液質。
29. 腰麻后頭痛的主要原因是腦脊液外漏。
30. 胎盤由葉狀絨毛膜,底脫膜,羊膜。
31. 甲狀腺功能減低典型特證為:黏液性水腫。
支氣管哮喘治療:
控制哮喘癥狀的首選藥:B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
對預防運動和過敏原誘發的哮喘最有效:色甘酸鈉。
當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藥物:糖皮質激素。
常見輸血反應:
過敏反應:輕則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眼瞼、口唇水腫。
溶血反應(最嚴重):開始階段為脹痛、四肢麻木、胸悶、腰背部劇烈疼痛。
中間階段出現黃疸和血紅蛋白尿(醬油色)。
后階段出現急性腎衰竭癥狀。
大量輸血可出現枸櫞酸鈉中毒反應:手足抽搐、出血傾向、心率減慢、血壓下降。
大量輸入庫存血:可導致酸中毒和高鉀血癥。
疼痛特點:
原發性肝癌: 持續性脹痛。
機械性腸梗阻:陣發性劇痛。
麻痹性腸梗阻:持續性脹痛。
絞窄性腸梗阻:持續性劇痛伴陣發性加重。
膽道蛔蟲病:“鉆頂樣”痛。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歲乙腦。
艾迪計數:40%甲醛
尿蛋白定量:甲苯
留痰標本找癌細胞: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心功能不全:
1級:體力活動不受限制。
2級:輕度限制,日常活動后可引起氣急、心悸。
3級:明顯限制,稍活動即可引起氣急、心悸。
4級:重度受限制,休息狀態下也氣急、心悸。
一正二輕三受限,四級臥床是關鍵。
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張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
重度中暑的表現:
熱衰竭:大量出汗-----失水、失鈉。(頭痛、暈、渴、脈搏細速、血壓下降)
熱痙攣:大量出汗-----喝水過多,鹽分補充不足。
熱射病:高熱、無汗、意識障礙(三聯證)
日射病:烈日暴曬或強烈熱輻射,作用于頭。
潛伏期延長: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正常為8h,超過16h為延長。
活躍期延長:宮口擴張3cm開始至宮口開全,正常需4h,超過8h為延長。
活躍期停滯:進入活躍期宮口不再擴張達2h以上。
痔的分期:
1期:排便時無痛性出血,痔塊不脫出肛門外。
2期:便血加重,嚴重時呈噴射狀,排便時痔塊脫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納。
3期:便血量常減少,痔塊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需用手托回。
4期:痔塊長期脫出于肛門外或回納后又即脫回。
各種熱型:
稽留熱:體溫持續升高達39-40°C,24h波動范圍不超過1°c見于傷寒,肺炎球菌。
弛張熱:體溫在39°c以上,24h超過1°以上,見于敗血癥。
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見于瘧疾。
不規則熱: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
X線:結石,腸梗阻、骨折、氣胸。
B超:膽道、肝癌、胰腺。
CT:腦血管疾病。
肝性腦病分為四期:
1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
2期(昏迷前期):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
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神錯亂為主。
4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
肌力的分級:
0級:完全測不到肌肉收縮(完全麻痹)。
1級:有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可見肌肉輕微收縮)。
2級:可以在床上水平移動,但不能抵抗重力,作用肢體抬不起來。
3級:可抬起肢體,但不能抵抗外力。
4級:可抵抗較弱的外力。
5級;正常人的肌力。
乳癌分期:
0期:原位癌。
1期:癌塊<=2cm,沒有擴散。
2期:有淋巴結浸潤。
3期:已擴散至另 一種組織或臨近組織,浸潤浸襲入淋巴結。
4期:已浸潤轉移到遠離乳房的部位:如肺、肝、腎腦或遠外淋巴結。
放液量:
1)一次放液不超過1000ml:尿潴留放尿,胸腔積液、積氣。
2)心包穿刺放液不超過200ml。
3)羊水過多,放羊水不超過1500ml。
4)腹水放腹水一次放4000ml-6000ml,不超過1000ml。
藥物的不良反應:
利福平:黃疸、轉氨酶一過性升高。(尿液、淚水、汗液都可為橘紅色)
鏈霉素:耳聾、腎功能損害。
異煙肼:周圍神經炎、中毒性反應。
乙胺丁醇:球后視神經炎。
長春新堿:末梢神經炎。
柔紅霉素:心肌及心臟傳導損害。
甲氨蝶呤:口腔黏膜潰瘍。
環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
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頸、肩部疼痛。
脊髓型頸椎病:精細活動失調,握力減退,踩棉花樣感覺。(最重)
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頭痛、突然猝倒、視覺障礙。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中年婦女多見。特點是臨床癥狀多而客觀體征少,呈神經官能癥的表現。
各種陰道炎:
細菌性-------有爛魚樣腥臭味。
滴蟲性-------稀薄泡沫狀白帶。(醋酸)
老年性-------稀薄淡黃色或血性白帶。
假絲酵母菌----呈豆腐渣樣。(碳酸氫鈉灌洗)
急性腎衰竭病因:
腎前性--------血流量減少引起
腎性-----------腎臟本身疾病引起
腎后性--------梗阻因素引起
速脈:常見于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緩脈:常見于顱內壓增高、房室傳導阻滯、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人。
間歇脈:洋地黃中毒。
短絀脈:心房纖顫。
洪脈: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
絲脈: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
室溫過高:煩躁,呼吸、消化均受干擾。
室溫過低:病人肌肉緊張。
濕溫過高:悶熱、尿多。
濕溫過低:口干舌燥、咽痛、煩渴。